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立地条件、林龄及经营措施相同的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4种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分析粗根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明显,除华北落叶松粗根碳氮比、长白落叶松有机碳含量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季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夏、秋季粗根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碳磷比、氮磷比显著高于春季,全磷含量、碳氮比显著低于春季,但夏季与秋季各项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4种落叶松种间对比显示,日本落叶松比其他3种落叶松的碳、氮、磷含量具有更大的变异系数和极差,说明季节变化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最大;日本落叶松氮磷比高,表明氮元素限制对其生长的影响最小.建议抚育过程中,在生长旺季对落叶松林,特别是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林施用氮肥,以促进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2.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宁夏西部六盘山林区人工营造的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的抽样调查,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的华北落叶松林群落中的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纯林多样性最小.而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多样性较大.华北落叶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混交林的53%~60%,植物总数量也只有混交林的16%~38%.落叶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落叶松纯林的152.71%;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落叶松纯林的72.14%.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而华北落叶松纯林最小.3种林型中,草本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伴生树种是阔叶树,其林地生产力比伴生种有油松等针叶树种的生产力高.在3种不同的落叶松林中,多样性与生产力均表现为正的幂指数函数关系,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本文所研究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所认可的单峰关系不一致,也许只是在单峰关系的左半边,即处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林隙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林隙大小结构、林隙内落叶松更新苗数量分布特征以及林隙内落叶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在华北落叶松林中,50m2~150m2之间的林隙居多数;第二,在不同大小的林隙中,100m2~150 m2之间的林隙内的落叶松更新苗株数最多;第三,在不同大小的林隙内,落叶松更新苗均呈集群分布.在采伐森林资源时,我们可以尽量模拟最适于落叶松更新的天然林隙大小进行择伐,以创造有利于更新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幼苗生物量及氮含量对氮素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一年生兴安落叶松幼苗生物量及氮含量对不同水平的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氮的增加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尤其是在生长中、后期表现得更加明显;落叶松为适应低水平的氮而提前将物质向根分配.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高氮水平的落叶松幼苗生物量和氮含量均有所增加,低氮水平的落叶松幼苗则减少了生物量和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外来植物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对土壤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和比较相关研究文献,对中国引入日本落叶松后栽培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生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以及珍稀动物保育受到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日本落叶松的引入不仅改变了栽培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也通过凋落物的产量、现存量和分解速率的变化,改变了地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着地上植物的多样性和珍稀动物的栖息生境.同时,日本落叶松林的土壤特性、土壤微生物和林内生物多样性也随林龄、林分组成、人为干扰等因素而变化.[结论]应加强现有日本落叶松林抚育管理,及时清理枯枝和病死树,对近熟林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土壤肥力管理,并积极开展外来种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功能的科学评估.此外,在原始森林、珍稀动物活动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应严格限制 日本落叶松等外来种的引种.  相似文献   

6.
利用采自山西芦芽山3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 chtii)年轮样芯建立差值年表,通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单年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发现各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均受到气温、降水因子的综合影响,且与降水因子的关系均较与气温因子的关系密切.机制上,生长季中低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受到土壤干旱的限制,而高海拔华北落叶松受到低温的限制.随海拔升高,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生长季降水因子的关系从正相关逆转为负相关.在本次研究设立的低海拔(1 972 m)与中海拔(2 237 m)采样点之间,生长季降水量增加从而跨越了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限制的阈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山西霍山华北落叶松种群的生活史动态特征,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及分段匀滑技术,编制华北落叶松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曲线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同时结合谱分析方法,分析了霍山华北落叶松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霍山华北落叶松种群年龄结构呈现纺锤形,属于衰退形种群.(2)华北落叶松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即对角线型,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在第Ⅳ龄级出现峰值.(3)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华北落叶松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后期锐减和末期衰退的特点.(4)种群动态谱分析显示,霍山华北落叶松种群动态除受基波影响外,还具有明显的小周期波动,谐波4处的周期波动可能与华北落叶松进入生理衰退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落叶松食芽蛾(LBM)种群的动态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落叶松食芽蛾-植物质量相互作用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证明了解的有界性、正向不变集、平衡点的存在性及稳定性.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参数的变化引起植物质量变化,落叶松食芽蛾种群密度随之变化;植物质量发生振荡时,食芽蛾种群密度也发生振荡,并且植物质量振幅越大,落叶松食芽蛾种群密度的振幅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成林乡土树种,由于过度采伐,森林资源锐减.通过科学的播种育苗技术、播种地管理、播种苗的抚育管理等技术方法,提高兴安落叶松种苗成活率,达到丰产目的.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种子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产地为阿尔山和根河的兴安落叶松L1和L2、华北落叶松L3和长白落叶松L4种子中的4种酶的同工酶。结果表明:4个样品的POD、EST、SOD和AMY同工酶均为多态;同工酶带数目多少为EST>POD>SOD>AMY;同工酶带数目排列是L2>L4>L1>L3。在进化程度上,华北落叶松较为原始,长白落叶松居中,产于根河的兴安落叶松为较进化类型。聚类分析表明长白落叶松与华北落叶松亲缘关系较近,与兴安落叶松较远;华北落叶松与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亲缘关系均较近。  相似文献   

11.
在一年生落叶松苗营养规律和最佳施肥量研究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一年生落叶松苗的追肥技术,包括底肥与追肥的分配、追肥时期、次数、数量和比例,并做了大面积示范,以期为改进落叶松苗的施肥技术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杂种优势分析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落叶松杂种优势,选出生长量高的杂交组合,对设在黑龙江省林口县的23年生63 个落叶松家系子代测定林木胸径生长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种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杂种落叶松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尤其是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为父本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的杂种优势为3.2%,超亲优势为3.1%,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的生长分别超过对照15.1%和13.4%。由于种间、种内家系间差异都达显著水平,在充分利用种间杂种优势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种内亲本个体的选择,选出的10个优良家系的平均值超过对照34.1%,可在牡丹江地区推广。日本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正反交子代在胸径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正交子代平均生长量超过反交子代8.5%,正交子代在优良家系数量方面也比反交的好。  相似文献   

13.
以吉林省敦化市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42株落叶松(Larix spp.)和298株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为编表样木,利用非线性麦夸特迭代求解法选出最优一元材积模型。以202株落叶松和170株红松为验表样本,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材积表估计的系统误差均小于3%,满足林业生产材积估计的精度要求。因此本文所编敦化市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材积表适用于敦化地区,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新疆落叶松种子的球蛋白和谷蛋白分别进行了免疫血清学的研究。通过双扩和免疫电泳分析表明,无论球蛋白,还是谷蛋白在4种落叶松间抗原距离都为零,这4种落叶松种子不能用球蛋白或谷蛋白的免疫血清学方法得以鉴别。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是我国引种成功最早的造林树种,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价值最大,分布最广的树种.本文根据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林龄、立地指数以及林分密度,采用多因子综合描述的方法,建立了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是林区造林的常见树种,在林业生态和经济工程建设中,落叶松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成材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防护林、生态林、混合林等主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离不开落叶松资源的有效配比。落叶松应用在林业建设中应该抓好育苗和造林两个主要环节,要突出落叶松育苗的技术,保障苗床制作、浸种、播种等重要环节的细节,在做好落叶松植苗、抚育的基础上,提高落叶造林效果,为落叶松资源的林业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鞘蛾是落叶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总结了太原市对落叶松鞘蛾的防治经验,并对落叶松鞘蛾的生活习性及杀虫烟雾剂的放烟条件、时间、使用方法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紫椴、黄波罗混交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世纪50~90年代在吉林省中东部生态区营造的紫椴、黄波罗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椴与落叶松(红松、班克松),黄波罗与落叶松(红松、山槐)混交较好.混交方式以4~6行窄带或块状(0.1~0.2 hm2)混交为宜.  相似文献   

19.
海林林业局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人工招引大山雀(Parus major)、沼泽山雀(Parus.Palustris)、戴胜(Upupa epops Linnl.)等捕食昆虫的鸟类捕食落叶松毛虫,降低虫口密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共挂设鸟巢4 580只,控制落叶松面积1 213 hm2,招引率36.15%,防治效果70.85%.  相似文献   

20.
以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新疆落叶松种子的谷蛋白作为抗原进行了双扩和免疫电泳分析,结果表明4种落叶松间的抗原距离为零,提示这4种落叶松种子不能用谷蛋白的免疫血清学方法得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