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盐碱荒地水稻高产优质实践,浅析塔里木盆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途径,根据盐碱荒地土壤特性,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采取适期早播,合理肥水运筹,塑造合理群体结构等措施实现了盐碱荒地水稻的高产优质,从而获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杂交水稻获得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能够比常规栽培技术更高产,打破常规栽培产量停滞不前的局面。本文作者根据个人在水稻栽培方面的经验,介绍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来源、特点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3.
蒙学全 《广东科技》2014,(12):142-143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从多个方面对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洪宇 《遵义科技》2007,35(5):23-25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更新,各种育苗方式从两段育秧到早育稀植高产栽培法,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已有了一个飞跃,但是栽培优质稻的产量上只停留在550公斤左右的水平上。为了打破“优质水稻不高产,高产水稻不优质”的传统,探索优质水稻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6—1988年对山东济宁滨湖地区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的模型进行了综合试验研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滨湖地区水稻土的特点,选择了产量、效益、生态为综合目标的最优组合方案,为指导水稻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规范化的栽培和对比示范,探索水稻高产最优群体数量,寻找最佳晒田指标,为完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在我县大面积种植已有10多年历史,曾使我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但近几年来,其高产优势有所衰退,其原因一是种子纯度下降,种性退化,种子本身的高产优势逐步丧失;二是栽培措施不力,其高产优势得不到发挥。因此,提高种子纯度,建造高质量的栽培群体是恢复和提高杂交稻单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遵义科技》2006,34(1):F0002-F0002,I0001
2000年至2005年,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水稻100万亩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水稻超高产专家系统研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示范》、《玉米高产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无公害蔬菜规范栽培》、《遵玉系列高产、优质重穗型杂交玉米选育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万耀荣 《科技资讯》2014,(31):94-94
在我国,水稻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说在全世界是比较先进的。虽然袁教授的水稻杂交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是想要进一步的提高水稻产业的综合栽培技术,就需利用以科技理论为基础完善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该文将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对提高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讨论。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高产作物,强大的杂种优势和高效的C4光合途径为高产奠定了遗传生理基础。生产上要进一步发挥玉米的高产潜力,关键是要提高玉米的群体质量,走“足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思路。本文阐述了在高沙土地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和两熟制稻区杂交水稻生产实际,研究出了一套以“秧田超稀植培育超多蘖壮秧”和“大幅度减少本田栽插穴数”为技术核心的“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植栽培”新模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式能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同时可以省种,省工、降低生产成本。超稀栽培杂交稻高产的基本原理在于具有比常规多穴栽培更良好的秧苗质量,更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更突出的单茎生长优势,更发达,更具活力的根系  相似文献   

12.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水稻高产栽培理念,具有省种、省本、节水、高产、高效的优点,通过小苗移栽、单本稀植、增施有机肥、干湿交替灌溉等措施,可以达到强根促蘖、提高产量的目的.我国于2002年引进该项技术,中国水稻所、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南京农大等单位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对原来的技术体系作了较大的发展和改进,有的地方在示范中已取得了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汉台水稻种植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水稻高产栽培、绿色农业发展为目的,介绍汉台水稻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综合知识。  相似文献   

14.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及农业实际生产具有长远和现实的意义。本文从节水栽培的优点、途径及主要的栽培技术,简要阐明了节水栽培的基本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江滨分公司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北部,属长日照高寒地区,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低温冷害频繁,是影响水稻优质高产主要自然灾害。因此,抗低温、促早熟,增产,提高水稻品质是寒地水稻栽培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就水稻节水栽培现状,节水栽培的方法、技术以及节水栽培在无公害稻米生产方面的优越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阐明了水稻节水栽培能够达到费省效宏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并指出了水稻节水栽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水稻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是有效的节水方式.结合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水稻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宜大力推广这一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业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通过有机栽培,经生产加工成为安全、优质、有营养的有机大米,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能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以下笔者对有机水稻栽培技术作一些探讨,只在为当地的有机水稻生产开发提供依据,为发展有机水稻生产探索出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姜堰市白米镇白米村农民邰士明,经过六年的大胆实践和细心摸索,把当地原来几乎颗粒无收的低洼地改造成一年三熟的高产地.他采用了适合该自然环境特点的包菜一水稻一水芹菜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新模式,春栽包菜,亩产2200kg,收入2200元;夏种水稻,亩产500kg,收入1000元;秋种水芹菜,亩产8000kg,收入12800元.三熟合计亩均年收入约16000元,除去成本,亩均年纯收入约13000元.该村50多亩低洼地,采用这种高产栽培模式,每年增加收入70多万元.目前全村60多户村民已靠以该模式经营低洼地脱贫.  相似文献   

20.
翟志勇 《汉中科技》2012,(6):35-35,32
水稻是勉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丰歉关系着当地百姓的粮食安全。近年来,勉县依托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和集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农民在水稻种植上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