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研究了地球与地磁场结构,地磁场起源及地磁场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发电机学说在观测、实验和理论研究上得到较多的证明,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地球磁场学说.地磁场变化与地震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震前的地震电磁异常效应,其中地球电离层出现的局部或区域性的异常扰动可能是与地震有关的震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3.
4.
周俊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3)
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现有科学事实出发,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作了新的探索,提出了地球生命与地球形成同源假说。新假说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地球形成过程中,生命的源头在地球的天文期,全部起源过程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胡湘娇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2):121-123
语言起源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神授说、各种声音论、社会契约论、手势论、劳动创造论对语言起源问题进行了种种猜测和臆想。人类学、分子生物学、考古学则试图从大脑和声道的进化、现代人的共同始祖、人类的非语言的文化行为等方面检验语言的起源。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改装库仑扭称装置,并利用电动力学中的磁多极矩知识和力学知识,可以研究地磁场中的条形磁铁的偏转规律,进而计算出地磁场的水平分量,估读出其数量级.该实验现象明显,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简单,适合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地磁场的粗略测量. 相似文献
8.
9.
10.
地磁场与生物的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地磁场研究历史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论述,提出地磁场强度是认识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生物的磁效应,特别是趋磁细菌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在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潜在应用作了分析,这对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00年以来地磁场西向漂移的全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最新公布的第 7代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 (IGRF) ,用 4种方法计算 190 0~ 2 0 0 0年的地球磁场的西漂 ,分析西漂的时间变化规律和不同纬度圈的漂移特点 .结果表明 ,不同的方法得出的漂移速度有一定差异 .西漂主要是非偶极子磁场产生 ,低阶球谐项平均西漂大 ,其中 2阶项最大 ,高阶球谐项西漂小 .西漂的地理分布特征是北纬 40~ 80°N和南纬 70~ 80°S之间西漂速度较小 ,0~ 6 0°S之间西漂速度较大 .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球磁场理论对GMR磁传感器在焊接过程中焊枪的高度跟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拟实验方法,对GMR和放大电路分别采用屏蔽和非屏蔽措施,在正常的工作电压、焊枪与工件的垂直高度为5.0 mm以及地磁场Z分量为26971 nT时,测得地磁场分量Z引起焊枪的高度变化高达5%,即0.3 mm;此外,结合不同纬度地区的地磁分布情况,得出了桂林与满归两地之间因地磁场影响造成的焊枪高度误差也可高达5.5%即0.3 mm以上.从而证明了这种焊枪高度跟踪检测传感器明显地受地磁地影响.为了减小其影响,采用磁法勘探中磁场补偿原理进行补偿,为电弧焊接非接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磁场H和Z分量月均值的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国发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1):88-92
利用我国北京、佘山、兰州和拉萨四个地磁台的水平和垂直分量月均值资料,借助快速付里叶变换方法,分别计算出水平和垂直分量的扰日、通日、静日和静日午夜值的振幅谱,分析比较了这些分量的频谱特征并得出了它们的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1600年以来地磁场主要参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使用第7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模型和历史资料的高斯系数,用统一的方法计算了1600年以来地球磁矩、地磁北极位置和偏心磁偶极子的位置参数和1900 ̄2000年的地磁西向漂移,分析了各参数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600年以来地球磁矩一直在减小,偏心偶极子位置自1850年以来一直离地心向外增大。西向漂移主要由低阶球谐项产生。偏心偶极子位置的经向西移与西漂分量λ1/2有相似的周期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15.
康国发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
本文利用我国部分标准地磁台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地磁通日、静日和静日午夜年均值与周期远小于一年的短期扰动关系。结果表明,磁暴和地磁周日变化等短期扰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通日年均值,地磁年均值的太阳周期变化(长期变化)中含有短周期扰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东亚地磁非偶极场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国际地磁参考场研究东亚地磁非偶极场的时空分布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场源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45年以来,东亚地磁非偶极场存在缓慢的北移和西向漂移,磁异常中心附近的磁场强度呈波动性增加,其场源可分为漂移场和稳定场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李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430-431
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在很多领域占重要地位。地磁场的形成是由于地电流,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磁场强度不同。介绍了用正切电流计和冲击电流计测量地磁场水平分量的两种方法,得到锦州地区当时的地磁场水平分量的大小,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唐建军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136-141
根据目前所见资料,"古琴"一词最早见于北周庾信的诗《幽居值春》,而到了唐代"古琴"已是常见之词,后沿至明清而不绝。"古琴"一词蕴含着诸多文化因素:有社会变迁的缘故;有文学与语言的发展变化;有古琴自身历史发展的原因;更有其它中外乐器不断交流冲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