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评     
正大家都在看些什么?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三体Ⅲ》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  相似文献   

2.
中午,放学回家,我看了一篇《太阳会熄灭吗?》的文章,上面写着:太阳还能照亮地球50亿万年,到那时,太阳就会熄灭。我想,太阳熄灭太可怕了,到那时候,地球将会一片黑暗,人类将怎么生活呢?如果太阳变成了黑洞,把人类都吸到里面去了,那么,人类从此不就在宇宙中消失了吗?后来,我又想,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那时,有可能我们人类已经离开地球,到宇宙空间或其它星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人们可以跟星星一起玩耍,累了可以到月亮上休息,同学们可以在白云上听老师讲课……也有可能我们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一个人工太阳挂在空中,让它…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脚步,已经临近21世纪门口。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员,人类将带着种种困惑和与自然界的重重矛盾,忧心忡仲地开始进入新纪元。 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创建最多的一个世纪,也是破坏最大、损失最重的一个世纪。在过去近百年中,战争与和平、光明与黑暗、科学与愚昧、文明与野蛮等一系列截然对立的人类行为和反差极大的  相似文献   

4.
<正>正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开普勒186f号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了一些希望,但是,它真的是地球的堂兄弟吗?让我们一起去探寻。繁星当空,仰首苍穹,一道白练般的银河横亘天际,星座们述说着宇宙的故事,我们忍不住斗胆问苍天:苍茫浩宇,可有亲朋?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问这个问题,宇宙之中除了星辰以外,还有生物吗?有没有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宇宙没有回  相似文献   

5.
智商的误区     
许多生物学家都会同意,人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类人猿和海豚也有一定的智能,不过与人类的智能相比,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找不到有其他的生物像人类一样,智力在生活中占了主宰地位。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斗智而非斗勇。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人造太阳”看起来像个菠萝,法国的像个水杯……说什么呢?我们的太阳50亿年后就要熄灭了。到时候,还不得各国的“人造太阳”轮番上天提供光和热?假如太阳熄灭了,人类还会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吗?会有另一颗太阳出现吗?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快来看同学们的超级想象吧!  相似文献   

7.
文远 《少儿科技》2011,(2):11-12
《2012》曾风靡一时,引发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无限猜想;《阿凡达》则告诉地球人,开发新的栖息地才是硬道理!在辽阔、神秘的宇宙中,会不会有像地球一样的行星存在?天文学家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推测,认为存在"第二个地球",甚至第三个、第四个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它们像地球一样,有生命存活的自然条件。只不过,这些行星尚处在遥远的宇宙空间,仅以目前的观测设备很难发现它们。  相似文献   

8.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文明世界?除了地球上的人类,宇宙其他星体上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科学家推测,在宇宙其他星体上是有生命的。为了验证这些推测,各国科学家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工作,不少国家还为此建立了一些官方的和民间的团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可以像鸟儿那样在天空自由翱翔,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了探索神秘、广袤的宇宙,1961年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正式升空。然而,太空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太空旅行时,宇航员的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呢?如果宇航员病了,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正说到外星人,几乎每个人都会很感兴趣。大家都很关心外星人在哪儿,长啥样,如何联系到它们。我们该如何与之交流?是像《三体》中那样"不要回答",还是友好地"say hello"?外星人不仅在科幻作品中大量出现,也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地球上为何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生命?是否与地球生命息息相关?为了探究这些未解之谜,我们努力寻找宇宙中的各种生命,以及生命的组成物质。寻找外星生命,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宇宙。遥望太阳系中那些色彩斑斓的星球,人们曾经认为,太阳系也许是一个遍布生命的伊甸园。他们坚信,火星人在火星上修筑了运河,建立了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治理光污染的法律体系,很多地区针对光污染问题采取强制性措施。专家表示:只要人类共同努力,便可使光污染大大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于是,有人构想建立暗夜保护区。1988年,国际暗夜协会成立,致力于守护地球上群星闪烁的美丽夜景。创建暗夜  相似文献   

12.
<正>叮咚……地球家的门铃响了。"您好,地球女士!我是宇宙警察,银河系警察局太阳系社区的片警。请问人类是您的孩子吧?"地球点了点头,于是宇宙警察就拿出一卷长长的纸单,念了起来:"我们接到您的邻居——月球——的投诉,对方说您的孩子打搅了她的生活,甚至给她造成了伤害。经过调查,我们认为投诉内容属实。这是我们的调查结果,现在需要您逐项确认并在罚单上签字。"  相似文献   

13.
正仰望星空,你看到的满天繁星可不是宇宙现在的模样,而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景象!由于距离太过遥远,星星的光芒即使以光速传播,也要历经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人们现在看到的其实都是星星的远古模样。是不是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同样的道理,假如此时此刻在距离地球6600万光年的某处观察地球,也许就能"穿越时空"般地看到远古的恐龙了!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们特意请来前连载漫画角色——外星人小β,看看这位太空冒险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吧。小β:"这个嘛,在宇宙中看地球,靠的都是地球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而这种程度的反射光在太阳系边缘(距离地球大约74亿千  相似文献   

14.
正A: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但理论上确实是可能的。人类现在当然没有办法把镜子放到天文距离上,即使可以到达也很难造出足以清晰反射地球事件的巨大镜子。但在天文观测中,研究者确实可能看到同一个事件反复发生。这要归功于引力透镜效应。所谓引力透镜,就是遥远宇宙中的天体发出的光线被引力场弯折的现象。如右图所示,宇宙深处的星系发出的光线被路径上的一个星系团(或星系)的引力场弯曲了,分成两路来到地球。这样,地球上的观测者就能看到同一个天体的两个像。容易想象,这两条不同的路线上,光走过的实际距离是不同的。因此,  相似文献   

15.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是否存在着像我们一样适合生物存在的星球?相信这一问题一直萦绕在持续对外太空努力探索的科学家的脑海之中。月球应该是人类最早关注的星球,因为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1609年伽利略利用自制望远镜遥望月球,看到了与地球十分相似的山峦和沟谷。而到了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  相似文献   

16.
<正>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可是神没说,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让人类走出黑暗恐惧,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现代社会的光污染。  相似文献   

17.
地球无线电波苦寻外星文明 自1900年人类发明了无线电,研究人员就会不时探测到无法解释的电波信号,让人不得不去思考,这是否是来自其他星球的生命体.时至20世纪60年代,人类的地外探测器显示,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并不适合繁衍先进文明,但银河系外的其他星系或许仍存有希望.  相似文献   

18.
梁祖霞 《科技潮》2000,(10):62-63
近代以来,由于学者的努力,生命科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崛起,使得人类能深入到分子水平来认识问题和研究问题。尽管如此,但生命科学的未知世界却依然广阔,每一个新的进展都会引出新的疑问。1、生命起源之谜。最早的生命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来自于“宇宙胚种”;还有的人则认为起源于化学物质。当然,即使第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也只是把问题从地球推广到宇宙。其实,“宇宙胚种”归根到底只能起源于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科幻界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的英文版将于2014年10月开始,陆续在美国出版发行。《三体》三部曲是一部想象中的未来史诗,以恢弘大气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天才之作”,堪称现今国内科幻文学的巅峰,其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视野,足以与世界其他国家杰出的科幻作品相媲美。此次英文版在美国上市,无疑释放出重磅信号,标志着中国长篇科幻作品开始进入国际视野(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23,(6):54-55
<正>你认为宇宙中诞生我们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是一个奇迹吗?我们生活的宇宙中,仅可观测范围(光在宇宙138亿年的年龄中抵达地球的范围)内就存在数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中都有数千亿颗恒星,而数不胜数的恒星周围又诞生了行星。既然存在如此庞大数量的星体,那么,存在像地球一样生活着智慧生命的行星似乎也不奇怪。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