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6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鄂政发〔2010〕73号)》等文件精神,我校2010年度共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湖北省一等奖2项,湖北省二等奖4项,湖北省三等奖6项;水利部二等奖1项;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2.
接福建省人民政府通报,2010年度全省共有187项科技成果获201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118项。我校共获1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2010年,按照《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经过专家初评、复核,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报请上海市政府批准,授予25项成果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授予32项成果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授予240项成果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6项,二等奖68项,三等奖136项。授予德国数学家德乐思(AndreasDress)国际科技合作奖。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8项(人)。据了解,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呈现出九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1991年3月23日,我校召开了1990年度科研成果奖颁奖大会。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我校从1988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科研成果评奖活动。这次评奖,经过各系或学术委员会各分委员会选送、学科评审组初评、校学术委员会总评和核准,征求职工意见等步骤,最后评定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9项(哲学社会科学4项、自然科学3项、文艺创作2项)、二等奖20项(哲学社会科学12项、自然科学5项、文艺创作3项)、三等奖38项(哲学社会科学22项、自然科学10项、文艺创作6项),评定学校青年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  相似文献   

5.
1999年,在校领导“办好专科,争办本科,上下延伸,跨跃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华北矿专的科研、教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科研成果水平明显提高 1999年,首次进行校内科研评奖,从校内第一批、第二批科学基金项目共24项中,评选出8项,进行了表彰奖励,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一等奖为《岩  相似文献   

6.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4):F0003-F0003
在2005年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共获2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在全省成绩名列前茅。同时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书法《古人书论行书立轴》获一等奖,女声小合唱((瑶山夜歌》获三等奖,学校也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单位”。2006年12月参加江西省“知荣明耻树新风”歌舞大赛中获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  相似文献   

7.
《甘肃科技》2013,(24):I0001-I0001
本刊讯12月14至17日,甘肃科技奖完成2013年度各奖项的初评、复评和终评。此次科技奖评审是新修定的《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后的首次科技奖评审。在终评会评出的150项建议授奖项目中,评出一等奖16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75项。省自然科学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6项,其中一等奖l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138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69项。  相似文献   

8.
<正>获泰州市科技进步奖的88项科研成果在2010年3月2日全市工业经济和科技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一等奖1、年产500吨纳米TiO2低温晶化、高分散生产线的研制和原位表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7日,宜宾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在三江宾馆会议室召开。评委会主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葛燎原等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评委会副主任、市科技局局长高一川主持。会上,评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谭堃宣读了2010年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名单;专业组初评提名为一等奖的科技成果项目进行了答辩;市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局纪检组长白晶对2010市科技进步奖申报和专业组初评情况作了说明。经过评委会评审和表决,评出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科技》2011,(2):2-F0002
<正>2011年3月4日,师市举行2011年科技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10年及"十一五"师市科技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安排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科技工作。2010年共争取国家科技项目28项,获经费支持4582.5万元;兵团科技项目50项,获经费689万元;安排师市科研课题104个。18项成果获得兵团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师市党委常委、八师副师长母隽对"十一五"期间师市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天津科技》2012,(1):5-5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昨天在京举行,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  相似文献   

12.
封面人物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3(2):F0002-F0002
何登旭(1963~),男,汉族,重庆垫江人,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广西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广西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应用数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持或承担过10项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和教育科学科研项目。公开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3.
2013年2月25日,广东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28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69项。华南理工大学有25项成果获奖,包括特等奖1项(第四完成单位)、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9项。材料学院朱敏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金属功能材料的多相多尺度结构与性能调控的基础研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成果以储氢合金、锂离子电池负极合金、Al基轴瓦合金、多孔形状记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国家奖励办公布的消息,2013年浙江省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浙江省为主完成的13项,参与完成的13项。在浙江省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在浙江省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自然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发文《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陕教高[2010]40号),西安理工大学获陕西赛区一等奖1项(抓绳缓降器),二等奖2项(带自动稳  相似文献   

16.
《华东科技》2012,(3):13-13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代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2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17.
5月28~30日,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决赛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以机械与材料学院为主组建的三峡大学代表队在此次大赛中再创佳绩,我校共有8项作品参赛,全部获奖。其中有3项获得一等奖、3项获得二等奖,2项获得三等奖,同时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比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8.
4月19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280项科技项目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84项、三等奖168项。获奖项目中,省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18项,省科技发明奖获奖项目成果18项,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成果244项。其中",反问题的数学理论、算法与应用"等2项成果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嵌入式PLC(ePLC)开发平台的自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5项成果获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水稻白叶枯病抗病种质创新及绿色防控技术"等21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2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理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13,(3):10-11
安徽江淮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农业重点科技项目22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奖励2项及合肥市首届国际科技合作奖;2010年,公司成立了安徽省农业领域首家院士工作站。凭借对国内蔬菜市场动向的准确把握,公司广泛开展与国内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的科技合作,并在合作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创新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积聚。通过对合作运行模式的研究,探索专家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