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声训之出现甚早。《尔雅》就把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手段来运用。汉代学者运用声训所取得的训诂成就,把音义关系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戴侗等人运用声训把词的语源义探求与同源词揭示结合起来,拓宽了声训的用途。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运用声训广泛剔发词的音近义通现象,大量揭示同源词,创造了训诂学史上的最辉煌的业绩。王念孙以声证义,主要的根据是声纽。  相似文献   

2.
从词源学角度,运用比较互证法和基于汉语特点的义素分析法及有关词源学原理对《诗经》中的重言词进行全面考察,揭示重言词的词源意义以及词源意义之间的关系。经考察,发现不但拟声重言词和绘景重言词中分别存在同源现象,而且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同源现象。重言词同源的系联实践也再次证明了词汇系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声训方法的产生表明古人已经认识到音义之间的联系 ,“右文说”已经从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共时的孤立研究发展为纵向的研究 ,同源词的研究把对词的音义关系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词的音和义之间具有源和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念孙<广雅疏证>研究同源词的方法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其研究同源词的方法众多,并非只有"一声之转";汉语同源词的研究模式与外国语言同源词的研究模式是不能等同的.  相似文献   

5.
王念孙《广雅疏证》对同源词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分析方法、训诂实践等方面,他为近现代汉语词源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鄞言发微》的(一)、(二)删压而成。由于其(三)已先此发表,故序之为(二)。本文以上引姜先生的论点为指导,探索语词音、形、义的核心的问题。实践证明语词的核心是词义,也就是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音形不过是语词的躯壳而已。词义的探求以《尔雅》的训释法为主,兼及形、音两训。实践又证明,类比义训法之简捷、可靠和易于接受不是形、音两训所能比拟的。可惜的是,自明清的《骈》、《通》、《别》、《叠》诸雅以后,近代已罕有这类词书问世。  相似文献   

7.
变音别义、变音造词是上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读音、字形是表示词语意义的形式,意义是汉字读音和字形的内容,是推动读音、字形分化的决定力量。汉字读音分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衍音”,汉语里出现了大量同源词、孳生词,是汉语声训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同字相训材料散见于各个时期的文献典籍中,《说文》、《诗毛传》、《周易》、《孟子》、《释名》等中均有其例。前人主要从声训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训释字与被训字字形相同的背后,存在语音、语义等方面的联系,二者存在同源滋生关系。但这些研究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本文以《故训汇纂》中的“同字相训”为材料,从词汇学和语言史的角度,理清训释字与被训字之间的各种关系,追踪其演变的轨迹,从而管窥语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把假借定义为“本无其意,依声托字”。他认为假借必有本字,假借包括同声通写字、话名标识字等内容。其假借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对于我们理解音近义通、探求词和词之间的语源关系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申训"是《释名》的训诂体例之一,是对声训词的进一步补充解说,以阐明声训词的含义,从而更明确地解释被释词的命名之意。申训从表现形式看有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是语句式的,第二种是词训式的,第三种是词训式和语句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姓名的文化伴随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源意义、宗教意义、联想意义等三个侧面阐述了俄罗斯姓名的文化伴随意义,认为俄罗斯姓名的文化伴随意义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认清这一点对姓名评价功能和感情评价功能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词源研究对文化探悉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探究“婚、娶、吊、葬;脚、坐;鬼;风”等词的词源意义,探讨了词源研究在文化探悉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源字和通假字是从不同角度对汉字分类而产生的类别,它们大量地交叉在一起。其交叉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异体同源,同源通用,同源借用。这种交叉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音节表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探究“经”和“典”字源义上共同据有“崇高”“权威”和历时义的表征文化视界下经典自身的迁移演变。从“经”与“典”美学张力的缘构到“经典”的词源义、历时义的延展自显中,认定指向性、权威性、实践性、边沿性是经典的质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以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为例,说明反映具体而特定之物的词即名物词是有得名之理据可寻的。这三种语言动物类名物词的词源义或者说构词理据可以从词音与意义的联系中探明。其联系有四个方面:(一)词音模拟动物的叫声;(二)词音描绘动物的形态;(三)词音反映动物具有的内在属性;(四)词音体现动物所处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的考察,发现训诂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经过细致研究,认为“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  相似文献   

17.
对右文说"从声旁推测字义的注释方法和声训理论的源流做了概述,指出了"右文说"在多方面对声训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词的理据性。词的理据可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词源理据是语言发展和演变的一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的文化和历史。在英语语言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中,恰当地融入词源教学,可以加深对词的理解并渗透语言的内在文化。词源理据对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情态动词should在虚拟语气句型中有时可以省略,有时不能省略,其用法常常使许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将时态理解为“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关系的动作词语形式”,便于我们从全新角度认识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和祈使句式。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语义及句法结构两方面比较分析了should一词在两种虚拟语气句型中的不同用法,并且探究了该词的用法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