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蛇国漫游     
上一期,我们随专家一同《走进神秘的蛇岛》,了解了举世闻名的蛇岛及蛇岛蝮蛇的一些趣闻。蛇岛蝮蛇只是毒蛇中的一种,或许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蛇的知识。比如,世界上有多少种蛇?蛇是如何分类的?又是如何进化的?下面让我们跟随吕顺清教授去进行一次——  相似文献   

2.
在面积仅730平方米的小岛上,竟生活着2万多条剧毒蛇,或挂在树上,或盘在岩石上,或蜷曲在草丛中……简直就是一个毒蛇的世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蛇岛。本刊特约两位长期在蛇岛上工作的专家讲述蛇岛的故事。走进神秘的蛇岛@本刊编辑部 @孙立新 @李建立  相似文献   

3.
在面积730平方米的小岛上,竞生活着2万多条剧毒蛇,或挂在树上,或盘在岩石上,或纽曲在草丛中……简直就是一个毒蛇的世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蛇岛。本刊特约两位长期在蛇岛上工作的专家讲述蛇岛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初揭蛇岛之秘 我国辽东半岛南端、渤海湾东北角的海面上,有一个小得连在普通地图上都无法标出的小岛,它的面积只有0.7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为215米。这个距辽东半岛最短距离仅有5海里、乘汽艇只需20分钟就可到达的岛屿,却无人居住。岛上的“居民”主要是一种叫“蛇岛蝮”的毒蛇。此外,这里还居住着沟鸥、少数鼠类和一些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以及每年定期进行南北迁徙,途经小岛临时歇憩的各种鸟类。岛上毒蛇数量估计有几万条之多,人们因此将之称为“蛇岛”。 为揭开蛇岛的秘密,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科学家特别是辽宁省的…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科学家在马其顿一座岛上偶遇惊人场面:一只巨大的蜈蚣从一条蝮蛇的胃部钻出来,痛不欲生的蝮蛇死了,蜈蚣也没能活下来。这种蝮蛇通常吃小型哺乳类、蜥蜴和鸟。这是一条年轻的雌蛇,比蜈蚣长大约5厘米,但它显然严重低估了猎物的力量。这种蜈蚣进攻性很强,还携带毒性轻微的毒液。这只蜈蚣的体重竟然是蝮蛇体重的114%,占据了蝮蛇的全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5月,大量候鸟途经蛇岛.给蛇岛蝗带来天赐良机。每天天刚亮,蛇岛蝮就从栖息地出发,来到树上“守株待鸟”。它将身体弯曲成压缩弹簧状,腹部紧贴树枝,尾部自然下垂或稍有缠绕。也有在地面.草丛上“守草待鸟”.在岩石或石缝处“守石待乌”的,蛇体多蜷曲一两圈,稍伸出头部,随时保持着一触即发的姿态。每当有鸟栖息在它的附近时,蛇会惜助其头部的感官——颊窝(热测位器)发现猎物,进而突然袭击——迅速伸头张口咬住猎物,直到鸟死亡。在树上,如果捕到的是柳莺、绣眼之类的小型鸟,而目正咬在头部,蛇岛蝮就直接在树上吞食,…  相似文献   

7.
隐居的蛇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全世界每年被毒蛇咬死的人数以万计。那究竟是哪种动物的毒液最为致命呢?澳大利亚学者布莱恩·弗赖为此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的动物毒液与毒素的数据库,为两栖类动物、昆虫及其他体内含剧毒的动物排定座次。 认真的科学研究及严谨的定量比较.分析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排次下来,位居毒蛇类榜首的,不是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的眼镜蛇或眼镜王蛇,也不是北美的响尾蛇或中国的五步蛇、银环蛇之类闻名遐尔的毒蛇,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盾尖吻蛇。 麦凯的传奇“蛇人” 1999年7月31日,澳大利亚昆土兰州北部…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舞蛇是一项传统娱乐项目,表演舞蛇也是许多印度人赖以谋生的手段。舞蛇中的"主角"——眼镜蛇在印度有着崇高的地位,印度每年都会举办"毒蛇节"以供奉眼镜蛇。可为了舞蛇者的安全,眼镜蛇的毒腺会被事先刺穿,这种"虐蛇"行为遭到了动物保护组织的指责。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怕蛇.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见蛇是多么可怕.无论是谁,只要被毒蛇咬一口,若不及时抢救,便会很快死去.据科学家们观察,毒蛇咬人时,其速度快如闪电,十分惊人.当它们看准目标时,头部向前急落,猛咬一口,从毒腺中排出毒液,然后将头恢复到原先的位置.这一系列的攻击动作,总共只需要0.25 s的时间.可见,在荒山野岭中,一个人如果与毒蛇有亲密接触,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 有这样一个人,跟一条毒蛇睡在一个睡袋里整整12h,凭着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再加上同伴的努力,终于死里逃生了.  相似文献   

10.
在生机盎然的自然界,蛇类是一个大家族,全世界共有约2700多种,其中毒蛇650多种。中国拥有蛇近230种,其中毒蛇近50种。陆地上最毒的蛇是亚洲的眼镜王蛇,3分钟内可致人于死地;水中最毒的蛇当数虎蛇,一次排出的毒汁能杀死300只山羊……而最富有传神色彩的蛇则是"双头蛇"。1998年11月9日,重庆江津市镇月坎村农民李伟在红薯地里抓到一条双头菜花烙铁头幼蛇,直径不到1厘米,长约50厘米,躯干上并生着等长等大的两颈和两头。11月14日的《重庆晨报》和《重庆商报》同时作了图文报道。11月24日,重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6,(11):52-52
现代人喜欢探险,有可能与蛇不期而遇。如果在野外遇到蛇,你不用急,因为多半都是无毒的,毒蛇在我国所占的比例不足15%,对于无毒蛇,它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逃之夭夭。而毒蛇则仗着口中的毒牙,并不立即逃窜,而是缩成一团,摆出防御的姿势。当然,如果发现人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它们就会慢慢地爬走。  相似文献   

12.
王春 《世界科学》2004,(12):F002-F002
我曾经读到一本书,书名叫《致命毒药》,作者在书中提到,毒蛇的毒液是非常致命的。但是当我在上学的时候,生物老师却告诉我们:蛇的毒液其实是可以喝的,喝了它也不一定就会死掉。因为蛇毒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完全可能在人体内得到消化分解。然而这本书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一些毒蛇的毒液是非常致命的。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可以拿这种毒液和砷(砒素)的毒性相比吗?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5,(19):59
有些爬行动物,例如鳄鱼和毒蛇,都是臭名远扬的猎食者.但你是否知道,大多数爬行动物也是猎物呢?包括鸟类和小哺乳类在内的其他动物,会寻找爬行动物的卵和幼仔.  相似文献   

14.
无足而行     
"画蛇添足"的故事,意在讽刺那些弄巧成拙的人和事。实际上,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蛇是有足的,后来在进化过程中,足逐渐退化消失了,因而,今天的蛇,几乎都是没有足的。不过,我们在蟒蛇等蛇的肛门两侧,还可看到一对棒状的后足的遗痕,它可以证明蛇原来是有足的。没有足的蛇,又是怎样进行爬行的呢?要知道,蛇的整个身体都是运动器官。蛇身虽长,但很灵活,这是因为它的脊柱骨有100块~400块,而哺乳动物一般只有16块左右。更重要的是,蛇脊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众不同,相邻脊椎骨可以上下、左右弯曲。你见过坦克和履带拖拉机吧,载着它们威武雄壮地向前推进的履带,还是依承于蛇呢。蛇的腹部有许多宽大的鳞片,不正是坦克行进用的"脚"——履带吗?身体粗大的蛇(如蟒蛇等),往往像坦克那样直线前进。有些蛇在悄悄逼近猎物或通过平坦地面时,也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5.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地方,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会带来如此麻烦呢?科学家揭开了它的着火之谜。原来它体内含有大量易燃的脂肪,尤其是舌头上的含油量更高。有趣的是,当地黑人对于“库加沙”,与其说是讨厌它,倒不如说是喜欢它,因为这种蛇富有易燃的特点,人们…  相似文献   

16.
一条雌性菱斑响尾蛇在5年未交配的情况下,利用储存在体内的精液成功受孕并产下幼蛇。除了昆虫之外,这是动物界内已知最长的体内保存精液的纪录。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条蝮蛇处女生育的现象,这是首次发现这一物种中也存在着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一案例中,一条从未交配过的雌性蝮蛇繁衍了后代。这一发现证实某些动物不需雄性参与便可实现生育,或者可以将雄性提供的精液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徐科 《科学通报》1990,35(1):1-1
在我国大陆上分布的毒蛇约20余种,其中以蝮科(Crotalidae family)蝮属(Agkist-rodon genus) 中的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A. halys)的分布范围最广和数量最多,因此与其它毒蛇相比给有关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也最大,我们于1976年在生理学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在我国江苏省和浙江省一带产蝮蛇毒中应既含突触前毒素,也含突触后毒素,接着便首先成功地从该毒中分离了突触前毒素,命名为蝮蛇毒素  相似文献   

18.
送毒蛇回家     
莽山烙铁头蛇是一种巨型毒蛇,长2米多,重8.5千克,是我国已知毒蛇中最大的。现存仅300—500条,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两栖与爬行动物专辑》中,它被列为濒危等级中的“极危”。 作者陈远辉是莽山烙铁头蛇的发现者,本刊在2000年第10期曾登载他的 《追踪神秘小青龙》一文,该文讲述了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曲折过程。继后,作者又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几乎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省吃俭用,并冒着危险将该蛇放于家中养殖,观察和研究它的各种习性。在本文,作者讲述了他如何成功地人工孵化出了莽山烙铁头蛇并将它们放归自然。作者的惟一心愿就是不要让我国的这一珍稀物种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19.
一条雌性菱斑响尾蛇在5年未交配的情况下,利用储存在体内的精液成功受孕并产下幼蛇.除了昆虫之外,这是动物界内已知最长的体内保存精液的纪录.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条蝮蛇“处女生育”的现象,这是首次发现这一物种中也存在着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一案例中,一条从未交配过的雌性蝮蛇繁衍了后代.这一发现证实某些动物不需雄性参与便可实现生育,或者可以将雄性提供的精液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最近,科学家在挪威极地岛上发掘出一头远古巨型海洋爬行类动物的部分骨骼化石。根据骨骼大小推算,这头生活在1.5亿年前的“巨无霸”的牙齿竟然有黄瓜一般粗,体长达15米。据推测,这是一头上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蛇颈龙。上龙是蛇颈龙的一种,但它跟其他所有的蛇颈龙都很不相同。蛇颈龙通常头部较小,颈子长长的,鳍状肢大大的,而上龙却颈子短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