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神舟九号"飞船将于本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此次将由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我国的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的发射将为最终建立空间站做准备,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提高推力。2011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经全面总结和综合评估,工程各系统均具备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条件。  相似文献   

2.
《知识就是力量》2012,(8):F0002-F0002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了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随着一团明亮的橙色烈焰,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云霄。"逃逸塔分离""助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遍布大漠的光学、雷达、遥测设备紧紧追踪着神舟十号的轨迹。20 min后,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我国航天事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为我们了解太空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神一"  相似文献   

4.
太空行走的关键技术把"神七"飞船与舱外航天服联系在一起,是因为"神七"之前的航天员上天都不穿舱外航天服。按照我国的航天计划,将在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  相似文献   

5.
正大家好!我是即将飞赴太空的"天宫二号"。人们都说我和大哥"天宫一号"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没错,我们的确是孪生兄弟。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阔别多年的大哥,我就会好一阵激动。我大哥是我们"天宫家族"的骄傲,更是我崇拜的偶像。2011年11月,它与"神舟八号"飞船的成功对接,使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在随后的2年时间里,又有两批航天员驾驶"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前去造访,并开展了多项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  相似文献   

6.
刘宗映 《科学》2002,54(6):49-51
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22点15分,"神舟3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4月1日下午4时51分飞船绕地球运行107圈后,返回舱降落在内蒙古中部的预定区域,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神舟号飞船的第三次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7.
董咚 《科学之友》2022,(7):12-13
时隔6年,陈冬从神舟十一号飞船上的新手,成为了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指令长,还带领再度飞天的刘洋和首飞的蔡旭哲征战太空。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时间点,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任务意义重大。此次征战太空,作为宇航员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早已做足了准备,他们有信心圆满完成此次...  相似文献   

8.
读图时代     
《知识就是力量》2012,(8):1+81-82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了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神舟十一号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来满足本次的飞行任务要求。中国首次制造太阳翼结构细心的人可能会留意到,在每次载人飞行任务宣布成功时,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飞船准确进入轨道,太阳帆板展开正常,航天员状态良好。这其中的"太阳帆板展开正常"至关重要。它意味着,飞船能够采用太阳能供给能量,此后才能逐步启动有效载荷。和此前神舟飞船所带的太阳能帆板不同,神舟十一号的太阳能帆板是第一次采用  相似文献   

10.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后,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已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1.
神九的内部结构 神九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职能为搭载水、食物、推进剂和实验设备,用做紧急逃生飞船(救生舱)和进行载人空间对接.神九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神九长约为9m,最大直径2.8m,质量约8t,与之前的飞船相比,可靠性更高,时序更合理,故障处置余量更大,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跟踪测量系统 神九前部装有微波雷达、激光测距仪,可对天宫一号进行捕获、跟踪、接近、对准,与天宫一号上的信标、应答机构构成一套完整的跟踪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圆了,飞天梦     
又是那熟悉的倒数”十、九、八、七……”,只足这一次的点火承载了13亿人的光荣与梦想。2003年10月15日九时正,我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计划,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飞船环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在飞船仪表器上,航天员可以直观地了解与飞船有关的所有参数,时刻掌握飞船各个部分的运行状态.这是因为神九上有14个分系统,所产生的数据会汇集到数管分系统,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将这些系统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翻译”成航天员可以直观识别和操作的内容,并在仪表上显示出来,方便航天员作判断. 飞船全姿态图、彩色地图、载人交会对接页面……航天员在神九上可以看到53幅页面显示飞船各部分的情况,并根据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需要,可以看到包括世界地图、航天员身体情况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浩瀚宇宙,茫茫苍穹,千百年来带给中华民族无尽美好的想象。屈子云:"高飞兮安翔,乘清风兮御阴阳。"中国人对太空始终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正在渐渐被我们所熟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和平探索太空作出了巨大努力。当《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寰宇的时候,浩瀚的宇宙  相似文献   

15.
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是今年的一件大事,我们这些天文爱好者对地面观测和拍摄"神六"一直很关注,事先探讨并制定了观测计划,根据我们以前拍摄其他人造天体的经验,用数码相机曝光数秒钟就应该可以轻易拍下3、4等的移动着的卫星,数码相机的感光度适当设置的高一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9月27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为了确保"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运行、航天员出舱及伴星飞行试验的空间环境安全,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进行了全程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驶向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员第6次搭乘飞船前往浩瀚宇宙,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二次应用性飞行。在太空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终于在10月19日凌晨迎来"赴约"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了中国实施的第5次载人交会对接。从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陈冬等,中国航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25日21时09分",神七"飞船在全世界目光的关注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在距地343千米的轨道上,在飞船每秒7千米速度的运动中,克服真空杀手、宇宙射线等阻碍,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这是航天员翟志刚的一小步,却是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神九绕地球飞行1h耗电多少?也许你猜不到,只需要1 800W,相当于一个普通家用空调或者是一个功率高点的微波炉的耗电量,但飞船与家用电器比起来,可是个十足的大个头.一天飞行下来,神九耗电量只有43度.虽然神九耗电不大,但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即电源系统,时时刻刻为神九的飞行提供电力保障. 据负责电源系统研制生产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11所有关技术人员介绍,神九电源系统共有3种电源,即太阳电池帆板、镉镍蓄电池和应急电池. 在火箭发射前几个小时,电源系统会被充满电,从火箭发射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工作了.在火箭发射后,人们都会非常关注飞船太阳能帆板是否能够顺利展开,因为电源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光伏系统,像一个小“发电场”,能源的来源就是太阳能,只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了,电源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的"神舟"四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美联社等国外通讯社都在第一时间争先恐后地报道了这一重要消息.据英国媒体称,"神舟"四号在发射的一刹那,美国五角大楼就收到了来自军方监测系统的报告.据悉,美国军方是从预警卫星提供的情报获得这一发射消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