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本文依据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基础,结合实测剖面资料及前人所做部分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山前冲断带附近的井井子沟芦草沟组的沉积环境与发展演化,并依据相标志划分出沉积相。在完成研究地区的芦草沟组地层剖面野外实测工作后,推断出井井子沟大部分地层曾经处于湖泊环境,再进行细微的沉积相划分,可归纳出深湖到浅湖和滨浅湖两类沉积亚相。  相似文献   

2.
谢燕 《河南科技》2013,(5):175+190
砂砾岩扇体是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重要的储集类型,本文针对利津油田沙三段早期沉积的厚度大、粒级粗、相变快的砂砾岩扇体,通过与已知陡坡低位沉积扇体的形成机制、沉积特征、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对比分析,结合边界断裂演化与古地貌特点综合分析,表明该砾岩扇体为发育于陡坡断阶之上重力流成因的斜坡扇沉积。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地震、地质等资料,通过对沾化、车镇凹陷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划分出不同构造单元构造样式类型,总结2个凹陷的构造样式发育和分布特征,对比构造样式差异性。利用平衡剖面法对凹陷内典型地震剖面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构造样式形成机制及差异性成因。研究结果表明,2个凹陷在构造样式类型、分布和成因上具有较大差异。沾化凹陷断裂发育,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深层北西向断裂多为反转构造,其中陡坡带和洼陷带构造样式种类最多。车镇凹陷断裂发育相对稀疏,仅发育伸展构造样式,其中陡坡带和缓坡带构造样式相对丰富。2个凹陷构造样式差异来源于构造演化过程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典型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4.
胜坨地区内发育有多个富灰质泥岩的地区,灰质泥岩的发育对砂体的描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摸清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三下亚段进行了体系域的划分,划分为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在各体系域的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以研究灰质泥岩的纵向和横向分布情况。高位域灰质泥岩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湖侵域灰质泥岩的分布情况为整体上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灰质泥岩厚,东部地区从北向南东方向逐渐减薄,西部地区从北西方向向南东-东逐渐增厚。低位域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最厚的位置分布于两个扇体之间地区。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上亚段的砂砾岩发育演化规律,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应用测井、录井、分层、岩心资料对区内标准井进行单井相划分,随后根据标志层对全区可用井进行纵向地层划分和对比,再统计各层砂岩厚度与砂岩百分比数据,做砂岩百分比等值线图,对砂体横向发育和展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上亚段可划分为4个砂层组,主要发育有近岸水下扇相、半深湖-深湖相、砂岩滩坝相、盐湖相等多种沉积相类型,该区域主要发育有3个以Y109-2井、Y159井、Y161井为中心的近岸水下扇扇体,且纵向上自下而上扇体分布范围逐渐缩小。近岸水下扇相发育有厚层砂砾岩,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系统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地层展布及沉积特征,综合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进行井-震结合对比,将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在两个四级层序内又划分出6个砂层组,在此基础上,建立沉积格架,并根据测井录井资料对6个砂层组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通过单井和连井沉积相分析,安集海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砂质滩坝及滨浅湖相三种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地层沉积在时空上的间断性,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古生物资料所显示的不同特征,对东营南部现河地区层序地层界面进行分级次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5级层序地层格架,将滩坝发育层位置于层序地层格架中,建立起滩坝发育环境与地层格架的关系。研究认为,东营南坡沙四段滩坝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的湖侵早期和低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东营凹陷牛庄西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砂体的空间分布,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研究区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和岩相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沉积砂体,并划分出6种岩相类型:块状层理砂岩相、富碎屑砂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和泥岩相。在此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GR)、电阻率(RILD)、声波时差(AC)、地层密度(DEN)、补偿中子(CNL)测井曲线特征,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了岩相类型的定量判别函数,并结合测井参数交汇图版,标定了单井岩相类型,对各岩相进行了测井识别,总结出研究区重力流砂体岩相的分布规律:沉积近端以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中厚层块状层理砂岩相垂向上多与富碎屑砂岩相共生,伴随少量的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沉积远端以薄层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发育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  相似文献   

9.
针对饶阳凹陷留西油田馆陶组上段沉积微相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的问题,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曲线特征等分析,对留西油田东部馆陶组上段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将馆陶组一段和二段的4个砂层组划分为16个小层,研究其地层发育特征,并以单井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平面相等分析,对研究区馆陶组上段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以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为主,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河流相砂体自下而上大致经历了曲流河发育期、辫状河-曲流河共存发育期、辫状河发育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馆陶组馆四段是林樊家-尚店地区的主力层段,然而油气在平面上分布变化大,在纵向上砂体与油气分布关系不明确,因此对该区馆四段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勘探生产意义。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基础资料,可识别出馆四段的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馆四段进行小层划分,进而细化馆四段沉积相,划分出河道、心滩、边滩、决口扇、废弃河道等5种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馆四段自下而上由辫状河沉积逐渐转变为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11.
徐州地区寒武系发育完整,沉积标志清晰,旋回性明显,馒头组是华北板块东南地层区的代表性地层。经过对徐州大北望地区馒头组剖面的认真详细的观测、描述和分析,认为其整体发育于浅水的浅滩局限台地-泻湖-潮坪的沉积环境。综合多种沉积相标志,尤其是岩石学标志,在馒头组中划分出12种宏观岩相类型,并描述了各类型的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5条地震测线的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地层的密度分布特征,并结合沉积岩和沉积环境概念模型,综合探讨了研究区岩相特征。结果显示,随沉积水深的增加,地层密度不断增大。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性复杂、岩相多变,自早奥陶世至晚三叠世依次发育冲浅海相-海湾泻湖相-河流相-滨海沼泽相-干旱湖相-河流相-内陆湖泊相等。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鑫  梁栋  夏晓勇 《河南科技》2011,(20):59-60
<正>在对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时,噪声的出现会降低速度分析的精度,影响反褶积效果和静校正的精度,破坏有效波的连续性,严重影响地震剖面的质量。这些地区的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干扰严重且干扰波种类繁多,但高分辨率处理是以高信噪比为前提的,因此,为了获得高信噪比的叠前地震数据,需要在保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  相似文献   

14.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斜坡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断层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并对碎屑岩的断层封闭机理及封闭类型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调研,统计高邮凹陷斜坡区控圈断层储层厚度、隔盖层厚度和断距,确定高邮凹陷斜坡区对接封闭及断层岩封闭均有发育,且以断层岩封闭为主。对已钻探断层相关油藏进行油水解剖,确定断层是否具有分隔油水的作用,并统计各个油水单元油水界面和烃柱高度等数据,以此为基础,统计断裂带泥质含量(SGR)与过断层压差(AFPD)之间的关系,建立高邮凹陷斜坡区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模型,确定了高邮凹陷斜坡区断层侧向封闭临界SGR下限为29.8%,以及SGR与断层可封闭的烃柱高度的关系式H=429.04ln(SGR)-1 445.2。利用建立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模型,可对高邮凹陷斜坡区控圈断层进行评价,确定断圈的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海拉尔盆地乌北地区南屯组主要分布在苏仁诺尔构造带两侧,生油洼槽的北东向,作为凹陷主要产能层位,发育良好的生储盖成藏条件。前人对该地区的层序格架、沉积环境及演化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有关四性关系研究内容较少。故对乌北地区南屯组的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南屯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厚砾石层对地震波的强吸收作用严重影响地震勘探的成果质量,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厚砾石地区地震勘探必须从采集、处理、解释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结合在FZ矿的实际应用,本文针对厚砾石层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及地质目标,通过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厚砾石层区的三维地震勘探特色技术,获得了信噪比、分辩率较高的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17.
伊隆迈多金属矿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的南段东部斑岩成矿带中。以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开展物探工作获得了以下成果:60线长剖面的重力测量在2 780~4 500区间获得了明显的相对低重力异常,推断该区间深部存在隐伏中-酸性岩体;激电中梯扫面工作在测区东西两侧各获得一个北北西向展布的高极化率条带,推断这两个条带与玄武岩和黄铁矿化凝灰岩有关;利用放射性伽马总量测量对平面上石英二长斑岩脉的走向延伸情况进行了推测;利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该区深部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推测,根据高密度电法工作成果推断,石英二长斑岩在埋深30m范围内产状陡倾略偏南西,闪长玢岩前期侵入灰岩地层并形成较陡的接触面,石英二长斑岩在后期侵位于闪长玢岩与灰岩的接触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武川凹陷构造特征、地层层序及生油能力。本文根据分析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2012年对武川凹陷重新解释的二维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构造及地层发育特征,并结合邻井钻探成果,综合评价了该区生储盖条件及油气藏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地震构造解释对于油气勘探至关重要,而地震层位追踪是地震构造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造复杂的地区自动层位追踪效果往往并不理想。针对此难题,采用了变网格和变倾角扫描技术进行层位追踪,首先运用小波算法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减少大部分随机噪声,再运用相干算法和倾角扫描法检测地震剖面同相轴,根据地层情况处理窗口和扫描倾角自动调整。应用该方法对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自动层位追踪,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李进 《河南科技》2022,(7):112-115
在复杂断块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中,准确刻画低序级断层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低序级断层存在断距小、通常以多条共生形式出现等特点,导致其在地震剖面中识别、刻画的难度较大.本研究提出的多种地震资料解释性处理技术相结合,包括井控提频、小波分频、断层强化处理技术等,逐步提高低序级断层在地震剖面中的识别度,并利用多种极性相干蚂蚁体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