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4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贵州师范大学在贵阳市签署了"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在以往共建"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基础上,深入开展射电天体物理研究,将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打造成为FAST数据共享、高效转化、优质产出的合作平台,推出水准高、影响大、示范强的天文科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西藏大学学报》2009,(5):38-38
2009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西藏大学建设“国家天文台/西藏大学联合天体物理中心”的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  相似文献   

3.
《西藏大学学报》2011,(2):F0002-F0002,F0003
国家天文台一西藏大学联合天体物理中心( NAOC-TU Joint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于2009年10月13日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元大都天文台"建台730周年,又值我国最先进的望远镜LAMOST建成,我国天文学界决定以"郭守敬"冠名LAMOST.为纪念和庆祝这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文学事件,2009年11月7-8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了主题为"天文仪器与天文学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天文馆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天文学史家和天文学家参加,其中6位来自国外. 报告的论文以大都天文台和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为中心,探讨了天文学发展史的多个方面,尤其是中国天文仪器史,涉及古天文遗址研究、天文台和天文仪器、天文观测、天文历法、天文仪器与当代天文学等专题.  相似文献   

5.
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联合举办的“京广第一次天体物理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1月 2 3日至 2 6日在广州大学召开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和周又元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及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的 2 0多位天文学研究专家、学者 ,其中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位 ,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 3位 ,还有 1 0多位博士生导师与教授 .与会学者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及方法作了学术报告 ,报告内容涉及天体物理研究的许多方面 (包括星系和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和活动星系核、恒星与恒星系统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从1986年开始观测,至今已经获取了多种类型的海量太阳观测数据,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和分析成为必要。系统设计模式中的MVC模式是一种将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的设计模式,可使系统结构清晰,方便维护和扩展。本文采用该设计模式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数据管理、数据检索和下载、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天文、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领域的数据共享,推动太阳物理等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国之重器     
正介绍: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男,满族,群众,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  相似文献   

8.
天文科学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在古代,人们靠眼睛观察天空,靠想象去分析.随着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科学也迅速发展.特别是航海事业发展,计算科学的进步,人们能准确地确定方位,计算天体的运动轨道和规律.人造卫星的上天,航天科学技术的成就,使天文科学进入了新的辉煌.对天体的深层认识与研究,使天体物理研究成为天文学的主流.随着航天科技和宇宙探测器的发展和成功研制,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将逐渐走进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而在2016年第1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就对外发布3项天文观测新成果,分别是光谱巡天、快速射电暴和黑洞观测(2016年1月1日国家天文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广州大学天文学教育及天体物理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包括天体物理选修课和科普教育的情况,以及天体物理广东省重点学科与天文观测和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国家天文台共建兴隆天文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和共建望远镜揭牌仪式”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唐伟、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天文处处长郝晋新以及国家天文台有关单位负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够穿越一生!介绍: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  相似文献   

13.
后记     
2008年10月24-25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组建的"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在国家天文台举行成立仪式暨天文学史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7日,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师范大学承办,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分中心、FAST天文大数据科普教育基地、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协办的"2021数博会‘天演·创变·启新——天文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天文馆联合组建的"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于2008年10月24-25日在国家天文台举行成立仪式暨天文学史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黑洞的时空     
黑洞为光子都不能逸出的天体。经典黑洞的空间独立于时间,是平直的。认真地研究实际天文观测和施瓦氏黑洞的理论描述表明,黑洞的时空不是弯曲闭合的,它有边界,有外边,有质量中心。  相似文献   

17.
在天文观测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际天体观测的经验体会,总结出在某一时刻简易快悚速寻找被观测天体的两种方法:地平坐标法和时角坐标法,该方法的提出使特定时刻特定天体观测的不失时机性及准确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12,(1):31
<正>"除地球之外,其他行星上是否还有生命?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寻找更多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极天文项目组胡义博士说,为了寻找更多的系外行星系统,需要更多地进行持续性天文观测。通过南极巡天望远镜的观测,可帮助我们实现研究银河系结构、近邻星系的距离等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2019,(4)
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于1919年7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是由世界各国天文学术团体和天文学家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经过100年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成为当今世界天文活动的权威组织,是天体命名、天体表面特征(月面、火星、金星和水星的表面等)命名,以及天文常数和天文术语等与天文有关的发现与发播的权威机构。为纪念成立100周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是一门发现型的学科。2017年天文发现和研究进展目不暇接,一些新的大型观测设备开始运行。从研究进展和天文仪器2个方面遴选了9项具有代表性的天文发现和事件。盘点了引力波、系外行星、最奇特的反复爆发超新星、暗物质卫星公布首个物理结果和第一个系外天体"奥陌陌"发现等研究进展,在天文仪器方面包括了视界面望远镜进行黑洞成像观测、中国HXMT"慧眼"卫星成功发射、"卡西尼号"探测器毁落及中国FAST射电望远镜基本完成功能性调试。随着这些新设备的正常运行,期待2018年得到更多更有趣的发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