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鄱阳湖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及其生物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鄱阳湖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探讨其沉积有机碳的生物源.鄱阳湖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距离湖区村庄越远,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减小.沉积正构烷烃以短链烃占绝对优势,正构烷烃C21-/C22+值大于1,(C15+C17)/(C23+C25)值大于2,表明正构烷烃的生物源主要为湖泊菌藻类,且菌藻类生物量贡献的沉积物正构烷烃大于水生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湖泊沉积有机质包括湖泊自生源和流域陆生源,在使用总有机碳及其同位素等指标时须有效区分其生物源.鄱阳湖沉积正构烷烃携带了明确的生物源信息,是湖泊生态环境研究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毛乌素沙地现代风成砂与泊江海子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剖面中4个层位(290~210 cm,190~160 cm,153.5~123.5 cm,50~40 cm)基本属于风成砂沉积,这些风成砂中间夹杂着3次湖相沉积,结合年代序列认为此区域在5.8~4.5 cal kaBP存在以下沉积旋回:~5749 cal aBP沉积风成砂,反映该时期风砂活动强烈,气候干燥,冬季风强盛;5 749 cal aBP前后沉积物为灰绿色湖相层,表明这一时期存在短暂的湖面扩展,沙漠退缩;5749~5 370 cal aBP沉积风成砂,反映了湖泊的退缩和沙漠的扩展;5370~4895 cal aBP湖相沉积物,反映了流域降水量的增多;4895~4580 cal aBP沉积风成砂后,4580 cal aBP前后又出现了短暂的湖相沉积,之后又是风砂沉积.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年4月采集于天鹅洲长江故道柱状沉积物中过剩210Pb深度—活度的分布规律及柱样的沉积学特征结合沉积事件记录进行定年,并通过ICP-AES、ICP-MS测定了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包括K、Ca、Na、Mg、Al、Fe、Mn、Ti、Cr、Cd、V、Zn、Pb、Cu、Ni、Co、Cs、U、Ga、Ba、Sr,重建了50年以来长江中游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的演变过程.通过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重金属标准化比值表明,天鹅洲长江故道沉积物剖面与长江河道变迁及流域人类活动具有很好的相关性:1950~1990年,处于工业化前期,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主要受物源和沉积环境等自然因素控制;1990~2007年,流域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增多,同时流域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来沙量降低,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显著提高.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亟需环境学者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湖泊沉积物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是反演区域古环境的有效载体。本文选择巢湖西湖区CH-1钻孔连续湖泊沉积物的粒度和磁化率数据,结合公元1450年以来该区域旱涝灾害文献资料和全球气候变化代用指标中的Intcal 98 ~(14)C同位素数据,对500 cala.BP以来巢湖流域古气候演变,特别是降水演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450-1949年间,巢湖流域降水变化经历了少-多-少-多的变迁,湖芯钻孔粒度、磁化率变化很好的响应了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湖泊沉积是历史时期气候波动与流域环境变化的记录器.采集黄河源区希门错沉积物,对岩芯的有机质和地球化学元素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地近1 72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希门错沉积物47cm柱状岩芯的环境演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32cm以下(900AD之前),该阶段为气温变冷阶段,降水多;32-20cm之间(900-1300AD),该阶段为气温变暖阶段,和中世纪暖期相对应,降水减少;20-3.5cm之间(1300-1900AD),该阶段为气温变冷阶段,和小冰期较为吻合,降水较多且逐步减少;3.5-0cm(1900AD至今),这个时期为20世纪暖期,降水较少.磷元素含量在近20多年来增加较大,说明人类活动对流域的影响不断增强.在此之前的磷元素沉积含量低且稳定,指示该区域磷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6.
气候环境变化的河流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述前人及笔者的已有研究工作,指出气候环境变化可能引发各种河流地貌过程,如河流的侵蚀与加积、河口的溯源侵蚀与溯源堆积等;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在河口沉积物的矿物和元素组成上也得以反映,如SX97孔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的含量变化教育与该孔孢粉资料所揭示的气候环境演化规律相吻合,也与早期对华南海岸沙丘和海滩岩的研究所揭示的区域气候环境演化一致,但由于局部因素的干扰,气候环境变化的河流响应体系可能变得较为复杂,在研究工作中应对此予以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7.
2003年在安徽杭埠河上游的龙河口水库采得的沉积物ALE柱样及上游三条主要河流的流域表层样品,在利用SCP记录确定沉积年份的基础上,对其粒度、有机碳、氮、磷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晓天河流域样品有机碳、氮含量最高,柱样中各元素含量随深度增加缓慢变小,但在50 cm深度有明显峰值出现.同时对近50年以来沉积物中粒度变化、碳-氮和氮-磷耦合关系进行了讨论,推断其物质来源以河流携带陆源植物输入为主,其含量变化受物质来源、本身生物化学作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该区域环境变化的不同阶段,发现降雨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本流域沉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洪湖北部钻孔(HN)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磁化率、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有机磷等元素含量的分析,结合137Cs测年数据,恢复了过去540年来洪湖湖泊营养演化的历史过程以及近代金属污染的状况.研究发现,洪湖湖泊营养的变化可以分为3个历史阶段:1840年以前,湖泊营养水平较低;1840年至1950年,营养水平有所增加;1950年以来,尤其是新滩口建闸以来湖泊营养水平急剧增加,总有机碳最高达180g/kg,这与该阶段的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增强显著相关.沉积物中元素的演化序列表明,除了铅以外,洪湖目前还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湖泊水文沉积响应的研究表明近代洪湖湖泊水位仍然是控制沉积物化学元素的一个因子,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已大大干扰了自然进程.  相似文献   

9.
广西沿海主要岛屿区海滩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沿海主要岛屿区海滩沉积物分为砾质沉积、砂质沉积、生物碎屑沉积.研究了岛屿区海滩沉积的结构、构造、物积组成特征,并论述了海滩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及其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近300年来岱海流域气候干湿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岱海60cm柱状岩芯的磁化率、孢粉、粒度等环境指标的分析结果,对历史时期岱海气候干湿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湖泊记录进行探讨,岱海湖泊沉积记录近300年来的气候干湿变化可划分七个阶段,与历史记载有较好的一致性;频率磁化率高值段对应气候偏湿阶段,低值对应气候偏干阶段,人类活动特别是人口增加和土地开垦,加剧流域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沉积物中细颗粒组分增加,频率磁化率升高;孢粉Ulmus的变化受流域人口增加的影响。频率磁化率和孢粉是反映岱海历史时期干湿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重要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湖泊沉积物Rb/Sr比值的古气候含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 Rb、Sr 在表生过程中地球化学性质的明显差异,不同的封闭湖盆接纳的各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连续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含量的 Rb、Sr,沉积物 Rb/Sr 比值的变化序列可以反映流域经历的化学风化及气候演变历程。利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 Rb/Sr 比值反演流域古环境变迁比利用海洋沉积物、黄土-古土壤更直接,减少了不确定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潘梅娥  杨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1):4425-4432
为探究洞里萨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以MODIS土地覆盖产品(MCD12Q1)、湖泊浊度和营养状态指数为数据源,结合GIS空间分析、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该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两者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洞里萨湖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显著减少(P<0.01)和草地、耕地显著增加(P<0.01)为主要特征,年均变化率分别达到了流域总面积的-1.13%、0.8%和0.35%;相应地,湖泊浊度和营养状态指数亦为上升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时段内,湖泊浊度与林地强负相关(r=-0.65),与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74、0.72,与湿地弱正相关(r=0.35);然而,湖泊营养状态指数仅与湿地弱负相关(r=-0.31)。研究结论为认识洞里萨湖水质变化的驱动因子与流域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济阳坳陷古近系碎屑岩地层中震积岩识别标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陆相湖盆中,地震引起的各种作用力可以对各种先成沉积物进行改造而形成震积岩,建立准确可信的识别标志是震积岩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应用大量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分析资料,对济阳坳陷古近纪沙河街组砂泥质沉积中地震灾变事件的:典型识别标志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震积作用可以形成特殊的构造标志(层内阶梯状微断层、震裂缝、混合层构造等)、沉积和成岩标志(液化砂、泥岩岩脉和泄水构造、串珠状构造、震积砂枕及砂球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构造等)及特殊的岩石类型(震褶岩、震裂岩、震塌岩及液化角砾岩等)。研究区未固结富含孔隙水的软沉积物以地震液化序列为主,半固结或固结的沉积物以断裂和破碎变形的震积序列为主,序列的完整性取决于剖面位置、地震震级及地震持续时间,特别是发生地震处的岩性。此研究可识别陆相湖盆地震事件沉积,提供判断储集砂体成因的对比标准,为正确判断储集砂体的“多元”性提供地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冀中坳陷北区古近纪构造—沉积关系双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构造对沉积控制及沉积对构造响应等两个方面分析冀中坳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关系。结果表明:(1)断块尧倾运动控制凹陷的沉积物源,控制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和沉积相带变化;(2)轴向倾斜运动控制沉积中心的迁移;(3)基底差异升降运动控制盆地的沉积分区;(4)水进期,沉积范围断扩展,沉积物呈强烈的上超样式,显示凹陷呈现加速沉降特征;(5)水退期,沉积面积逐不缩小,沉积厚度减薄,沉积序列向上变粗显示基底处于减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15.
将中国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51个湖泊有机碳数据,对比分析内、外流区湖泊与土壤的有机碳沉积模式.结果表明,内流区与外流区呈现不同的有机碳沉积模式,内流区湖泊有机碳埋藏速率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同步变化,呈现流域汇集型的有机碳沉积模式;东北部和西南部外流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较高,湖泊有机碳含量与沉积速率均较低,呈现原地沉积型的有机碳沉积模式;中东部外流区土壤有机碳数据低于其他区域,湖泊有机碳数据远高于其他区域,结合该区域密集的人类活动,将其有机碳沉积模式定义为人类活动影响型.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湖泊与土壤有机碳沉积模式差异较大,且外流区内部受不同因素影响呈现原地沉积型和人类活动影响型两种有机碳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选择了东、中亚干旱?半干旱区14个湖泊全新世沉积物的w(TOC)和δ13Corg纪录,探讨了TOC及其不同沉积阶段对δ13 Corg变化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为δ13 Corg在古气候研究中的正确使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δ13Corg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w(TOC)。该区域湖泊沉积物w(TOC)相对于δ13Corg变化存在相应阈值,不同阈值区间代表TOC的不同沉积模式,不同沉积模式下w(TOC)和δ13Corg 的关系不同。 w(TOC)较低或较高时,两者均无对应关系,可能是有机质受到不稳定的沉积环境影响;不同湖泊主导有机碳沉积的模式不同;δ13 Corg在相应TOC的重沉积埋藏模式下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因此在利用δ13 Corg解释气候变化时应结合有机质沉积阶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肖尚斌,男,1970年10月生,湖北钟祥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先后从事石油地质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等教学及研究工作。现主要从事生态水利学及相关研究,重点关注深水湖泊环境中浅埋藏条件下沉积物发生的系列变化;三峡大学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演化多与黄河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在分析鲁西南南四湖DS2孔沉积物磁化率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记载资料,探讨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的湖泊沉积物响应.2400aB.P.左右南四湖地区环境演变出现明显的变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曲线显示黄河泛滥开始影响该区域.公元前400~公元170年与1200~1870年期间是黄河影响DS孔湖泊沉积的主要时期.2400aB.P.以前南四湖地区的独山湖一带湖泊尚未形成.推测当时为泗河、城河冲积扇前缘的洼地.13世纪以来为保证运河漕运进行的人类活动与黄河泛滥加速了现代南四湖形成.  相似文献   

19.
南四湖是山东省最主要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其水环境状况对湖泊流域乃至整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都有很大影响.对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来源,湖泊及入湖河流水质和富营养化水平,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论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南四湖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由粒度分布特征、岩相特征恢复了下岸角剖面地层的沉积环境:该剖面地层以曲流河河道沉积为主,间有滨湖和滞水洼地沉积.用粒度参数确定了剖面中各地层沉积时的水流强度,借SummoonSA的经验公式恢复了形成几层冲积层的古河流的水文参数.粒度参数、水流强度、古河流水文参数显示出下岸角剖面地层沉积时,古环境演化大致经历了3个过程:早期(Q22)基底层沉积时,水流强度中等,河流规模小,年均径流总量小,气候偏干;中期(Q32)主体层沉积时,水流强度有波动,河流规模大,年均径流总量大,且间有湖泊和多层泥炭发育,气候湿润;晚期(Q13)盖层沉积时,气候变干,湿度复又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