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代社会里,约会被伪装成一个休闲活动,但它的本质是不折不扣的"你考验我、我考验你"的体力+劳力+投资的劳动。美国作家莫伊拉·威格尔在26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年长的男人,但是这个人伤透了她的心。她爱慕他,他爱慕的是她对他的崇拜,以及他前女友的崇拜。只要两个女人能够容忍这样的安排,他似乎非常满足于周旋在两个人之间,"我们为什么约会?"威格尔问他。他回答说:"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只是想过得开心吗?"对威格尔来说,这种约会一点都不开心。于是她投入了对"约会"的研究中,对她来说,这种研究就像  相似文献   

2.
洋话连篇     
"拉里,你过来!"妈妈放下电话 后生气地说,"我刚才接到哈里森夫 人的电话,她告诉我你在昨晚的学校舞会上 对她的多丽丝行为不好。你可耻,粗鲁!" "妈妈,我对她很好,真的!""孩子不服 气地说,""当我和她跳舞时,我甚至还赞美了 她呢!" "你真的是这么做的吗?"妈妈严厉地 问,"你的原话是怎么说的?" "我说,天啊,多丽丝,你出的汗比和我 跳过舞的任何一个胖姑娘都少!"  相似文献   

3.
高竞佳 《世界博览》2012,(10):80-80
正火不火,不看剧情看译名她是白人,"白";在德国工作,"富";金发碧眼,"美",但她依然被称作"女屌丝",二并快乐着。现在,如果你只知道"屌丝"这个词(网络热词,"苦逼青年"的自称,蕴含着自嘲意味),可还没看过《屌丝女士》的话,那你依然是落伍的。这部来自德国的电视连续剧以燎原之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互联网。但是剧中的"屌丝女"可和现实语境中的"屌丝"有所不同:女主角玛蒂娜·希  相似文献   

4.
正小主持人:老师,"你""我""他",他们都是谁呀?是也来参加听讲的同学吗?主讲老师:他们不是谁,是作文的三种人称,"我"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他"是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5.
接港     
我左顾右盼地走进大厅。本来我也可以坐在家里的电视电话前面等,如果那样的话只比亲自来接晚几分钟见到他。不过为了让他高兴,我宁愿亲自到这儿来。他是我的男朋友。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老妈妈,她眯起眼睛打量着我。我冲她友好地笑笑。 "姑娘,你也来接人?" 我点点头,"您呢?" "我也来接人,来接我的儿子。"我看得出来,无论我的回答与否她都会开口说话。她现在和人谈话的欲望很强。  相似文献   

6.
杜庆波 《科技资讯》2011,(29):221-221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深切地感受到,管理好一个班级确非易事,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想让后进生听从你的"花言巧语,"关键要和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7.
"你叫什么?"她把鲜花放入花瓶,腼腆地问. "与火打交道的人!" "你叫火吗?" 他笑而不答. "那我就是水,我要浇灭你这把火!"她甜甜地说. "那咱们可是水火不容,因为火你倒在了7楼,因为你我躺在了医院!"他苦笑.  相似文献   

8.
快乐魔方     
倒霉的病人有一个牙科医生, 第一次给病人拔牙,非常紧张。他刚把臼齿拔下来,不料手一抖,没有夹住, 于是,牙齿掉进了病人的喉咙。"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你应该去找喉科医生。" 当这个病人找到喉科医生时,他的牙齿掉得更深了。喉科医生给病人做了检查。"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了,你应该去找胃病专家。"胃病专家用调光为病人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已掉到你的肠子里了,你应该去找肠病专家。" 肠病专家同样做了调光检查后说:"非  相似文献   

9.
正男孩年糕想养一只猪做宠物。为什么要猪做宠物呢?因为年糕觉得猪胖胖的,傻傻的,非常可爱。可是妈妈不让年糕养猪,所有的宠物都不让他养。"所有的宠物都会吃喝拉撒,麻烦死了。谁有工夫侍候它!""我有工夫啊。你帮我买一只小猪吧,小小的一只猪就可以了,求你了妈妈!"年糕天天在妈妈面前吵,妈妈耳朵都起茧子了。有一天,她无可奈何地跟年糕说:"别吵了,我帮你买一只小猪还不行吗!"年糕高兴极了。晚上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买回的小猪,他的脸一下子拉得好长——是存钱猪啊。"存钱猪也是猪,你又没有说要活的猪啊!"妈妈狡猾地笑着,看到年糕嘴巴撅得能挂油瓶,她又连忙说,"存钱猪也很可爱啊,你  相似文献   

10.
<正>嘴里这点事,咱们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所以要每天定时定点刷牙两次刷牙,在古代曾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发展到今天,则早已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刷牙两次",更是深入人心的口号,以至于有些牙科手册已经不再建议牙医询问患者"是否刷牙"或"每天刷几次牙",因为就算他/她不是那样做的,他/她也知道该怎样说。不过,你真的懂得如何刷牙吗?我猜未必。首先就是刷牙次数,你是否真心接受每天应该刷两次牙?  相似文献   

11.
翻翻历史你会发现,自从人类掌握了语言了就用来相互侮辱。如今这个社会,侮辱几乎无处不在。有些侮辱有戏谑成分,比如,"你这个肥仔",有些很微妙,"你这件衣服从后面看更好看"。有些不是那么明显,"你的投稿我会抽时间看的"。比较经典的侮辱饱含智慧,比如《纽约时报》知名记者詹姆斯·雷斯顿对尼克松的评价,他  相似文献   

12.
只要有间谍活动,就必然有罗密欧色诱手握密匙的痴人加布里埃莱·科林记得弗兰克走进她生活的那天的所有细节,那是1977年7月一个闷热的夏天傍晚,当时她坐在波恩城的莱茵河畔等待一个男性朋友,这时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男人走向她。"他看起来像我的梦中情人,"科林回忆说,"当时我想,如果能遇见这样的男人,我就太幸福了。可以说在他向我走来的那刻,我就爱上了他。"弗兰克实际上是东德间谍机构史塔西的  相似文献   

13.
王小旎 《世界博览》2013,(14):34-37
一个人的香港史"香港人,你给他压力,他就会反弹,浪落下去还会再起。可能正因为我们是移民的城市,所以香港人很适应不同的变。"与查小欣小姐的访问约在尖沙咀洲际酒店大堂的咖啡厅,透过一排巨幅落地窗,维多利亚港瑰丽繁华的风光尽收眼底。这位在香港娱乐界的资深人物,素以性格直爽、言辞犀利著称。忙碌了一天的她仍神采奕奕,精致的妆容下透着干练与优雅。她同酒店的服务生都很熟稔,原来自1980年入行成为娱乐记者这三十多年来,查小欣就将这里视为她的会客室,"张国荣,陈百强、刘德华、林青霞、汪明荃、Twins……你能叫得上名字的明星,我都在这里访问过!"见惯大场面的她一边饮香槟,一边绘声绘色地将自己与香港的故事,这个她深爱的城市,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4.
正高龄妈妈有足够的精力带孩子。她们不会因为青春的放纵而常常宿醉。她们的手机上只下载了三个应用。霍莉·芬是在硅谷工作的演讲稿撰写人和专栏作家,在她抱着自己4个月大的孩子在街上走的时候,一位女士在路边拦住她问。"这是你的孩子吗?"霍莉说是的,"真的吗?"她又回问道。"因为我以为你可能是祖母。"她接着又问了一次  相似文献   

15.
正白老师过生日那天,校长特地来到教室,献给她一束献花,地说:"白老师,您辛苦了!祝您生日快乐!"放学前,白老师捧起那束鲜花,说:"同学们,老师想把每一朵花送给你们,让你们带回家送给妈妈。"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白老师说:"在送花之前,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谁答对了,老师就送他一朵花。告诉我,你妈妈最喜欢什么颜色?""我妈妈喜欢红色。"吴月坤说,"她上身穿一件白色衬衫,下身穿一条粉红色裙子,真漂亮!"  相似文献   

16.
新世界     
正"今天是我的生日,我7岁了。"小叮当自豪地对毛毛说。"那你妈妈会回来为你庆祝生日吗?"毛毛没有看向小叮当,而是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一片蔚蓝,太阳放出柔和的阳光。"她会回来的。"小叮当很高兴,"莉莉阿姨说,所有飞去宇宙空间站的人都会回来。""莉莉阿姨?"毛毛露出不屑的神情,"你们的教养员莉莉阿姨是骗子!""你才是骗子,你是吹牛大王!"小叮当高声喊,急得脸都红了。莉莉阿姨是他们班所有小朋友最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17.
多国丽 《世界博览》2013,(18):50-51
爱国的行为比口号更重要"爱国主义"是在第一次采访中康仕学向记者谈到的话题,在他主动谈到的中国某些以批判国外为业的名人把妻儿放到国外的现象时,他说,"这是一种非常虚荣的爱国主义,你越爱你的国家,包容性越强。"他的观点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于是记者就"爱国主义"这个话题对他进行了第二次采访。  相似文献   

18.
彤晨 《世界博览》2012,(4):32-33
正晚结婚甚至不结婚,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大趋势。格莱美奖颁奖典礼上,美国歌手碧昂丝穿着性感的黑色泳装走上舞台。她一边扭动着臀部,一边高唱:"所有单身女性!其实不必在意他……因为若你喜欢那段时光,你该给她戴上戒指。"她声音高亢,挥动着  相似文献   

19.
李洪声 《世界博览》2012,(10):46-47
正不能购买个人信息,只能挖掘数据通过搜集消费信息,百货公司甚至能比家人更早知道女性消费者是否怀孕了。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一个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走进塔吉特百货(Target),要求见经理。他手里拿着这家商场寄给他女儿的优惠券。"我女儿收到了这些!"他对着商店经理咆哮,"她还在上高中,你们就寄给她母婴用品的广告?你们是在鼓励她怀孕吗?"经理一头雾水。他看了看邮件,里面确实有寄给这  相似文献   

20.
一分钟     
<正> 在短短的一分钟里,我们可以干些什么?这是一个著名教育家的故事:有一个向往成功、渴望得到指点的青年向他打来求救电话,待弄清楚了青年的情况,他跟他约好了见面的时间。青年如约而至,他敞开房门欢迎他。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个著名教育家的房间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井然有序、书香弥漫,而是乱七八糟、狼藉一片,青年皱起了眉头。他急忙招呼道:"对不起,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完,轻轻地把门关上了。等到青年被热情地让进房间时,他的眼前出现了另外一幅情景:房间里的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赏心悦目,而且有两杯刚刚斟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气缭绕中还荡漾着微波。当他们都端起酒杯的时候,他对青年说:"干杯。你可以走了。"青年尴尬极了:"可是,我……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他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一分钟了。"青年恍然大悟:"我懂了,您让我在一分钟内明白了一分钟的价值。只要我好好地利用每一分钟,就可以完成许多事情,也可以改变许多事情。谢谢您,我得走了。"那么,如果不珍惜这短短的一分钟,我们将失去什么?这是一个母亲的故事:她居住在农村,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由于女儿的存在,她还是感到很幸福。女儿每天上学,都要独自走过一座独木桥。五月份河水涨起来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