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宫填数     
《科技导报(北京)》2009,(14):140-140
在一次猜谜游戏中,有6个谜语让50人猜。最后,统计结果显示共有202人次猜对。 统计还发现,每个人都至少猜对了2个谜语。其中猜对2个的有5人,猜对4个的有9人,猜对3个和猜对5个的人数同样多,但具体人数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正>看过这么一则趣闻。法基姆一次到澡堂洗澡,服务员请他猜个谜语:"请你告诉我,这个人是谁:他既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姐妹,但他却是我父母的孩子。"法基姆想啊想,最后他说:"我不知道。"澡堂服务员笑道:"就是我呀!"法基姆很喜欢这个谜语。他回到家里,便对老婆说:"莎娜,告诉我这个人是谁:他既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姐妹但他是我父母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角度研究谜语(灯谜)活动,将其视为图像之谜和文字之谜以后出现的三级编码.谜语创作和解谜,体现着符号编码和解码的自觉意识,对于重新解释文字记述小传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谜语的出现,要上溯到一级至二级编码.从解画谜到解字谜,再到解谜语,谜面和谜底之间的隐喻思维贯穿着大小传统的全过程.汉字作为象形字,本身包含着形音义的编码关系.从训诂学家的《尔雅》《说文解字》,到民间流传不衰的测字术,无不植根于这类符号解谜的活动.宇宙之间最大的谜是“天命”,从观风水到辨别玉石,从佩戴玉礼器到甲骨占卜和算卦看相,华夏早期知识人完全沉浸在解码天命或神意的现实需求中.藉此打通的视野,可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化文本的多元编码.  相似文献   

4.
吴静 《科技信息》2007,(18):166-168
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题目究竟作何解释: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谜。已经提出的说法五花八门。本文通过考察原著和作家本人,认为书名分别象征了爱情与事业。  相似文献   

5.
陈星 《科技信息》2009,(22):I0137-I0138
智力谜语是英文谜语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以双关语为基础,由于不同语言间的差异,很难实现汉语上的直译,只能用英语理解。本文从语义学的视角,从词义之间的语义关系出发来分析那些不能翻译成汉语的英语智力谜语,将其系统分类,详细阐述其特点,探究此类以双关语为基础的英语智力谜语的语言,对其进行语义层面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有关谜语诗《花影》,还有一场官司得打一打,苏轼的诗句云:“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他以花影影射王安石新党——他自己的反对派。第一句指王安石1○7○年(熙宁二年)拜相执行新政,换上了一班人马(重重叠叠);二句指保守派尽力想撵他下台没有成功;三句指1○75年(熙宁七年)安石被罢相,四句指次年安石又出任宰相。写出了两党斗争的激烈性,时间吻合寓意合情合理。这作为“花影”,本身已是谜,加上寓意,就是“谜中谜”了。可是却有人说这首诗是南宋谢枋得写的。寓意认为是以花影比喻新的传统和习俗势力,难以排  相似文献   

7.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短信日益成为人们交际的一种新型文体。与手机中文短信一样,手机英文短信呈现出独特的语体特征:短小精练、通俗形象,幽默风趣、轻松诙谐,委婉含蓄、抒情浪漫,等等。多种修辞法的运用是促成这些语体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谜语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珍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从古至今,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文章主要从谜语的语言特点、谜语中的辞格、谜语在新时期的发展等三个方面对谜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08,(5):68-68
她是一个梦,一个属于旧上海纸醉金迷的梦。 她是一个谜,一个一生漂泊、结局未知的谜。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增值应用众多业务中,短信业务是出现最早,也是现在普及率最高的一项业务。随着短信增值业务消息流程的不断完善,短信增值业务将以其他增值业务无法比拟的优势,进一步促进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本文对短信增值业务作了简要介绍,对其系统结构、短信增值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在短信平台的基础上模拟实现了短信点播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