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青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23-24
一直以来,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是"不与大陆联手",自行维护钓鱼岛主权,但随着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在两岸执政当局之间,对于联手保钓也存在一定的默契。两岸官方存在一定默契两岸执政当局之间虽无公开的合作保钓行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一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政策默契。目前,两岸仍未就台湾的政治定位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存有一定的分歧。日本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2005年台商期盼的春节包机返乡计划终于成行!1月15日下午,大陆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等两岸航空业者代表在澳门会晤,就春节包机有关问题达成共识:今年台商春节包机时间为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飞行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双方参与飞行的航空公司各为六家,飞行班次是双方各为二十四个往返航班,航载的对象为台商及家属;有关证照查验等按一般惯例执行。台商春节包机飞经香港但不落地。尽管由于台湾当局坚持绕飞第三航管区,航线最终仍需取道香港空管区“直飞”台湾,…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开放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本文运用1980~2011年的数据对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对大陆进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不显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显著,即台湾对大陆进口增加并不会严重冲击台湾GDP增长,相反大陆如果禁止从台湾进口会严重打击台湾经济。因此台湾当局不应该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一、两岸经贸互动与大陆台资的发展1.两岸经贸互动的发展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和通商倡议的推动与影响下,台湾当局也相应调整了一些政策,特别是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由台胞和台商直接参与的两岸经济、贸易与科技合作快速发展,冻结了近40年的两岸经贸逐步呈现出互动的良好态势。1993年4月,海协会、海基会首次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的多次会晤与协商,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为两岸构建了一条相对正规的交流渠道。1997年4月厦门、福州与台湾高雄港间开始试点直航,两岸航运联系有了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投资关系(指台商对大陆的单向投资)逐渐成为两岸经贸发展的重要方面。迫于岛内民众的呼声和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近两年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投资政策有了较大程度的调整、放宽。本文就其政策调整的原因及走向作些分析,并对此提出两点我们因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开放度不对称.运用RCA指数对两岸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大陆和台湾的优势产品类别不同,两岸进行的是互补性贸易,台湾当局不应该以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徐青 《世界知识》2012,(16):20-22
就在今年7月保钓运动再次掀起高潮的时候,7月19日,台湾媒体报道了有关台湾民众是否支持两岸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携手合作的民调结果:受访台湾民众"半数支持两岸合作保钓"。对此,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言人重申,钓鱼岛是"中华民国"的领土。在此前一周,这位发言人已向媒体说明,台湾当局的立场很清楚,"中华民国"坚持主张拥有钓鱼岛列屿及南海主权,"不可能与中国大陆共同处理相关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统独政策的国家认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9.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2,(21):44-45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陆将展开全方位发展格局。两岸经贸合作方面,应加强"投资拉动型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型贸易。两岸科技合作方面,两岸除应加强现有的各项科技合作外,还应从基础做起,改革教育体制使创新文化从"根"做起。在"中国崛起"下,大陆的自信心与综合国力将产生良性循环并不断强化,其实两岸早已挥别早期的"中国法统之争",大陆应以更宏观之心胸与视野善待台湾,以利大陆区域形象之高起。总之,若在正确政策施行不久后,两岸关系"小惠未徧"现象将会发生质变,达到两岸协同发展的高峰极致。  相似文献   

11.
于强 《世界知识》2012,(19):46-47
从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人民赴大陆观光探亲以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已有超过32万对跨越海峡的爱情开花结果。在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前,"通婚"这一先于"三通"开始的"第四通"早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连接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2.
采用WWZ (WANG-WEI-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 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民进党内第三号人物谢长廷的大陆之行掀起的政治涟漪,促使两岸多边格局发生微妙变化.一是民进党重要人士与大陆的互动"由暗化明",可能出现常态化互动趋势;二是搅动绿营内部开明派或务实派与保守派的两岸路线之争;三是牵动岛内蓝绿两大阵营两岸政策的调整;四是造成苏贞昌、谢长廷、蔡英文关系的重新定位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WWZ(WANG WEI 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近期,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反‘台独台商’”风波,并引爆台北股市恐慌。这源于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明确表态:“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6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强调,大陆对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一时间,台商成了两岸人民热切关注和谈论的对象。台商为台海两岸搭起了桥梁,为台湾和平与祖国统一编织着一条纽带。个别台商为台湾当局所用而做了一些损害大陆、损害台海和平的事情,但这改变不了台商造福两岸、促进台海和平与统一的主流。因此,大陆将会坚持吸引台资、保护台商合法利益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经济出现明显逆转,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双双下滑,经济增长创下历史新低,失业率迅速上升。不少学者开始担心台湾会不会成为战后的“第二个菲律宾”?台湾当局在担忧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的思维下,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错误定位与“防堵性”大陆经贸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受到权力利益、政党竞争和大陆因素等等的复杂影响.蔡英文在1月14日"大选"中落败后请辞民进党主席,随后由高雄市长陈菊代理党魁一职至5月底新的权力核心产生.民进党在纷纷扰扰中进入盘整期,围绕权力核心及两岸政策调整的各种较量暗中集聚,改革派与保守派、务实派与激进派、中生代与"天王"世代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民进党能否利用未来两年岛内没有重大选举的"空窗期",在两岸政策上拿出能为岛内民众接受的新论述,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刘文忠 《世界知识》2013,(21):50-51
作为扩大两岸互信的一部分,台湾思想库(智库)在两岸的政治协商与对话中发挥着重要的“二轨”作用。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智库外交”受到大陆、台湾以及欧美的高度重视。台湾当局表示,可以通过两岸智库的先期交往,促进彼此沟通。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台海局势保持稳定可控,但也出现新动向。大陆牢牢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推动对台政策议程,有力地维护了台海地区稳定。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上的对抗性动作增多。国民党组建新领导核心,在低谷中苦思转型。国际"一中框架"稳固,但外部势力介入台海事务呈现新的复杂形势。大陆有守有为,牢牢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在两岸实力对比持续拉大的情势下,大陆保持了战略定力和政策韧  相似文献   

20.
徐青 《世界知识》2014,(22):56-57
<正>10月28日,台湾"内政部"修正发布"台湾地区公务员及特定身分人员进入大陆地区许可办法",限制现职公务员、"国安局"、"国防部"、"调查局"人员以"入学进修、选修学分、专题研究"等名义申请赴大陆。此禁令10月30日起生效,但公务员赴港、澳地区进修不受此限。这是马当局首度出台与两岸交流相背的政策,引发岛内各方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