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针对热能计量的需要,研制了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热能自动计费仪的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及其应用情况.该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智能IC卡技术,可实现自动收费用处理,外接数据存储器E2PROM,可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芯片PCF8583可使用户预设开关的时间.系统的温度分辨率0.3℃,计费误差0.65%.  相似文献   

2.
针对热能计量的需要,研制了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热能自动计费仪的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及其应用情况.该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智能IC卡技术,可实现自动收费用处理,外接数据存储E^2PROM,可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芯片PCF8583可使用户预设开关的时间.系统的温度分辨率0.3℃,计费误差0.65%.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部分城乡都开通了有线电视和无线地面数字电视,为解决运营商正常收取一定维护费用,有线电视用加解扰的方式对用户进行管理,无线电视也采用加解扰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授权.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均采用条件接收系统,这样既杜绝了私拉乱接的现象,又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也解决了运营商收费难的问题,保证运营商和用户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4.
针对热泵装置用能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热泵提升式系统用能效率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热能效率和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对热泵提升式系统和锅炉提升式系统这两种低温供热系统的用能情况进行了能量分析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泵提升式系统的热能效率要低于锅炉提升式系统的热能效率,但其效率要高于后者的效率;当低温热源的供水温度较高可直接用于供暖时,应将低温热源的热量或作为"代价"计入供给能或供给来计算热泵装置的用能效率.  相似文献   

5.
海水的温度稳定,蕴含着容量巨大的热能,可利用海水的热能,通过热泵制取中、低温度的热水.对单级海水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两级海水热泵系统的特性,导出了两级海水热泵系统总耗电量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对换热器的面积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冷凝器的最佳面积值及其他各关键参数.此外,对海水热泵系统与常规燃煤锅炉制取中低温热能进行了计算比较,得出结果:采用燃煤锅炉制热时,制取1MJ热能的费用为0.031元;利用海水热泵系统制热时,每制取1MJ热能所需的费用为0.023元,表明海水热泵系统在能源效率和经济性上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6.
叶彤 《安徽科技》2002,(3):46-46
有线电视计算机控制收费系统是对通往用户信号传输通道进行控制处理,信号通道是可寻址的.那么,通过由有线电视收费管理软件、计算机前端控制设备及用户现场的防盗型供电器、可寻址智能分支器等组成的系统,可以对欠费的用户进行可寻址关断,即"路权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中供暖存在的费用收缴困难及按住房面积收费的不合理问题,提出了一种以STM32为核心供暖计费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用户对供暖时间、供暖区域和温度的需要,按照供暖用时进行计费,住户可通过系统上的键盘或以手机短信方式控制暖气电磁阀门通断控制供暖的启停,达到了减少能源浪费和供暖费用的支出的目的。另一方面,供暖企业可以及时得知目前住户的用暖情况,进而决定供暖量和供暖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DelPhi语言设计了一卡多表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与它相关的数据库.本系统包括冷水和用暖的提供、收费管理、用户校对和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等功能,将多种收费和管理功能集于一身,便于用户和管理者使用和管理.系统由主模块通过菜单和快捷键调用各个功能模块实现对系统的操作与管理,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9.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先进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的机电设备,并结合用户在停车场收费管理方面的需求,以及交通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开发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可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钟声  刘伟 《科技信息》2010,(20):I0301-I0301
供热分户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保障供热和用热双方利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电池充电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智能化充电装置、准恒压充电模式,在电池充电时,加入温度补偿系统和电压检测部件,采用模糊PID调节,较好地解决了三段式充电引起的电池损坏现象,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供暖信息采集不科学,计费不合理,监视与控制手段落后等问题,尤其是供暖设备的监视和控制不能工作在全双工模式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分户供暖监控系统.设计以CC2530为核心构建无线温控器硬件平台,采用ZigBee网络的信息采集结点收集各户温控信息,ZigBee网络的网关节点与Internet相连,Web终端的温度控制命令通过整个Zig-Bee网络的网关节点传给ZigBee网络的各户信息采集节点.实现了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与上传,使供暖设备信息能够实时显示,用户对供暖控制命令能够及时响应.达到了用户实时、远程温控,按实际耗热量付费,供暖单位远程抄表,减少热量损耗的目的,使供暖收费更加合理,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单回路紫铜-水脉动热管在风冷方式和定热流加热条件下,稳定运行时的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管壁温度沿管长的变化规律,冷热段均温和温降(或温升)、传热温差、传热热阻随传热功率的变化特性.分析了充液率和管径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段均温、传热温差随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传热热阻随传热功率的增加而减小;小传热功率时,传热热阻对传热功率、管内径和充液率的变化较为敏感;减小充液率,增大管内径,增加传热功率可明显降低热管的传热热阻;较高传热功率时,充液率、管内径和传热功率对传热热阻的影响较小,影响传热热阻的主要因素是冷却热阻,可通过增加管外径或改善冷却条件来降低传热热阻,提高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地层钻孔贮热单元体夏季贮热过程的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详细描绘出在热流体长周期、非均匀与钻孔壁面热交换条件下,贮体内温度在贮热过程中的瞬态分布,揭示了贮热体岩层温度随贮热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热价值理论及其在加热炉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预热助燃空(煤)气和热装时的热价值计算公式,比较加热炉的热工指标,指出热价值可以合理评价热能在加热炉中的有效利用状况.建立了炉内逆流换热模型,主要利用热价值理论研究了预热空(煤)气和热装对热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预热温度,热价值升高,且随着预热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热价值的增长率变小;热装可以使热价值升高,且热装温度越高,其热价值的增长率越大;设计时,当装料温度较高时应选择小的炉长,预热温度较高时应选择大的炉长.  相似文献   

16.
HEV再生制动时NiMH电池快速充电策略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镍氢电池性能实验结果,分析了轻度HEV用镍氢电池在不同SOC情况下不同充电电流的最高温度、温差变化趋势.结合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实际工作情况和电池快速充电理论,基于马斯定律提出了适合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的镍氢电池恒流分阶段充电控制策略,并进行了HEV镍氢电池快速充电过程的建模与仿真.通过对比该快速充电策略、保护电压恒流充电策略和40 A恒流充电策略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电池分阶段恒流充电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研究气动充放气系统外部结露的发生机理,提出了一种快捷的结露判别方法.当元件表面的平衡温度达到或低于环境露点,系统将发生外部结露,反之则不会发生结露.据此机理的判别方法是:假设系统元件的初始温度为环境露点温度,在考虑系统内部气体、元件及外部空气之间的耦合传热的同时来比较若干个充放气周期结束时元件表面周期温度的变化趋势,如果元件表面周期温度逐渐升高,则系统不会发生外部结露,反之系统将发生外部结露.在气动充放气系统的二维轴对称模型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系统的结露情况.  相似文献   

18.
对高温供冷用相变蓄冷材料进行配制,并对其热物性及蓄\释冷性能进行分析.分析测试了癸酸 月桂酸二元体系的低共熔点,以及不同种类添加剂的摩尔分数对体系相变特性的影响.建立蓄冷球模型,对蓄\释冷过程中材料温度、蓄\释冷量、蓄\释冷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使用自制相变材料灌装蓄冷球,进行蓄冷、释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摩尔比例70∶30的癸酸、月桂酸混合物为基液,摩尔分数0.08的油酸为添加剂,制备出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约15 ℃,相变潜热为114.1 kJ/kg,蓄冷球蓄冷、释冷过程稳定,单球蓄冷总量为17.67 kJ,能够满足高温供冷空调系统的蓄冷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多室内蒸发器的冰蓄冷柜式空调系统的流程和性能优点 ,建立了蓄冰槽充冷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 ,对换热管的每一个管段 ,根据热阻网络建立了描述其换热过程的差分方程组 .对方程组的求解得到了系统充冷过程的描述 ,揭示了该系统在制冰充冷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蓄冰槽的充冷过程的模拟计算 ,可以看出在制冷剂干度超过 0 .6时 ,干度的增加将显著降低管内换热系数 ,从而明显地延缓充冷过程 .因此 ,可采用在制冰的中间过程中调换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来增加管外结冰的均匀性和提高结冰过程的性能 .此外 ,适当降低带蒸发器蓄冰槽的蓄冰率是合宜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冰球式封装蓄冰槽蓄冷时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数值传热方程,对蓄冷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蓄冰槽蓄冷过程中乙二醇溶液出口温度及蓄冰球温度的变化趋势.同时,设计搭建了冰球式封装蓄冷空调系统实验台,分析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蓄冰槽和蓄冰球的结构与性能,对蓄冷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冰球式蓄冷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