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网络线路竞争时要求捕获具有公平性.将两竞 争线路在功率受控下的捕获结果与用现行的各种捕获模型进行了仿真比较,表明延迟、功率等捕获模型均 不能准确反映线路竞争捕获的公平性。相对而言,一种新的捕获模型--消息重训(message retraining)模 型可精确描述802.11接收器的捕获操作.  相似文献   

2.
802.11协议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 hoc网络MAC(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的研究主要是基于802.11协议,但是802.11协议并非专为多跳网络而设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TCP传输不稳定性以及节点信道接入的不公平性问题。文中提出通过调整TCP滑动窗口参数,解决Ad hoc网络中TCP传榆的稳定性;通过改进802.11协议的竞争窗口机制,解决节点信道接入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802.11协议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使用较为合理的能耗模型对一种基于802.11的功率控制协议802.11DPC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多跳ad hoc网络中,接收机信噪比门限值SSNR对802.11DPC协议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发射功率裕量K设置约为SSBR时系统有最高吞吐率,而增强接收机的抗噪能力(降低SSNR值)将极大提高功率控制协议的性能.得出了在由笔记本电脑构成的ad hoc网络中采用802.11DPC协议更加有利于提高系统吞吐率而对降低系统能耗所起的作用很有限的结论,并对仿真结果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IEEE802.11DCF的2种媒体访问控制模式间的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摘要:IEEE802.11DCF是一种分布式的无线局域网MAC规范,提供了2种媒体访问控制模式,即基本模式和RTS/CTS模式,定义了评价2种模式间公平性的公平性索引参数,仿真分析了2种模式混合使用时网络的公平性,以及2种模式间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不同网络规模和不同分组大小,2种模式混合使用时网络具有良好的公平性,2种模式间也具有良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IEEE802.11DCF机制的基础上,针对IEEE802.11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传输性能异常问题,提出在多节点多速率WLAN环境中根据传输速率变化适时调整数据包和竞争窗口值大小的解决方案。应用基于NS2的仿真模型进行了系列比较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IEEE 802.11e EDCF性能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建立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的仿真模型评估了IEEE802.11e中竞争接入方式EDCF的工作性能,并把它与传统的802.11中的DCF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改变竞争窗(CW)和仲裁间隔时间(AIFS)对系统总吞吐量和区分服务的影响,还考虑了竞争空闲脉冲(CFB),发现它在负载较高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较好的区分服务,但在不同的应用和配置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和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802.11DCF的Ad Hoc网络节能协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将一种基于802.11DCF的无线局域网节能MAC协议802.11PS用于多跳移动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报文驱动无线网卡动态关闭节能协议802.11NPS.802.11NPS使无关结点收到控制报文后延迟关闭无线网卡,从而很好地支持了路由协议的正常运行.它无需全网同步机制,也可用于全互连网络.文中还采用较精确的能耗模型对802.11NPS协议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考虑的仿真环境下,802.11NPS在全互连网络中最多可节能60%,在多跳移动AdHoe网络中最多可节能18%;802.11NPS的时延性能优于802.11DCF,而吞吐率则与802.11DCF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8.
IEEE802.11n标准采用MIMO-OFDM等关键技术,在不增加带宽和传输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增加数据传输速率,是高校无线校园网络建设的热点技术。本文在介绍了MIMO-OFDM技术原理后,结合学校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实践,给出了IEEE802.11n组网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Linux的无线网络监听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监听是无线局域网协议分析和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提出两种无线捕包的技术及实现方法,并根据802.11协议,对捕获数据包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码.  相似文献   

10.
以G.711语音编码方式为例分析了PCF模式下IEEE 802.11b VoIP语音系统的容量以及静音抑制技术对增加系统容量的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语音数据包的采样间隔可以提高VoIP语音系统的容量,静音抑制技术可以用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分析方法和结论对其他语音编码方式以及对基于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标准的无线局域网VoIP语音系统具有同样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重载时无线mesh网络会发生严重的不公平性,导致部分节点产生“饿死”现象.为保证网络公平性,首次提出公平队列管理和无线资源公平分配的联合解决方案.在分析了无线mesh网络空间不公平性的基础上,通过改进IEEE 802.11竞争窗口处理方法得到一种新的自适应分布式无线资源分配协议(adaptive distribute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ADRRA).仿真实验比较了ADRRA与IEEE 802.11 DCF协议、赤字轮询与弃尾协议.结果表明,ADRRA协议实现无线mesh网络的无线资源可控管理,在网络重载时保证了较高吞吐量,并提高了网络公平性.ADRRA与赤字轮询队列管理的联合解决方案改进了网络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曲线的无线局域网MAC退避算法QIQD (Quadratic Increase, Quadratic Decrease).QIQD通过分段二次曲线计算数据帧碰撞冲突后增大竞争窗口的倍乘因子和数据帧成功传输后减小竞争窗口的倍除因子,从而能够降低碰撞概率和提高信道利用率.仿真实验表明,QIQD能够有效降低站点之间的碰撞概率,增加系统整体的吞吐率,同时增强站点之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IEEE802.11DCF的基础上,分析了FCR算法并结合其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IFCR来调整IEEE802.11 DCF中的竞争窗口的大小。另外根据新算法还提出了一种新的马尔可夫(Markov)链模型来分析系统的吞吐性能。分析和仿真表明IFCR算法在吞吐量和公平性等方面比FCR算法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4.
IEEE 802.11e EDCA网络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EEE 802.11e网络在介质访问层(M AC)对业务的服务质量(Q oS)提供支持,现有802.11e增强型分布式协调接入机制(EDCA)分析模型没有考虑站点内部调度算法的影响,所得结果与实际网络性能有一些偏差。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EDCA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M arkov链分析方法,以宏观多站点竞争信道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内部调度算法在站点多业务竞争中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由于内部调度算法对不同业务吞吐率和延时性能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描述EDCA性能上,比现有模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是充分体现出内部调度算法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IEEE 802.11基础架构网络中上下行带宽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概率发送机制的MAC层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调节分组传输的概率改变AP或终端的接入概率,从而实现上下行带宽的公平分配。本文首先推导出了公平带宽分配的最优传输概率与下行流数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两种可分别在AP或终端实施的策略。仿真结果证实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该策略能够提供较准确的上下行带宽分配。  相似文献   

16.
在无线局域网(W LAN)系统中,IEEE 802.11协议在媒介访问控制(M AC)层对各个站点提供公平的信道接入机会。然而由于中心站点的业务量远远大于其他移动站点,M AC层的公平性恶化了传输控制协议(TCP)上、下行业务的公平性。该文以M AC层的观点分析了造成TCP业务不公平性的原因以及现有改进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M AC层突发传输提高中心站点优先级的算法,并采用成批服务M/M/1/B排队模型分析了该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很好地保证TCP上、下行业务流的公平性,大量节省缓冲区容量,而且具有实现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超密集异构网中基于配对理论的用户关联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密集异构网络作为提升网络数据流量和用户速率的有效手段,成为5G关键技术中的一员。但超密集部署的小小区基站势必会导致系统总能耗的增加,以及用户接入公平性等问题。解决给定目标速率条件下基于能效优化的用户关联(也称为用户接入)问题。改进了原有的功耗优化模型,使之更准确地反映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总功耗。在此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对偶和二分法对关联过程中用户分配到的资源比例和基站为每个关联用户提供的发射功率进行优化和调节;同时结合配对理论,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能效和接入公平度的用户关联算法。性能仿真和对比结果表明,算法在保持良好的用户接入公平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18.
根据IEEE802.11分布式协同机制(DCF),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竞争窗口的退避算法.其原理是根据节点MAC帧头部的持续时间duration字段中网络分配矢量(NAV)的信息来预测节点附近信道的争用情况,竞争窗口的取值是在不同网络负载的情况下,采用自适应的调整策略,以达到改善网络性能的目的.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退避算法BEB算法相比,本算法提高了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对平均传输时延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