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加压模具和压力成型的秸秆生土砖为探索对象,研究了同一试块横竖向导热系数差异值及导热系数随其密度变化的规律,并运用瞬态热带法来进行秸秆生土砖的导热系数值测定。结果表明:当密度小于1 350kg/m~3时,生土砖横竖向的导热系数差异值为0;秸秆生土砖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密度范围为1 150~1 700kg/m~3;在材料的应用密度范围内,随着其密度的增大秸秆生土砖导热系数的增大幅度出现了以1 450kg/m~3为分界的先陡后缓增长趋势。最后依据物理学在电路中求串并联电路电阻的方法推导了生土材料的导热系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黄土基生土材料是一种在我国西北区域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在传统材料配比的基础上,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黄土基生土材料进行改性配比试验,通过9组试块试验,对不同配比下的生土材料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测定。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试验因素的主效应和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建立了改性黄土基生土材料抗压强度的预测方程。通过后续检验试验表明,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可靠性高,得出符合工程要求的最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3.
文中针对发泡水泥板性能(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和实验基础上,以5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基体材料、玻化微珠为添加剂、加入自制强化剂材料和其它原料,采用化学发泡方法制造出导热系数低、体积密度小、抗压强度符合要求的发泡水泥保温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标准养护条件下水胶比及集胶比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设计了3组、9种配合比,并将混凝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14d和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水胶比一定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集胶比的增大而减小,当集胶比达到1.35时,粉末混凝土的轴向抗拉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掺入适量玻化微珠炉渣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冻融试验、导热系数及干容重测定,分析了导热系数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及炉渣玻化微珠混凝土砌块性能的比较优势.得出了炉渣玻化微珠混凝土砌块性能具有轻质高强、保温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是理想的墙体材料.同时将该砌块应用于实际工程,经分析满足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选择宜昌小溪塔至鸦雀岭一级公路改建项目K25路段的膨胀土,通过室内直接剪切试验,进行了初始干密度对风化砂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在含水率和掺砂比例一定时,改良膨胀土的粘聚力随着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随着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在含水率和初始干密度一定时,改良膨胀土的粘聚力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经风化砂改良后的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均可达到路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振动击实试验研究,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干缩试验,确定最佳水泥掺量并对比分析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确定最优混合料掺量,研究其抗压强度、温缩等长期性能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30%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和5%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不仅可以保证基层的强度,有利于基层早期强度形成,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温缩性能,可以作为基层铺设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一台加装一套天然气供给系统的DFMA15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比燃用单一汽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动力性能,研究部分负荷下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提前角对NOx和TH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节气门开度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时,发动机动力性能比汽油作为燃料时有明显下降,并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加,其动力下降指数越来越小,从28%下降至12.5%;在其他影响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混合气过浓或者过稀都会对NOx和THC的排放产生明显影响。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NOx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λ=1.1处达到最大,THC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1.2处达到最小;随着点火提前角的增大,NOx呈现增大趋势,而THC呈现减小趋势并且超过25°CA后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水利与建筑行业在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预拌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对其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宁夏地区白云碎屑灰岩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泥块含量和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冻性,并通过SEM分析观察泥块含量对混凝土密实性和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粗骨料泥块含量的增大,预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明显降低;随着针片状骨料含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呈降低趋势;通过SEM技术发现骨料中泥块含量增加将导致不同程度的结构薄弱区和缺陷。【结论】通过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宁夏地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为地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石灰石粉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的影响,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分别对不同石灰石粉掺量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逐渐增大,质量损失随之呈先减后增变化,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则随之呈先增后减变化;(2)适量的石灰石粉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冻性及力学性能,但石灰石粉过量则对各项性能不利;(3)综合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冻性及力学性能方面考虑,石灰石粉的最佳掺量范围为5%~1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散体材料堆竖向加载的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不同的堆积高度,粒径大小,及加栽速率下对散体材料堆抵抗竖向荷载破坏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堆积高度对抵抗力影响很大,粒径大小和加栽速率对抵抗力影响较小,抵抗力随堆积高度增大而减小,随粒径大小和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以聚偏氟乙烯为膜材料,采用干-湿纺丝工艺制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考察改性蒙脱土添加量及制膜工艺凝胶浴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改性蒙脱土添加量的增加,PVDF中空纤维膜纯水通量增大,而对BSA的截留率下降。添加改性蒙脱土后,膜丝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渍土在降雨入渗下膨胀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并引起各种工程病害。以往对盐渍土膨胀性研究较多,但针对石灰固化硫酸盐渍土地基在经历长期不均匀入渗后膨胀性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此,研究依托青海省实物地质库地基膨胀治理项目,以灰土固化硫酸盐渍土地基为对象,利用自由膨胀仪及固结仪研究地基土自由膨胀率及不同级别荷载下膨胀性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灰土固化硫酸盐渍土地基膨胀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级别荷载对该地基土膨胀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导致变化速度不同,存在最佳抑制荷载。随着土样上覆荷载的增大,膨胀率与指数函数拟合关系良好。随着土体密度的增加,膨胀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该地质库地基土膨胀原因中水是外因,氧化钙及硫酸钠是内因;外因是直接原因,内因是前提条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该地质库地基膨胀。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填充工质为25%的V型槽道平板微热管为研究对象,利用设计搭建的风冷实验平台,分别研究了9种不同蒸发冷凝长度比及工作倾角对微热管启动性能、传热性能和等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发/冷凝段长度比Lec为1∶1时平板微热管启动时间短,具有良好的等温性能和传热性能,蒸发段或冷凝段长度缩短均会对微热管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冷凝段长度可以增大换热面积,提升微热管启动性能;增加蒸发段可缩短微热管内部核心气泡与液面的距离,从而增大当量导热系数,减小热阻,提高微热管的传热性能;微热管倾角大于15°的轴向温差比水平放置时减小87%,建议微热管实际应用倾角应不小于1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高压断路器用灭弧喷口性能,试验对喷口模压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喷口材料综合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在相同压力下,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喷口材料性能先上升后趋于不变;喷口材料微观结构分析为其性能变化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生态屋面是环保型的生态屋顶花园.生态屋面半刚性防水材料结合了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是为适应生态屋面的发展而提出的.从生态屋面防水材料的组成材料、成型方法以及密实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试验论证组成材料的性能、混合料的成型方法以及密度、孔隙率、稳定度等各项物理特性,并通过圆柱体试验论证分析了材料的抗压强度及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程,就单跨桥梁钢管拱C55膨胀混凝土配合比,利用卵碎石作为粗骨料的优点,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变化、砂率、不同外加剂等因素对钢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限制膨胀率等各项性能,用图表法形象地对比了主要指标与混凝土相关性能的关系,从而确定了C55钢管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为进一步完善此类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孔介质热湿传递机理,分析了室外气候荷载作用下含湿量变化对建筑墙体的温度波衰减系数、温度波延时时间等热工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含湿量的增加,墙体的有效导热系数和容积比热均增大,然而含湿量增大可减小温度波通过墙体时的衰减系数,同时增大了温度波达到墙内表面的延时时间.这些特性有利于减少温度波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非空调的通风房间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分析了不同成分对反射型保温隔热材料的热反射率及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并对其配方设计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优化的反射型保温隔热材料能够均衡热反射率及导热系数,具有较优越的性能,对隔热保温型功能材料在绿色建筑外墙涂料中的应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孔介质热湿传递机理,分析了室外气候荷载作用下含湿量变化对建筑墙体的温度波衰减系数、温度波延时时间等热工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含湿量的增加,墙体的有效导热系数和容积比热均增大,然而含湿量增大可减小温度波通过墙体时的衰减系数,同时增大了温度波达到墙内表面的延时时间这些特性有利于减少温度波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非空调的通风房间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