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陕西省清涧县地质灾害发育频繁。作者在县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县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其特征的综合分析,论述了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并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从而为清涧县地质灾害防治与区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充分分析韩城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韩城市地质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价。首先借助ArcGIS和SPSS软件,抽象出11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和5类易损性评价因子,然后分别基于K平均聚类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评价了韩城市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最后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价结果对韩城市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评价方法合理有效,与传统的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法相比,规避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操作简单,具有较高效率。该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涪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地质构造较复杂,层状地层发育.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影响下,涪陵区地质灾害十分发育.通过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初步认识了涪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最后总结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叙述了介休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总结了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规律 ,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渝北区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主要以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为主,通过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以及对已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初步认识了渝北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最后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渝北区制定灾害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广安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广安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采空区地面塌陷四种地质灾害,通过对253个地质灾害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分析,总结归纳了全区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为全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广安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采空区地面塌陷四种地质灾害,通过对253个地质灾害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分析,总结归纳了全区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为全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武都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耀乾 《甘肃科技》2004,20(9):139-141
通过对武都县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 ,对影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和暴发规律进行探讨 ,为今后地质灾害的规划治理和防灾救灾服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太原市万柏林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特征,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兴文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以及发育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内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灾害防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陕西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其中最为发育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通过对陕西省环境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点及危害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以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云南鲁甸“8.03”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基于对鲁甸县龙头山幅(G48E006006)地质灾害调查和对典型地质灾害点剖析研究,得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有如下特征:(1)震前地质灾害多以中小型浅层崩塌和滑坡为主,震后诱发了诸如甘家寨、红石岩等大型-特大型滑坡、崩塌,并且形成大量的沟谷崩滑堆积体,丰富了沟谷型泥石流的物源;(2)地质灾害集中分布于震中高烈度区域,以震中区龙头山镇最为集中,沿发震断裂带NNE-NE向构造密集发育;(3)地质灾害呈带状分布,明显受控于河流水系(牛栏江、沙坝河、龙泉河等)、公路(昭巧二级公路、沙乐公路)等线性地貌单元和线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北川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成因及诱发因素。北川县地质灾害点多,分布较广,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北川县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暴雨和人为活动的诱发是北川县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紫阳、岚皋一带是陕南山地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重灾区,随着各种工程经济活动的增强,灾害发生更加频繁,危害性更大。作者在分析区内地质环境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等特征,进而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燕子河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指示人类工程活动、断裂及地层岩性等对崩塌、滑坡的控制作用,基于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筛选出坡度、坡向、坡高、地层岩性、断裂、植被覆盖、河流侵蚀(干流、支流)、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10个评价因子,基于GIS和信息量模型,进行燕子河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和河流侵蚀是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地质灾害高危险区集中分布于燕子河干流、主要支流和公路沿线及断裂密集发育的中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6.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之一.为研究三峡库区群测群防体系的成果效益,以三峡库区兴山县为例,在掌握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发育分区的基础上,介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现状、组织机构、运行情况等.结论表明,兴山县群测群防体系效果显著,划分了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圈定了重大隐患点,提出了防灾建议和处理措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工作标准和信息化管理不健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群测群防体系,进而推广至三峡库区,为防灾减灾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大关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其中以滑坡和崩塌为主.调查与数据统计表明,滑坡多发生在第四系成因的松散土体中;崩塌多发生在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且地质构造发育的陡坎、陡崖部位;大气降雨是形成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发因素,多雨年份和每年的雨季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季节;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诱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西和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论述,初步分析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为地质灾害防治及国土整治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五指山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两种.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数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大气降雨;人为因素主要为削坡建房和道路交通建设.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地层和岩石类型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因,而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则是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外因.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工程治理、生物防治与搬迁避让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碳酸盐岩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岩溶地质灾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地质分析法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的1种基本方法,也是所有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进行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的基础.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在对碳酸盐岩发育地区岩溶发育条件及发育规律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分析法,通过对杭瑞高速公路毕都段街上隧道所揭露的岩性、构造、地形及附加岩溶发育情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岩溶发育的重点区域,并在实际开挖当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