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翔宇 《世界科学》2014,(10):12-15
<正>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时间,或许比我们估计的要快。因为人工智能正在以指数而非线性的增长速度发展。这篇访谈改编自里克·柯兰克(Rik Kirkland,麦肯锡纽约工作室麦肯锡出版社的高级主编)的采访,他向我们介绍了将要来临的第二个机器时代。当企业高管遭遇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高效,你是否也一样?包括《第二个机器时代》的作者安德鲁·麦卡菲以及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在内的专家,探讨了能"思考"的机器对高管们角色转变产生的影响。根据数据科学家杰里米·霍华德,电脑变得比  相似文献   

2.
<正>戈登·摩尔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更是著名的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戈登开创了集成电路。退休后,他本人专注于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慈善事业。但这些都不是他久负盛名的原因,他最引人关注的成就是摩尔定律的提出。在1965年4月,他在《电子学》(Electronic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对电子行业预期的文章。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震惊世界的摩尔定律,摩尔定律准确地预测和指导了电子行业的发展。正值摩尔定律50周年,IEEE Spectrum副主编瑞切尔·考特兰  相似文献   

3.
郭毅可 《自然杂志》2019,41(2):79-84
今天人工智能的巨大成就表现在机器学习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及"智能+"推动了人工智能的普适应用。人工智能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新高地,各国对此都作出战略布局。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伦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引入了新的课题。在展望人工智能光明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它基本的方法、基本的思路还是比较简单和粗糙的。现在的人工智能是着重于智能外延的人工智能,也就是说着重于模拟人的智能的外在功能,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待于在智能内涵的理解上的不断进展。本文就此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一个抛砖引玉的讨论,也对机器学习的研究方向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总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我们还在惊叹智能科技的成果时,转眼它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巨头的纷纷入资,智能机器人悄然成为炙手可热的科技话题,《人工智能》《机器人管家》等科幻影视中描述的场景已逐渐变成现实。工业机器人也许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但服务型智能机器人正在全面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空间,成为人们的"得力助手"。那  相似文献   

5.
正一场高考状元与人工智能机器人PK高考数学的人机大战,让中小学智能化教育公司"学霸君"备受瞩目。学霸君创始人兼CEO张凯磊表示,个性化教学要求有非常好的老师才能实现个性化,如果赋予一个系统这样的能力,可以去做这件事情,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学霸君’并不是去追人工智能这个风口,而是思考哪些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当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图象识别、手写识别、自动化推荐、ITC技术等都能帮助教育领域时,我们立即毫不犹豫地加入进去,把这个事情做好。"张凯磊说道。  相似文献   

6.
<正>在日常生活中,谈及人工智能,大家首先容易把它和机器人,以及科幻电影中描述的相关情节连在一起。当然,电影桥段是虚构的,角色也是虚构的,因此总会让人觉得人工智能缺乏真实感,认为它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人工智能有着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接触或者使用人工智能:从手机、计算机到各种硬设备和软服务设施等,无所不在地丰富着我们的"智慧城市"和"智  相似文献   

7.
正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改变。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也引来种种疑问。医疗人工智能是怎样做出诊断的?它有哪些优缺点?医疗人工智能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障碍?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吗?2017年5月,中国乌镇围棋峰会召开,一位特殊的"棋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就是人工智能棋手——"阿尔法围棋"  相似文献   

8.
正读者朋友,我是小e。很高兴又与大家相聚在《硅谷新视野》。在这期,甘老师要讲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的关系。请大家欣赏。智能源于"人"人工智能千般好,未来社会少不了。千头万绪啥重要?以人为本头一条。难道不是吗?"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字就是"人"呀!细说起来,只要想想: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为什么要发展人工智能?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9.
<正>情绪、疾病、决策行为等等,竟然都与肠胃有关?科学家发现,我们肠胃中的神经元网络,起的作用远不只是消化食物。我们的大脑和肠胃之间存在着原始的联系。英语中有一些关于"肠胃"的俗语:当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时,要"跟随你的肠胃"(Follow your gut,意为"听从你的直觉");或者当我们面临一个考验我们勇气和决心的时候,那就是"肠胃的检查时间"(gut check time)。  相似文献   

10.
<正>光阴荏苒,岁月不歇,当你收到本期杂志的时候,已是崭新的2017年。撕下2016年日历的最后一页,回望来时的路,风沙吹老了时光,却吹不走我们撒播科学种子的拳拳初心。一路上,我们报道科学大事件——引力波、长征七号火箭升空以及天宫与神舟的"完美之吻",我们关注人工智能、VR技术以及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动态,我们也反思疫苗安全以及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的"围棋人机大战"引发网民高度关注。由谷歌公司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阿尔法围棋,网民戏称"阿狗")以3:0完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比赛胜负已分,但带给人的思考却未就此停止。该如何看待"阿狗"与李世石的巅峰对决?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离我们还远吗?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人类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带着诸多疑问,记者专访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告诉你一个科幻小说作家眼中的"阿狗"和"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2.
<正>1956年,当一群计算机科学家精英汇聚在美国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时,开创了一个他们称之为"人工智能"的时代——当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基于开发机器智能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对人类智慧本身透彻理解"这样一个假设之上,人们有理由认为:对于人类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或人类智能的任何其他方面,原则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也是完全可能的。到底什么是人类智能?如果你问上10个人,至少会有11种答案。对于哲学家来说,智慧就是渊博的知识,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智能则是智力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著名小型计算机设计大师戈登·贝尔对于小型机所使用的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曾作出如下预测:“在保持计算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每18个月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将减少一半。”这是对“摩尔定律”的补充,被称为“贝尔定律”。“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具体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意味着,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的速度会越变越快,而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则会越来越便宜。  相似文献   

14.
McNally  P  邵水浩 《世界科学》1989,11(6):47-50
机器人的发展及其由之出现的新兴权利将对整个司法犯罪体系和我们的社会机构的哲学政治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迫使我们对"活的"概念和权利概念重新定义.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机器人将被认为是活的.机器人在下一个25至50年很可能会有权利.电子司法机关有可能代替法院审理案件.妨碍我们理解机器人和人有相似性的是我们的"人类中心论".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我们的宪法和法律可能需要修改或重写.有朝一日可能出现机器人法官和机器人律师在法庭上进行唇枪舌剑的场面.不可能的并非总是幻想的,幻想的并非总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正>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一篇关于他的科幻小说的文章中表示:将机器人描述为一种危险的设备是很常见的,并总是以摧毁它们的创造者为结局。但他反对这一观点,并制定了确保机器人系统安全且不会伤害人类的"机器人三定律"。1955年在建议使用计算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时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一词,这离阿西莫夫"人与机器人"关系的问世仅几年时间。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智能研究已日趋成熟并发展了多个分支学  相似文献   

16.
正"他们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再一次让世界领略到不一般的中国科学……"音乐响起,寒武纪科技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两兄弟走上科技盛典的舞台。哥俩一水儿的深色西服搭白衬衫、寸头加眼镜。当他们分别从李国杰院士和邓中翰院士手中接过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奖杯时,眼神笃定,不乏改变世界的热忱。在不远的将来,他们深信会把AIpha Go装进手机。  相似文献   

17.
<正>从Netflix的产品推荐到信用卡欺诈检测,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进一步扩展,我们将会走到哪一步?我们与人工智能的亲密接触又将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萨宾·哈尔特(Sabine Hauert)是皇家学会工作组的成员之一,以上也是她想要问的问题。作为研究纳米粒子"群体"的工程师,哈尔特在公众访谈中谈了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和希  相似文献   

18.
<正>"工业4.0"目前仍是一个愿景,但已经有专家团队在做试验性的模型。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可能是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所开发的SmartfactoryKL,为此我们邮件采访了这一项目组的主持人Detlef Zuehlk教授。——编者世界科学:"工业4.0"概念的提出已经有1年的时间,您是如何看待其实际在德国的发展状况?Detlef Zuehlk:"工业4.0"的基本概念诞生于2005年SmartfactoryKL成立之际,其目的是把智能技术和网络投入到工业应用中。2011年德国政府在咨询专家的帮助下,将其定位为高科技技术战略并将之命名为"工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创新工厂系统部研究主任h.c.Detlef Zuehlk教授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在下个世纪会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吗?它们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吗?至少霍金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取代人类,甚至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他甚至认为:"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接受人类控制。"最近有关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新闻层出不穷:谷歌围棋"高手"Alpha Go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美国科学家阿扎德·沙德曼研发的STAR机器人,成功完成了猪大肠的缝合  相似文献   

20.
何崇藩 《科学通报》1965,10(5):454-454
Plato热分析法(冷却曲线法)是测定晶化热的一种简便方法,曾有许多人应用。我们在合成云母的研究工作中,曾用此法测定晶化热,发现熔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结晶时,其晶化热有显著差别。图1是对氟金云母的同一个试样在不同过冷度下结晶时测得的Plato曲线和晶化热,测定方法见文献。由图可见,这种方法应用于过冷熔体显然是不适宜的。下面讨论用Plato法测定过冷熔体晶化热引起误差的原因,以及为验证它而进行的实验结果。 Plato是根据图2中以虚线表示的热分析曲线推导出了如下的晶化热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