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商品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个社会形态。就其发展来说,归根到底,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而产生,但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消失。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给各自的社会带来或将带来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商品经济的产生是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发展的纵向来考察,人类社会已经  相似文献   

2.
剩余价值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即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资本主义阶段。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但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而消亡。在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有的虽然感觉到资本家剥削存在的事实,但终究没有找出增殖价值的真正来源,而且也从未用过剩余价值这一概念。发现剩余价值的是马克思。一、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目的是什么?它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什么关系?理论界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有的说,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需要,企业实现利润是满足需要的手段;有的说,企业生产目的是两重的,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又要取得利润等等。理论上的分歧,对实际部门的工作有很大影响。从企业来说,如何摆正获得利润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把利润放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我认为,社会主义企业应当努力增加利润。但利润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如果撇开商品经济社会这一特定空间或视域,"拜物教"有着更为宽泛的内涵。它作为"拜神教"的对称是指神灵观念明确产生之前,原始人把某些特定物体当作具有意志的物体而加以崇拜的宗教。拜物教也用来比喻对某种事物或东西的迷恋、崇拜、追逐等。马克思的拜物教范畴既有拜物教的宽泛内涵,又有特定关联域或语境下比喻意义上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社会协作、分工关系中生产出的产品或物,却变成了独立于这一社会关系之外的异己存在。对这一异化存在的迷恋、崇拜和追逐就是典型的拜物教。它从商品拜物教经货币拜物教发展到资本拜物教。基于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提炼出拜物教在一个社会中是否存在的三个标准(称为"拜物教判明法"):第一,实行商品经济;第二,经济上存在着剥削;第三,不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阶级垄断了行政权力且拥有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的权力,并实际占有财富。  相似文献   

5.
住宅必须商品化住宅的商品属性和住宅商品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前者是指住宅内在的社会属性,后者则主要是指住宅经营管理的原则。住宅商品化的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肯定我国住宅商品属性的前提下,以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导下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和商品经济原则,组织住房的生产、交换、分配。另一方面,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住宅商品化有一个过程,它意味着住宅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分批进行。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是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列宁说:“商品生产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商品经济由于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这就是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及其它著作中,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特  相似文献   

7.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和任何社会历史现象一样,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有它自己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不会消亡,而且还是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时期。我国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四化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革命,它将为我国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开辟更加光辉灿烂的前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在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和进步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要在商品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声望和信誉,建树起利于组织发展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不足的症结,必须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去寻找,从历史的、逻辑的分析中去寻找。交通运输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经济史上,商品经济的发达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市场在规模和范围上的扩大,对交通运输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从而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了商品经济的意识。这种意识超越了小生产的思想局限,赋予人们开阔的思路,使人们预见到交通运输对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推动作用,导致人们提前向交通运输投资,为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准备充分的条件。由此可见,商品经济的实践要求发展交通运输,而商品经济的意识又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国曾经是一个长期被小生产所统治的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很低。在中华人  相似文献   

10.
论司马迁的商品经济创新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表现。但是,西汉时期,在前代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下,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强化思想统治的时候,司马迁能够首创经济史传,第一个系统的考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生产、扩大商品交换、富国富家的经济理论,总结了商人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经营管理之道,不仅使西汉走向了繁荣,而且达到了划时代的最高水平。司马迁的商品经济创新思想能发表在那样的时期,他的胆略和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认真清理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11.
西方社会政策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具有各自的范式特征。在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西方社会政策研究正呈现出规范化、国际化、人本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它给予了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以及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改造和进步以重大影响,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  相似文献   

13.
债发生的根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之有关规定,有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但在目前,庄商品经济社会里,债发生的主要,普遍的根据是合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它又被称为契约。从历史上说,合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追本溯源,笔者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当生产力发展到人们的生产产品除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而出现剩余产品时,就开始有了契约的雏形,不过那时的雏形契约还仅仅是口头的、并且是即时清结的。合同有着与商品同等的历史年龄,当社会出现分工时,它更为人们所必需。畜牧业与农业相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他们之间所生产的剩余产品需要换取别人生产的、而为自己所必需的,自己又不能生产的  相似文献   

14.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与生产和分工密切相关的交往的发展必然使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进入全球化时代;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可能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伟大的世界历史性事业。全球化虽然具有二重性,但它在本质上同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最终将主导全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支配下产生的,又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现代生产力不高的中下等国家首先建立起来的美好的社会制度,它的巩固和发展更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是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物质基础的,只有能保证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生产率,更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好比一座高楼大厦,没有坚固的基础是建立不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应该把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因为,社会化大生产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物质前提,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上,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之声是响亮而又短暂的。它的功绩催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它的不足却依然是今天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缺憾。一、新文化运动是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自19世纪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逐渐成长,商品经济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传统  相似文献   

17.
人类精神的内在本质应该同时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二者的融合与相异存在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合理的发展,必须同时注重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理性。当理性走上了巅峰,也就到了它陨落的时刻,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需要和欲望等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当然,它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间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地域辽阔的古老大国,处于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开放性世界潮流之中,经济的发展兼容并蓄着各种历史阶段的经济形态和不同生产水平的产物。其特点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极大。因此,称我国为发展中的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内部既存在着近于原始的经济区域,又存在着近于信息化社会的经济区域,几乎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形态和生产水平都能在当代  相似文献   

20.
专卖制度古称禁槯制度,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物质资源采取国家专营的方式。禁槯制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也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唐朝的盐法改革,将商品经济的发展纳入了专卖制的轨道,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对唐代社会的繁荣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