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在教育界深入人心的至理名言。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学校能否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心是至关重要的。爱学生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集中表现。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教师真诚地关爱学生,并让爱在师生之间互动,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塑造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2.
浅谈师爱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实施有效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从古至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把教师对学生的爱视为教师最崇高的美德.真正的师爱包含了教师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理解、尊重和期待.  相似文献   

3.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对学生的爱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方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我曾读过高尔基的一段话:“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么多年以来,这句话时常警醒我:记着,你是教师,要珍惜自己的岗位;给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的意义就在于奉献。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为人师者,应当爱满天下。”这句话时常给我鼓励:加油,只要爱你的学生,你会在无意与不经意中品尝世间最纯真、最甜蜜的愉快。这句话也时常给我信心:好棒!我的学生喜欢我,我的家长包容我,我的职业需要我。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爱的教育     
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师生关系必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育实践及外国古代许多名人关于爱的教育的嘉言懿行表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必须养成爱生美德。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教育是绝对不能少了爱的。没有爱心的教师很难真正去关心学生,也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才能去用心地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所钟爱的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7.
亓芳 《科技信息》2013,(16):337-338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是对学生最有影响力的教师,他对学生的成才、灵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关爱每一名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关心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也永远不能教  相似文献   

8.
郭静 《奇闻怪事》2006,(7):78-79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大多数学校的教师比较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并不是学生的品德素养。受到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性发展,特别是学生的道德素质。而高等职业学校也是如此,开始关注其学生的道德素养。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有一棵爱心,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并且引导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迷茫及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现就多年作为一名高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经验来简单地论述下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师们都已能倒背如流了,尤其是在“以生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新课改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在思索、实践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爱”却喋喋不休,在此枚举二三事,以求共省;  相似文献   

11.
姜景 《奇闻怪事》2011,(6):44-45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对错误的批评一定要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对学生充满期望,诚恳地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当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责备完全出自内心的爱时,就会感到温暖,产生愉快的体验,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兴奋代替了抑制,便乐于接受教诲。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或许他的工作条件并不理想,或许他没有英俊的外表和娇美的容颜,但他一定自然朴实、忠诚教育事业,以良好的师德要求自己。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是有情有爱,会用一颗美丽的心灵善待学生、呵护学生,用自己的出色工作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许超英 《科技信息》2008,(16):257-257
作为教师来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作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拥有学生的爱,是为师享受不尽的财富。只有拥有学生的爱,才能笑得灿烂,才能自信,才能感受幸福。“亲其师,信其道”而要想得到学生的爱,首先我们要付出我们最诚挚的爱,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本文我就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谈谈在职高如何用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予毁坏一个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离开爱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应当把师爱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严格要求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从中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对一般教师来说,爱尖子生易,爱后进生难。而后进生往往更需要“爱”的阳光。后进生即老师眼里的“差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认识水平低,纪律涣散,不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约束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差,因此自卑感很强,往往显出悲观、苦闷、忧郁等消极情绪,给集体带来不良影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后进生的爱,要体现高度的责任感,这种爱是对学生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在班级  相似文献   

15.
尹伊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251-251
师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用于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有了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亲其师信其道,爱的行为会使学生接受你的爱、接受你传授的道,从而使其"慧于心而秀于言",真正成为人才。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教不得法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因此,用爱心开启学生的心扉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教书育人是为人师最博大的爱,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对学生付出了真心的爱,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浓浓的情意,并让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最终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  相似文献   

18.
魏文琴 《奇闻怪事》2006,(12):39-39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很形象:“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只有在情感交融、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教书育人是为人师最博大的爱,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对学生付出了真心的爱,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浓浓的情意,并让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最终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  相似文献   

20.
徐德松 《科技信息》2008,(3):275-275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尤其是后进学生教育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信任、鼓励和宽容;辅之以动其心,才能动其行;帮助其走出自卑,方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