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电-声相互作用的一维分子晶体中,电子不仅与在位格点上的声子有相互的作用,同时与近邻格点也存在着微弱的相互作用.为了更真实地求解出一维分子晶体系统的基态问题,以量子化Holstein模型为基础并考虑电子与最近邻格点上声子的相互作用项对其的修正,此时系统处于基态时的Hamiltonian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运用压缩-相干态展开法和能量极小值等原理,求解出处于基态时极化子系统所满足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和对应的孤子解、基态能量.并讨论了最近邻作用项的强度对一维分子链孤子激发如孤子的波峰、波宽、稳定性和系统基态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费米相干态方法,解析地推导了带有两个杂质的安德逊系统在具有奇数或偶数个电子情况下的基态能公式,比较了它们的差别,并且利用费米相干态方法在处理多体问题上的方便性,定量地研究了单位格点的平均电子数的半充满或半充满以下时的基态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将聚乙炔中电子的基态看作是它的相邻格点上电子的自旋取向相反的状态,借助一维反铁磁链模型来讨论电子的组态。将表示同一格点上自旋取向相反的电子间Hubbard作用与SSH哈密顿量之和作为电子与晶格系统的H,由此出发建立晶格振动位移与电子波函数所满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并对有限链求出近似解析解,用它讨论了晶格扭折的形状、半宽度、孤子质量与Hubbard势及链长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考虑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及非最近邻电子跳跃相互作用 ,对具有链间耦合的准一维有机铁磁体系统的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相互作用将导致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系统的主链不同格点及侧自由基之间转移 ;两条相邻的链的对应格点间的链间耦合相互作用使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间发生重新分布的规律相反 ,且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间转移的电子均为自旋向下的电子。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子的准一维有机高聚物铁磁体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依靠极化子而不是有机自由基来提供未配对电子.利用 Peierls Hubbard 哈密顿量,考虑强电声耦合,允许完全的格子松驰过程,建立了一套自洽迭代方程,计算了格点上的电子相互作用和格点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对有机铁磁体的铁磁基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精确对角化的方法研究了处于外磁场中的N层单电子垂直耦合量子点系统,计算了基态跃迁随外磁场的变化关系. 结果表明量子点与量子点之间的距离和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耦合量子点的低激发态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强耦合情况下基态会随着外磁场的增大出现不连续跃迁,而在弱耦合情况下就不会产生基态跃迁,角动量为零的态始终为基态.  相似文献   

7.
考虑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及非最近邻电子跳跃相互作用,对具有链间耦合的准一维有机铁磁体系统的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相互作用将导致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系统的主链不同格点及侧自由基之间转移;两条相邻的链的对应格点间的链间耦合相互作用使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间发生重新分布的规律相反,且在主链格点以及侧自由基问转移的电子均为自旋向下的电子。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子的准一组有机高聚物铁磁体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依靠极化子而不是有机自由基来提供与对电子,利用Peierls-Hubbard哈密顿量,考虑强电-声耦合,允许完全的格子松驰过程,建立了一套自洽迭代方程计算了格点上的电子相互作用和格点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对有机铁磁体的铁磁基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求解能量的本征方程得出了抛物线性限制势下柱形量子点中电子的基态、激发态本征波函数及其本征能量,将基态、激发态二能级系统作为一个量子比特,利用费米黄金规则讨论了量子点受限长度对量子点消相干速率的影响,同时讨论了电子在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时间演化和振荡周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量子比特的消相干速率随受限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振荡周期随受限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电子的概率密度在空间呈周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发展了一套以非微扰的方式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理论方法(虚时演化-劈裂算符法),该方法分别选用动量表象和坐标表象作为含时波函数演化的两个表象.在坐标表象下波函数的坐标部分使用库仑函数离散变量来离散,动量表象下时间波函数展开在对应的格点上.以谐振子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发现在谐振势中放置两个电子,它们之间存在库仑相互作用.通过改变谐振势的强度,可以探索双电子基态波函数的定性变化.当谐振势较弱的时候,两个电子的波函数没有交叠,可作为Wigner晶格出现的证据.随着谐振势的增强,电子波函数开始发生重叠,类似于分子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具有三体相互作用的三格点混合自旋(1/2,1,1/2),(1,1/2,1)铁磁XX系统的量子纠缠性质.探究了不同的自旋间纠缠随外界温度与三体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温度高于某个阈值时纠缠消失.对于自旋系统(1/2,1,1/2),自旋1/2和1的两格点间的纠缠消失的阈值温度随三体相互作用的增大而减小,而自旋1/2的两格点的阈值温度保持不变.当温度接近绝对零温时,这两种纠缠随三体相互作用的突变行为可以反映系统的基态突变.对于(1,1/2,1)混合自旋系统,自旋1和1/2的两格点间的阈值温度随三体相互作用的增大而减小,而自旋为1的两格点的阈值温度随三体相互作用的增大而增大.只有自旋1和1/2的两格点间的纠缠突变行为可以反映系统基态突变.这两种系统的纠缠均体现出了单配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任学藻  廖旭  黎雷  汪克林 《中国科学(G辑)》2009,39(12):1716-1721
发展了一种新的相干态正交化展开法研究一维Holstein模型,在零级近似时,可以解析地求得系统的基态能量表达式,正确给出强耦合解和弱耦合解,当系统的基态试探波函数展开到二级近似,其系统的基态能量在所有耦合区,均与数值计算一致,并且该方法对Holstein模型容易推广到高维和多电子情形.  相似文献   

13.
用精确对角化的方法研究了处于外磁场中两层单电子垂直耦合量子点系统.发现在强耦合情况下,随着外磁场的增加,系统基态的角动量会发生跃迁;而在弱耦合的情况下,基态角动量L和自旋都不会随着外磁场的变化而改变,L=0的自旋单态始终为基态.  相似文献   

14.
借助基于Lanczos技术的严格对角化方法,计算含有13个格点和25个格点的具有特定位形的海森堡反铁磁团簇,结果表明它们的基态分别是6重态和8重态(宏观反铁磁系统是单态)。由此可得,对于有限双组分海森堡反铁磁(HAF)系统,GSTS基态总自旋则与它的格点位形有关,可能取比LPTS最低总自旋高很多的总自旋值,从而导致高度简并的基态。另外,把Lieb和Mattis的定理发展到有限系统,并分析了基态的简并对自旋位形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使用Woods-Saxon限制势,研究了磁场对二维两电子量子点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在模型位阱中可以通过两个参数改变限制范围.计算是在有效质量近似框架下采用矩阵对角化方法进行,发现了一个基态行为(自旋单态-三重态跃迁)作为磁场强度的函数.此外还发现Woods-Saxon限制垒的位置和斜率对二维两电子量子点系统的基态跃迁和低激发态性质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单电子量子同心环基态能量随其半径和势垒的变化规律, 并根据动力学和不确定关系对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通过密度函数显示基态的电子几率分布. 结果表明, 即使基态能量小于势垒, 电子在势垒中的几率也不为零.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准一维有机铁磁体的链间相互作用、电子的巡游性、强的电子-电子关联、电子-声子耦合的基础上,在链间耦合中同时计入相邻链相同格点间电子跳跃积分和相邻链次近邻格点间电子跳跃积分,研究了链间耦合对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链间耦合可以导致主链上出现CDW,不同格点间的链间耦合诱导自旋密度在侧基和主链间发出不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用精确对角化的方法研究了处于外磁场中四层单电子垂直耦合量子点系统.我们以总自旋S=0为例计算了基态跃迁随外磁场的变化关系.我们发现在强耦合情况下基态会随着外磁场的增大出现不连续跃迁,而在弱耦合情况下就不会产生基态跃迁.  相似文献   

19.
覃团发  吕国雄 《广西科学》1997,4(3):179-180
在超球坐标中,用类氢波函数基展开来计算电子偶素负离子(PS^-)系统的基态能量,然后用基态波函数计算体系的形状密度,从而确定基态的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20.
王安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7028-7030
用精确对角化的方法研究了处于外磁场中三层单电子垂直耦合量子点系统基态能谱。研究发现外磁场的存在会导致基态角动量出现不连续跃迁,量子点间的距离对耦合量子点的基态能谱有很大的影响,量子点内部的关联会导致一系列基态跃迁的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