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斯坦福大学食品安全与环境研究项目小组的David Lobell及其同事在2008年2月1目的《科学》(Science)发表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认为,到2030年.在特别容易遭受与气候有关的食物短缺打击的地区名单中.南亚及南部非洲将列在首位。他们应用作物模型及气候预测对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世界上12个没有食物保障地区的作物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除非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否则.在南亚和南部非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多种作物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受到损害.尽管各作物受到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在当期《科学》上,美国加州大学Christopher C.Funk教授等发表的一则述评对农业种植者应该如何顺应气候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05,(4):19-19
鼠类似乎不爱挑食,但如果食物中缺少重要氨基酸,它们就会在进食20分钟后,弃而寻找其他食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指导这种重要的挑食行为的分子途径。该结果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弄清人类选择食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3):215-215
我们已经知道长期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对身体不健康,但是短期食用高热量食物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为会使肌肉和大脑缺少能量,让人变得懒惰和反应迟钝。科学研究研究了食用低热量食物(含有7.5%热量的脂肪)和食用高热量食物(含有55%热量的脂肪)的老鼠。食用高热量食物的老鼠的肌肉在4天内,使用氧气产生能量去运动的的能力变低,这使得他们的心脏负担加重,并且增大了体积,9天后相比于那些食用低热量食物的老鼠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走出迷宫并且犯的错误也更多,lO天高热量的食物就会造成老鼠短期的记忆力衰退并使行动困难。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学》2013,(10):43-43
汉堡王不会让人产生轻生念头,至少笔者不这么认为。海滩边的油炸饼也不会让人在木板道上破口大骂。但太多这样的食物,会容易让自己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所嫌弃。许多研究表明,吃的食物会直接影响我们身体中的感情中枢——大脑边缘系统。以下就是请尽量少吃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称老鼠也会因为错过更好的食物而感到后悔。这是首次在除人类之外的哺乳动物中发现后悔的行为。明尼苏达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条件,老鼠必须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得到食物,或者离开前往另一份食物。  相似文献   

6.
食物是怎样到达胃部的?当我们用牙齿将食物嚼烂后,舌头就会把食物推到嘴的后部,随后食物到达去往胃部的通道——食管。在那里,充当气管盖子的会厌软骨已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阻止食物因为走错路而进人肺部。于是,这些黏稠的食物便会缓缓地流进我们的胃里,整个过程要花9~13秒。接下来,胃部就能通过消化作用,将食物变成可以进入血液的化学物质,给身体提供能量了。  相似文献   

7.
补偿生长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暂时性食物短缺导致的体重发育补偿,关于其类型和机理的研究有很多。本文综述了补偿生长的类型,机制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黏菌是介于动、植物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形态各异,具有向食物聚集的特性,如果食物处于分散状态,黏菌就会在食物之间形成管道,通过管道输送养分。  相似文献   

9.
吃饱了还想吃甜食,读者中大概也有这种食欲非常旺盛的人吧!近年来,科学家对人类味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为什么会感觉到有些食物味道好,有些食物味道不好等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本文围绕日常所见的抑制不住的贪食和有人特别喜爱油腻食物的现象,介绍味觉研究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当今地球上的50多亿人口中已有13亿人经受着食物短缺、营养不良之苦。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增长(?)。21世纪怎样解决食物问题已成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科学家们已在多个方位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若干进展。 综合利用食品业废弃物 长期以来,许多研究人员一直尝试从植物性加工食品废弃物中提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体重和能量代谢的生理调节对动物适应食物短缺的作用和意义,将成年KM小鼠按自由取食量的75%和50%随机限食四周,再重喂食四周.分别测定了摄食量、基础代谢率(BMR)和脂肪含量.限食75%和50%使BMR和消化道重量显著增加,体重、胴体重、脂肪含量显著降低;重喂食后,BMR和体重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动物通过能量代谢和体重调节以适应不同程度的食物资源短缺的应激环境,通过增加身体能量贮存以增强应对食物短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续 《世界博览》2009,(15):65-68
全球变暖、食物短缺、经济危机、疫病流行……现在的人们似乎面临比过去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过去,人类只能被动地依靠自然进化来完善自我,而现在,通过不断发展的信息和生物技术,人类能够主动地战胜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3.
考虑允许缺货拖后及存在短缺效应,零售商在销售季节前和销售季节末向供应商进行两次订货,首先建立集中决策模型,并分别给出存在缺货拖后及弱短缺效应、中等以上短缺效应这两种情形下的系统最优订货策略;其次,基于主从博弈理论,建立批发价格契约模型,提出存在缺货拖后及弱短缺效应、中等短缺效应、强短缺效应这三种情形下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1种和第3种情况下,批发价格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协调,并且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对系统利润的任意分配;第2种情况下,批发价格契约不能协调供应链,引入收益共享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协调并任意分配系统的利润。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2):4-4
土豆烧牛肉:由于这两种食物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引起胃消化吸收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5.
丹尼斯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为了搜集狼的资料,他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见证了许多狼的故事。他在非洲草原就曾目睹了一个狼和鬣狗交战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那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季节,在非洲草原许多动物因为缺少水和食物而死去了。生活在这里的鬣狗和狼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狼群外出捕猎统一由狼王指挥,而鬣狗却是一窝蜂地往前冲,鬣狗仗着数量众多,常常从猎豹和狮子的嘴里抢夺食物。由于狼和鬣狗都属犬科动物,所以能够相处在同一片区域,甚至共同捕猎。可是在食物短缺的季节里,狼和鬣狗也会发生冲突。一次,为了争夺被狮子吃剩的一头野牛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搜搜     
“蜜罐子”蚂蚁 这种大肚子蚂蚁叫蜜壶蚁.它肚子这么大可不是怀宝宝了.它能把其他工蚁采来的“蚜虫蜜汁”贮存在自己大大的肚子里.等食物短缺的时候再吐出来吃,就像一个活的蜜罐子!  相似文献   

17.
《青年科学》2011,(11):55-55
日本有一种很小的蘑菇,这种蘑菇有一个特点,会慢陧地爬行,而它爬行则是在寻找食物,活动的场所大多在潮湿的大树树皮上。如果发现口味相合的食物,它便用柔软的躯体将食物缠起来,慢慢享用,“酒足饭饱”后,再次踏上新的旅途。  相似文献   

18.
《青年科学》2013,(2):66-67
食物的搭配禁忌是微博博友们最喜欢的话题,经过转载的发酵,原本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常常会造成恐慌。最近,这个话题的主角变成了火腿和酸奶。有人在网上发布,这两样食物同时吃会产生致癌物。专家指出,此说法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不小心把食物掉在地板上,是不是常常也会赶快捡起来,觉得地板看着挺干净,食物掉上去的时间不长,所以吹一吹继续吃应该没啥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维 《小学科技》2009,(9):11-11
科学家最近发现,蛇除了冬眠外,在长时间饥饿、得不到食物补充而危及生命时,它会消化掉自己心脏的一部分,用以充饥。用此法,它可在2年时间内不吃任何食物而不会死去。蛇只要吃上一顿丰盛的美餐,过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化掉的一部分心脏叉会重新长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