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装车站站停时间的分布问题,采用分析方法,对装车站站停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装车站作业过程可靠性的措施.根据装车站大量翔实的数据,在统计站停时间、装车时间、待机时间的分布规律基础上,建立了可靠性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装车站作业过程的可靠性主要受装车作业时间、机务作业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亚群  朱俊 《甘肃科技》2010,26(15):74-75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重点是要明确各类转运节点的功能定位,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物流作业的高效化,并解决各种运输环节的连接和各类转运节点的合理配置问题。从配送线路,网络结构和组织结构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规划设计物流配送中心,以实现配送时间最少、物流成本最低和服务质量最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供应链流通成本、缩短运输路径、加快系统反应速度、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配合,该文分别从企业、客户和区域规划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物流节点选址方法。建立了以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为主要准则的煤炭节点选址层次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给定的三种选址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最优选址方案。煤炭物流节点选址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棒料高速柔性交接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上下游机节距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从而限制了下游机速度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棒料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棒料交接过程及运动干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棒料柔性交接的可靠性,对装置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改善了棒料轴向制动过程,减小了交接相对速度差和凸轮最大压力角,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该装置交接定位准确、稳定,轴向制动平缓,变节距技术和装置为设计速度更高的下游机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产品轴辐式物流网络的特点及农产品物流时效性要求,将系统可靠性应用于农产品物流网络节点选址研究中。在满足用户规定的时间可靠度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以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节点选址模型,并设计基于全局协同搜索的混合蛙跳算法(SFLA)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将时间可靠性分析应用于农产品物流网络节点选址研究,能够满足用户对运输时效性的要求,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时间可靠度。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能够用来建模不同网络拓扑(如串联、并联、装配及树状结构)的制造物流链的解析集成框架.整个物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库存策略.绩效评价指标,如每个节点的订单履行率、最终客户的服务水平和网络中的库存成本用排队论和生产授权卡控制机制分析.该解析框架可以作为一个将企业的功能分解为详细的子过程及活动的统一基础,因而是一个集成的框架.通过该框架,生产制造活动和物流活动能够实现逻辑上的集成,从而为制造物流网络的设计、分析和优化提供有效的途径及工具.  相似文献   

7.
韩瑛 《甘肃科技》2014,(8):68-70,134
主要依托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进行问题研究。通过对新疆煤炭的东运需求的研究,结合现有铁路路网及地方城市规划,建设煤炭集疏运中心站,解决煤炭东运拆解、组合引起的铁路运输与煤炭物流运输的疏解难题。论述了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与国铁空、重车拆解、组合、发送作业与站内煤炭装卸作业的综合疏解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汽车厂现状的调查分析,获得其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特点,应用SLP法对其总体布局进行设计.首先分析其厂区物流系统,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和非物流强度关系,从而确定各作业单位的综合相互关系,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和面积相关图.然后通过进一步地修正和调整,得到3个可行的布置方案,采用分层加权因素法确定了厂区的最佳总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发展煤炭物流业的意义,介绍了煤炭物流系统的特点,就煤炭物流系统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煤炭物流的战略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的困局之一,而货物物流需求的增长已成为影响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利用某城市的交通货运区域划分图和货物流量矩阵对该区域的地下物流系统进行了设计;以该区域的物流吞吐量和区域需求量以及一级节点的转运率为优化目标,然后通过线性规划对偶问题方法给出节点选址方案,在节点部署位置的前提下,以最小化总体建设成本和运输成本为目标,以网络的连通性和管道服务能力为约束,给出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实现ULS物流网络的构建.最后,针对该区域物流发展规律,以满足30年后的物流吞吐量为设计目标,给出了关键节点和关键物流链路,从而建立起网络建设的时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分析简单支付协议中不同银行间的交易行为和各主体的超时约束,建立消费者、商家、银行和超时计时器的时间自动机模型,并用UPPAAL工具验证其是否满足商品原子性。新模型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超时计时器进程来负责接收来自其它进程的超时信息,在各主体的计时器触发超时之后,计时器将发送超时信息,再通过外部的仲裁程序来解决纠纷。新模型能够满足货币原子性和商品原子性,并且比原模型更加符合协议运行的实际环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影响城市群运输通道可靠性的各种因素,从运输通道基础设施、通道网络结构、通道运输水平以及资源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群运输通道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物元可拓理论,考察待评物元到经典域和节域的关联度,建立了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群运输通道可靠性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反常输运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和地质系统中.基于连续时间随机行走理论可以得到相应的反常输运方程,由于引入了分数阶算子,这些方程往往难以精确求解.de Hoog算法是一种数值Laplace逆变换算法.可以利用它可以来数值求解反常输运方程.反常输运中的亚扩散过程具有相对简单的方程,并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精确求解,比较了这些精确解与通过de Hoog算法得到的数值解,验证了de Hoog算法的有效性,为使用该算法研究亚扩散和其它反常输运过程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车辆随机行驶时间情况下的单线路公交时刻表设计问题.考虑了公交运营者主观偏好对最优时刻表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以车辆到站时刻偏差和车辆超时行驶时间的权重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的随机期望值模型.采用Monte Carlo仿真和不等式约束的方法将该期望值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然后使用优化求解器CPLEX求解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分别对模型中可用的线路行驶时间参数、晚于时刻表到站时刻偏差的惩罚系数、车辆超时行驶时间的惩罚系数及随机行驶时间的方差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时准确的识别混杂系统的运行模式,以键合图为工具,引用受控结点,搭建系统混杂键合图模型,推导系统全局解析冗余关系,求得系统各模式下的解析冗余关系。将同一模式下的解析冗余关系代数求和,得到系统各模式下唯一的模式特征表达式;并以此设计系统模式观测器。将受控结点状态与其控制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受控结点故障诊断。最后利用20-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识别与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Tzeghai [1]等大分子传质模型进行了两点重要改进:(1)改进了缝隙出口处边界条件的提法,从而得到了简单的分析解,比他们的数值解节省了计算时间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结果在图形上分辨不出差别来。(2)考虑动脉壁的非各向同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转换数大于1%,对流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薄的动脉壁,对流影响不能忽略。说明了实验上所观察到的人工诱导的广泛的细胞损伤所产生的吸收量增加很大可能由于对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FPDP协议在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速数据采集与高速数据处理系统中要求高速数据传输问题,研究FPDP协议在高速数据采集与高速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分析FPDP协议的拓扑结构、控制时序、传输数据的帧结构以及接口信号分类等,说明FPDP协议在高速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系统中具有时序设计简洁,传输速率配置灵活,等待时间少等优良特性.基于FPGA,给出了FPDP协议应用于高速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系统的实例,表明FPDP在该类系统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TDI的网络安全存储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传输层网络安全存储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 ,将用户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审计日志等安全措施集中到普通网络存储系统中 ,并重点对系统中基于TDI的过滤驱动程序原理和实现进行了分析 .该系统为提高目前网络存储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方便安全、管理集中、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Petri网的井下煤仓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etri网原理、针对矿井运输系统中柔性部件-煤仓,建立其Petri网模型,并通过随机过程理论计算了煤仓的有效度,从而给出了计算煤仓有效度的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螺栓支承面有效半径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得到螺栓拧紧扭矩与预紧力之间的精确关系,对影响螺栓支承面(螺栓头和螺母)有效半径的计算方法、预紧力、被连接件弹性模量、板厚、孔隙、螺距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构建了具有螺纹特征的螺栓连接件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Ⅰ-Scan压力薄膜传感器测量被连接板结合面的压力分布,并与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间接地验证了参数化模型的可靠性.通过获取螺栓连接件支承面的压力分布方式,结合螺栓支承面有效半径的计算方法对螺栓支承面的有效半径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螺栓支承面的有效半径随着预紧力、孔隙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板厚、被连接板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减小,有效半径与预紧力、弹性模量之间成非线性关系,与孔隙之间成线性关系且斜率为0.53~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