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诺贝尔奖     
每年到了临近年底的时候,诺贝尔奖都会再一次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实际上,人们关注诺贝尔奖,却又不仅仅是在临近年底的时候,与诺贝尔奖相关的话题,也是在科学领域、在文学领域以及在像经济学乃至和平等领域经常被人们谈论的,在这些话题中,经常包含着远远超出这个奖项之外的许多更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1.从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奖谈起去年曾几何时,美国席卷诺贝尔科学奖可谓风头出尽。诺贝尔奖以及其他国际性科学奖的获得,使许多美国人确信,无论这国家实际的所作所为怎样,至少在科学上他们的国家干得是极其出色的。美国的科学博士培养被公认是世界第一流的,它的研究生院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要求就读的申请书。美国的科学期刊在大部分学科领域被作为权威刊物引用。  相似文献   

3.
正当苏联方面的特异功能热变冷、尤里·盖勒的骗局一再被揭穿时,美国当局的一些官员的特异功能热却有增无减。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城成立了美国科学异常现象研究中心,该中心联系着数以百计的科学家,他们确信:科学异常现象可能会成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手段和推动力。科学异常现象研究中心从事着几项计划,包括特异功能侦探、异常现象、苏美关于超心理现象研究的监视以及对世界其他国家心灵学研究的监视等计划。他们不仅观测、研究飞碟,甚至研究如何将占星术用于国防事务。 1984年美国记者罗纳德姆·麦克罗耶出版了一本揭露五角大楼绝  相似文献   

4.
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1991年,美国哈佛大学幽默科学期刊《不可能的研究纪录》设立了搞笑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的英文原名非常有意思:"搞笑诺贝尔奖"由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这两词拼接而成,颇有幽默戏谑的意味。搞笑诺贝尔奖推崇的是"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  相似文献   

5.
今年诺贝尔奖迎来了其 1 0 0周年。诺贝尔奖的声望是不容置疑的 ,但其评选获奖者的方式是否反映了 2 1世纪的科学研究方式呢 ?为此 ,本文作者、美国科学作家特立沙·古拉 (TrishaGura)从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E.Roth)与劳埃德·沙普利(Lloyd S.Shapley)一起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学术委员会给他们的获奖理由是他们在稳定配置理论及市场设计实践上所做出的贡献。这两位美国学者均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数学工具解决了经济学里的问题。博弈论是研究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缩影.它记录了百年来几大学科中所有的重大成就,对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被公认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人们崇敬诺贝尔奖,赞叹诺贝尔奖得主们的科学贡献,是他们使人类生活发生的变化在数十年间,超过了过去的数千年.  相似文献   

8.
美国《幸福》杂志1986年10月份发表专文,评介了作出较大贡献、并有可能在2000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10名科学家。文章强调了处于大科学时代的今天个人研究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他们所以作出重大发现的共性,以及他们的主要工作和学术观点,并由此提示了最有可能出现重大突破的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常问起 ,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 ?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 ,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加州与诺贝尔奖有着令人艳羡的关系。它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密集的地区———在过去 1 0年里 ,大约 2 5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与加州有关。诺贝尔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大卫·巴尔蒂默有一些关于为什么加州既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又能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10.
趣闻     
正屎壳郎的导航系统科学奖都很严肃和枯燥?这可不一定!美国《科学幽默杂志》自1991年起设立的"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就是一个例外。主办方每年会于诺贝尔奖揭晓前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举行颁奖典礼,奖励那些"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十大科学成就。2013年,该奖首次颁发奖金,数额为惊人的10兆津巴布韦元(约合人民币24.5元)。  相似文献   

11.
正李政道与杨振宁荣膺诺贝尔奖,迄今整整61年了。这是华人科学家第一次在纯科学领域获得的轰动世界的影响。两位大佬依然健在,且不时成为公众话题,想来也真是有许多说道。不过,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如果细细追问一句,他们当年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在科学上又有着怎样的意  相似文献   

12.
1972年,各国科学家都以尊敬的目光注视着美国老科学家巴丁(Bardeen),他在这一年再度获得诺贝尔奖金,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人。这一回巴丁是和两位比他年轻得多的库柏(Cooper)和施里弗(Schrieffer)共同获得的,他们三人合作创立超导微观理论的过程,如今在科学界已传为佳话。在他们于1957年提出超导微观理论之前,许多科学工作者在这一领域中孜孜不倦地工作,积累了不少成就。若无前人的努力,巴丁等人成功是无法想象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聚首之时,一些前诺贝尔奖得主用蜡笔和纸板诠释着他们的突破——倾毕生之努力而获奖的作品是否能用简洁的文字和线条表达出来?摄影师沃尔克·史蒂格(Volker Steger)认为是可能的——他说服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拿起蜡笔在空白的纸板  相似文献   

14.
吴家睿 《科学》2003,55(1):57-58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发是国际学术界的一大盛事.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都值得我们学习.不仅是他们的科学贡献,而且他们的研究历程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5.
现在,美国人习惯于每天都要服用一定数量的多种维生素,面对这种习惯,法国人也在寻思他们是否会缺少这些保持健康的重要成份。为此,萨比娜·德拉布罗斯去美国询问了这方面的专家,畅销书《维生素C治感冒》的作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莱纳斯·波林和著名的哈佛大学女教授雪莉·塞南。他们的回答以及法国研究人员的回答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着重大的分歧。总之,可以这样说,维生素是有用的,但有些维生素服用过量会造成毒害。  相似文献   

16.
MRC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国藩 《世界科学》2000,(3):13-14,8
三加一 80年代初,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只有69人,获诺贝尔奖的却高达8人次(获奖率约12%)。这是世界上生物学实验室中获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该实验室第一任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佩鲁兹(M.Peruts)为此立了大功。一次,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他为科学管理做了三件事:第一,确定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第二,成功地招来杰出的科学家;第三,创造条件,让他们自由地工作。佩鲁兹随即又补充一句,如果他所做的事超过上述范围,就成了障碍。佩鲁兹的“三加一”,说得多么简单、朴素、直截了…  相似文献   

17.
尽管美国天文学家最早推断出暗能量的存在,并在2011年成功证实且赢得当年度的诺贝尔奖。让整个物理学界接受了暗能量存在这一事实。然而,美国却未能把这种发展势头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10月诺贝尔奖的公布全球瞩目,花落谁家牵动着亿万科技工作者的心.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享(图1),表彰他们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高度评价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They created a rechargeable world"),对锂离子电池描述为:重量轻(lightweight)、可充电(rechargeable)、强劲(powerful).如今,锂离子电池已经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19.
胡作玄 《科学》2001,53(5):41-45
了解20世纪科学的重大成就,诺贝尔奖是一个极佳的窗口.但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因此菲尔兹(Fields)奖常被作为诺贝尔奖的代用品.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只奖给不超过40岁的年轻数学家,主要是奖给他们的近期工作,但从整体上还是反映出20世纪数学的一些重要成果,不失为研究20世纪数学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91,13(2):36-36
回顾起来,只有很少一些科学活动能够像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一度在林道举行的聚会那样,保持着如此经久不息的传统.在博登湖,获奖者们已经是第40次聚会了.在这40年中,共计有26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过这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