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邵阳市3个产烟县244个土壤样品的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区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9、29.7g/kg,适宜于优质烟叶的生产;土壤大量元素,速效氮、磷含量丰富,分别达到了167.5mg/kg、17.9mg/kg,土壤速效钾相对不足,含量仅为134.1mg/kg;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锌含量富有,达到了2.04mg/kg,而硼和交换性镁分别为0.35mg/kg、0.85cmol/kg,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因此在邵阳市烟区烟草施肥上,除施用氮、磷、钾外,还需注意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协调施用。  相似文献   

2.
为滴灌条件下春油菜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集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在西宁市北郊川水地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春油菜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量N为42~126 kg/hm2、P2O5为27.0~79.5 kg/hm2和K2O为27.0~79.5 kg/hm2时,油菜产量达到2 173.5~3 234.0 kg/hm2,N、P、K肥料效应函数为:Y=130.153 2+11.3421X1+16.659 2X2-7.559X3-0.648 2X21-0.234 6X22-0.641 2X23-2.750 6X1X2+2.498X1X3-0.491 4X2X3,(R=0.856)(Y=产量,X1=氮,X2=磷,X3=钾),根据此方程推荐滴灌油菜最佳施肥量为:N为74.2 kg/hm2、P2O5为65.0 kg/hm2、K2O为31.2 kg/hm2,最高产量可达2 863.6 kg/hm2。滴灌施肥与以往常规方法种植油菜相比,产量基本相当且具有减少化肥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干旱区青稞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产量、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3K2处理下,穗粒数、单株籽粒重和千粒重显著提高;在N2P3K2处理下青稞产量达到最高,为10 905 kg/hm2;N,P,K肥在青稞上的增产效果大小为NPK;施N(N2P2K2)量138kg/hm2处理下,N肥利用率最高为39.06%;施P(N2P2K2)量137.7 kg/hm2处理下,P肥利用率最高为15.13%;施K(N2P2K1)量37.5 kg/hm2处理下,K肥利用率最高为56.19%。N2P3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18.19 kg/(hm2·mm)。滴灌条件下合适的N,P,K配比,可提高青稞对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山旱地日光节能温室辣椒滴灌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旱地日光节能温室辣椒生产过程中对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采用膜下滴灌施肥、露地滴灌施肥技术,以地面灌溉施肥为对照,考察了辣椒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及肥料的利用率、辣椒的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对山旱地日光节能温室中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较地面灌溉施肥增产16.6%~28.9%,增收每667 m2500.7~959.2元,节水13.5%~28.1%,节肥28.4%,单株结果数增加8.9~11.8个,发病率降低11.6%~16.6%,土壤含水量提高1.2%~3.49%,地温提高3.2℃以上,湿度控制在50%~70%。滴灌施肥较地面灌溉施肥具有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福县16个乡镇农田土壤养分调查分析,得出其养分现状。结果表明:安福县土壤pH值为5.00~5.21,偏酸性。各乡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水解氮、有效磷含量范围分别为3.04~3.8%、172.66~246.72mg/kg、15.02~38.14mg/kg,根据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均在3级以上,比较丰富,速效钾含量在48.18~139.31mg/kg范围内,属3-4级,含量较低。结合安福县土壤肥力基本状况,建议该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农田合理施肥。尤其注意:通过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防止养分的侵蚀与淋失;注意平衡施肥,针对不同类型土壤应采用不同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氨挥发损失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合理施肥与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研究了新疆北部灰漠土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气挥发损失,利用土柱在网室内进行滴灌和漫灌模拟实验,通过自行设计的连续抽气装置(即实现模拟风洞法效果)研究了滴灌和漫灌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的挥发损失。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N240、N360和N480kg/hm2),漫灌氨气挥发量略高于滴灌。不同施肥量比较,N360和N480处理与N240和N0处理间差异显著;在相同灌溉处理下,全生育期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为N360N480N240N0,其中FN360(漫灌N360)处理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最高,为1.407kg/hm2,占肥料(N)比例0.39%(1%);氨挥发主要发生在作物生长的初期阶段,滴灌前3次收集的氨挥发量占总损失量的41%~56%。  相似文献   

7.
腐殖酸专用肥在加工番茄上的使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腐殖酸专用肥在番茄上的效果试验,及不同肥料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得出,施腐殖酸专用肥分别较对照增产3.2~8.2%,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得到明显提高,两个处理的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增加0.4g/kg和0.7g/kg。  相似文献   

8.
对潮土区玉米进行田间试验,目的在于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复合肥配方,减少肥料用量,增加经济效益.结果表明:5个处理中以缓释肥处理产量最高,达8 365 kg/hm2,利润也最高.缓释肥处理只与CK(不施肥)处理产量差异达1%显著水平,与高塔肥处理产量差异达5%显著水平.缓释肥处理比CK(不施肥)处理增产3 491 kg/hm...  相似文献   

9.
重庆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重庆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的养分含量并利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其进行评价,以全面掌握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促进牡丹高产优质生产.结果表明,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整体偏碱性,土壤肥力水平总体不高,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含量90 mg/kg,73.7%的土壤有效磷含量10 mg/kg,52.6%的土壤速效钾含量100mg/kg,有效钙、镁含量极为丰富,有效硫极缺比例为36.9%,有效铁含量缺乏比例为84.2%,有效锰含量缺乏比例为89.4%,有效硼含量极度缺乏,实际生产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施肥,以实现牡丹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罗军科 《科技信息》2013,(1):467-467,500
黄土丘陵地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施肥技术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A级绿色马铃薯的生产中,以基施羊粪35700kg/hm2、油渣2400 kg/hm2、尿素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物产量、鲜薯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82.4%、81.0%,净产值较对照增加21.2%,同时,使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0.25g/kg、48.4mg/kg、4.4mg/kg和27.0mg/kg。该处理生产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品质好、食用安全,且经济效益显著,可作为无公害绿色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类的氮肥对籽粒苋富集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对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属累积效果产生影响,分析这种影响对于超富集植物的大田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籽粒苋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设置镉浓度梯度0、2.4、4.8、9.6mg/kg,再施以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肥料。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下,籽粒苋叶Cd含量最高,范围为1.45-27mg/kg;茎次之。范围为0.90-17.15mg/kg。肥料类型对籽粒苋Cd的累积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但肥料浓度对籽粒苋Cd的累积具有显著差异(F=12.993,p<0.01);当铵态氮肥施用浓度为0.115、0.460mg/kg时,籽粒苋茎、叶Cd含量最大,分别为17.15mg/kg、27.00mg/kg。(2)土壤Cd含量受Cd添加浓度的影响,但是氮肥施用浓度和Cd添加浓度对其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F=3.382,P<0.01);(3)籽粒苋茎和叶对Cd的累积系数具有显著差异(F=19.679,p<0.01),Cd的处理浓度对籽粒苋地上部累计系数有显著影响(F=12.362,p<0.01)。综上表明,施用适量浓度的铵态氮肥有助于籽粒苋Cd的富集,可用于土壤Cd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干旱区春油菜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进行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菜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2K1处理下,株高、单株角果数和单株籽粒重明显提高;在N2P2K1处理下春油菜产量达到最高,为5 215kg/hm2;N,P,K肥在春油菜上的增产效果为NPK;施N量186.3 kg/hm2(N2P2K2),N肥利用率最高为36.58%;施P量158.7 kg/hm2(N2P2K2),P肥利用率最高为15.32%;施K量18.75 kg/hm2(N2P2K1),K肥利用率最高为55.97%。N2P2K1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75 kg/(hm2·mm);最佳施肥(N2P2K1)较推荐施肥(N2P2K2)处理下的土地生产率、水分生产率、净收益和单方水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扎鲁特旗春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2009年在扎鲁特旗分进行了春玉米"3414"肥料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扎鲁特旗春玉米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0.6kg、9.9 kg、6.7 kg,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施肥增产率升高,但单位养分增产量下降.扎鲁特旗春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全氮、极低(〈1.11g/kg)、低(1.11~1.39 g/kg)、中(1.39~1.94 g/kg)、高(1.94~2.17 g/kg)、极高(〉2.17 g/kg);有效磷、极低(〈3.5mg/kg)、低(3.5~7.3mg/kg)、中(7.3~22.0 mg/kg)、高(22.0~31.9 mg/kg)、极高(〉31.9 mg/kg);速效钾、极低(〈48 mg/kg)、低(48~70 mg/kg)、中(70~122 mg/kg)、高(122~147 mg/kg)、极高(〉147 mg/kg.)扎鲁特旗春玉米施肥模型为:F(N)=-17.702LnS(N)+18.109,F(P2O5)=-4.775LnS(P)+15.044,F(K2O)=-3.5521LnS(K)+19.41.说明农学效率、施肥肥效、养分丰缺指标、施肥模型均为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了贵德县174个耕层土壤8项农化指标,旨在为耕地地力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贵德县耕层土壤平均pH 8.16,有机质24.24 g/kg,速效氮104 mg/kg,有效磷42 mg/kg,速效钾276 mg/kg,全氮1.26 g/kg,全磷1.75 g/kg,全钾19.70 g/kg;总体速效钾含量水平高;速效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与丰缺指标相比较基本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辽西北干旱风沙地农田抗旱增收的问题,用化学和农田试验的方法,对辽西北风沙区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培肥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1 g/kg、45.7 mg/kg、4.0 mg/kg、13 mg/kg,含量水平均较低。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磷肥对作物产量无明显的增产效果,增施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干旱年份可增产45.6%~63.5%。说明在目前的施肥水平下,氮、磷养分已不是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土壤中有效钾质量分数的下降已经上升为主要限制因子。该区农业生产上应加大有机肥的投入,调整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准备、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介绍了新疆地区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无患子叶片养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揭示不同施肥处理下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养分变化及其对施肥响应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最优施肥配方,旨在为优化无患子合理施肥技术提供支撑。【方法】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分析14个施肥处理对无患子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患子叶片N含量在花序抽生期(4月15至5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25至9月1日)显著降低; P含量在花期(5月10日至6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25至9月1日)显著降低; K含量从花絮抽生(4月15日)直到果实膨大期末(9月1日)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无患子叶片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氮肥和磷肥具有协同作用。无患子产量均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无患子生长效果最佳的为N2P2K2(氮、磷、钾肥分别为600、300、50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可达2.71 kg,产量达2 254.28 kg/hm2,较CK显著提高了49.5%。【结论】无患子在施肥管理中采果期要注重氮和钾肥施用,花期肥要关注磷和钾肥的施用量,壮果肥要注重氮、磷、钾3种肥料的施用; 建议无患子最佳施肥量为氮肥773 kg/hm2、磷肥273 kg/hm2、钾肥557 kg/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心圆扩散试验,通过模拟滴灌与不同施肥方式对液体磷肥与固体磷肥在3种不同质地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性与移动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液体磷肥在距施肥点7.5~43mm区域内的Olsen-P含量高于固体肥料;随着水分的加入,固、液态磷肥大部分停留在距施肥点7.5~25.5mm的土层(固肥占35%~50%;液肥占40%~60%);距施肥点13.5~25.5mm区域内,固、液态磷肥一次性施用比其分次施用的Olsen-P含量高;施用肥料能够降低土壤pH值,但仅能影响与肥料毗邻的土壤(0~7.5mm层),对离施肥点较远的土壤影响不显著。滴灌条件下,液态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性和移动性高于固态磷源;固、液态磷源一次性施用比其分次施用更能提高磷肥的有效性与移动性。  相似文献   

19.
郭致杰 《甘肃科技》2005,21(6):163-164,176
试验表明,施用新型肥料矿质钾宝对番茄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量以8-12kg/亩增产效果最好,可使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8.8-21.84%,能有效地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增加株高、茎粗,提高单株结果数和平均单果重,并且增加番茄茄红素、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有机酸,极大地提高了番茄的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Mira高产施肥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缙云县,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提高氮肥量至120 kg/hm2,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试验表明,增施磷钾肥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根据增产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肥施用量为:N 120 kg/hm2、P2O580 kg/hm2、K2O 180 kg/hm2、农家肥10 0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