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卫星遥感资料在湛江港风暴潮漫滩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风暴潮漫滩计算缺乏潮间带地形和漫滩资料的困难,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资料的风暴潮漫滩计算方法:选取不同潮位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淹水线,将遥感淹水线近似作为等高程线估算潮间带地形,作各遥感淹水线对应时刻的漫滩数值模拟,订正估算的地形,得到潮间带地形资料;将遥感淹水线推算的潮间带地形用于风暴潮模式,作风暴潮漫滩计算,并将遥感淹水线作为漫滩资料,检验计算结果.利用该方法,采用卫星遥感资料作了9615号台风在湛江港风暴潮漫滩的计算和检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漫滩面积与遥感图像误差平均为11.5%,采用该方法进行风暴潮过程的漫滩计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福建省地形高程资料以及2018—2020年汛期期间的站点逐小时降雨数据,基于ArcGIS平台获取福建省地形地貌特点以及汛期时段内降雨量的总体分布特征,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山区区域降雨实测站点.在此基础上,通过Γ分布函数及地形因子与降雨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山区区域的小时降雨情况概率分布特征及地形因子对降雨的影响系数矩阵...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资料等对2009年8月17-18日山东省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地形影响理论对这次降水过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这次暴雨主要发生西风槽东移、副高南撤的副高西北侧边缘.2)这次暴雨过程具有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暴雨范围大且集中和强降水时段集中的显著特点.3)强盛的偏南气流是这次暴雨发生的主要因素.4)山东"8.17"特大暴雨降水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形影响特征,山东地区复杂山地地形对降水有显著增幅作用和对对流系统传播的阻碍作用.5)地形影响气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山东"8.17"特大暴雨降水分布.6)费县特殊地形对特大暴雨有很大贡献.关注地形作用对预报强降水及其分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卫星遥感资料在潮间带地形和漫滩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计算潮间带地形和漫滩的方法:选取一组不同潮位的卫星遥感图像,提取潮间带遥感淹水线,由遥感淹水线和数值模式结合推算潮间带地形,将推算的地形用于海水漫滩计算,并用遥感淹水线检验漫滩计算结果.利用该方法,由Landsat 卫星图像提取了我国湛江港潮间带淹水线信息,计算了湛江港潮间带地形和漫滩.  相似文献   

5.
李君  曹琼辉 《科技资讯》2011,(18):146-147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ERMOD,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资料分析与模拟计算,研究了伊犁冬季NO2随地形复杂程度不同的扩散特点,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复杂地形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研究分析,对复杂地形上大气污染物扩散以及湍流风场的研究分别作了介绍,同时列出了求解湍流风场和污染物扩散的基本方程组,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SPOT卫星资料在水深信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卫星遥感资料的特点,结合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地表水体作的光谱测量分布成果,对SPOT卫星多波段图像资料提供的安徽省安庆地区的武昌湖水下地形和水深信息,利用ERDASIMAGINE图像分析处理软件、获取该湖的水下地形分布图,并与准同步实测的水下地形的高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水深遥感信息的定量模式,结果表明:具有高分辨率的SPOT卫星资料在水下地形高程数据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能够快  相似文献   

7.
改进型新安江模型利用双抛物线型曲线来描述流域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分布及进行产流计算,双抛物线型曲线有一种内在结构,能够利用同一组参数对流域空间上同时存在的多种土壤水分模式进行描述,然而,这一曲线为统计积分表达式,需要利用流域降雨径流观测资料通过最优率定来确定.传统的TOPMODEL模型利用湿润指数或土壤一地形指数,对流域内每一点的土壤水分进行预测.然而,TOPMODEL模犁假定整个流域处于稳定状态,且地下水位与地面平行.这种简化处理使得TOPMODEL模型并不适用于流域每一点,本文结合新安江模型双抛物线型曲线和TOPMODEL型湿度指数,充分利用流域降雨径流观测资料和分布式地形数据.对不同的土壤水分模式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双桥流域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确定,研究得出了该流域划分TOPMODEL模犁适用范围的湿度指数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作者设计的计算复杂地形下大气污染物长期平均浓度的有限差分模式.模式输入资料为风速风向和稳定度的联合频率、源资料、GTOP30(30 s地形资料,可免费获得)地形资料,比高斯模式只增加使用了GTOP30地形资料.用该模式计算了古交2005年二氧化硫(SO2)的地面浓度分布.结果表明,运行时间可以接受,算例用时2.5 min.得到的浓度分布与直观认识一致.对比监测值,显示计算值与监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重磁电震资料联合反演黔中隆起物性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黔中隆起区地形和构造复杂,地震勘探难度大,资料品质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利用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通过联合反演来重点解决研究区下古生界目的层的分布及基本构造特征.在物性研究基础上,建立该区基本的物理一地质模型.利用MT与地震资料的模拟退火约束同步反演技术,对黔中隆起实际采集的MT资料和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结合重磁力资料进行了顺序反演和综合解释,确定了该区基本的速度、电性、密度和磁性结构,为构造研究提供了全面和可靠的依据,证明了联合反演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 FNL全球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从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13年6月30日-7月1日内蒙古阴山南部地区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通过WRF3.3.1模式对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来探讨地形诱发的重力波拖曳(OGWD)效应对降雨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地形重力波拖曳效应使得地形降水没有随重力波的传播而向北发展,而是在阴山南部停滞,导致了此次阴山南部的强降水过程.引入OGWD参数化方案后,WRF3.3.1模式在降水落区、暴雨中心位置及强度方面的模拟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模拟结果与实况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陨石有机物的存在,客观地说明了星体在弥漫态到凝聚态的变化过程中,其内部产生合成复杂有机物的事实。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实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陨石化学随之发展起来,在陨落地表的某些陨石(主要是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有多种氨基酸和烃类化合物等复杂的有机物存在。这些有机物多包藏在陨石物质的内部,在坠落地表的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并没有完全烧失。这一发现很快为生命起源的探索者们所重视。笔者认为,陨石有机物的存在并不能代表泛宇宙意义,即不能说明宇宙中(主要指星际空间)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天文学、地球固体潮及地球动力学理论出发,讨论了地球潮汐对高精度天文测量的影响,并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行业对高锰钢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不少企业开发了这一产品。然而由于缺乏生产高锰钢铸件的实际经验和必要的理论知识而遇到了不少困难。鉴于此,本文就稀土改善高锰钢机械性能的机理、稀土在高锰钢铸件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和生产高锰钢铸件的工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证明,地球半径R的有限性将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单摆周期与地球半径R有关;通常的周期公式仅仅是R为无限大时的理想情况.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地球膨胀阶段的地球表面积、体积、半径等参数的改变量计算方法,对如何根据实际资料求取地球膨胀的数值等技术手段作出说明,列出相关计算公式。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地球膨胀阶段划分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地球的膨胀可划分为:表面积扩充阶段、体积扩充阶段、岩浆外溢量持续增大阶段、岩浆外溢量持续减小阶段、地球收缩阶段等。地球的膨胀过程既不是半径一概增大的过程,也非单调减小的过程,而是一种受周期性函数作用力控制,地球半径在“增加—减小—增加—减小”的循环往复中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地球的有核结构和中心热源所形成的温度梯度场,决定了核幔界面内为正电荷,外为负电荷.由于地磁场的梯度效应,使自由电子趋于弱磁空间,地球电荷分布进一步定域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南冷石坑崆山体黄化土壤的研究结果,认为中亚热带山地黄化土壤可划分为典型准黄壤、表潜准黄壤、薄层准黄壤、生草准黄壤、粘淀黄壤和表蚀准黄壤六个亚类。  相似文献   

18.
地球自转对大气海洋运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球自转的年际变化和异常变化,说明它们与热带太平洋的大气、海洋大尺度范围的年际变化——厄尔尼诺(ElNio)事件相当一致,而地球自转的异常变慢稍迟后于厄尔尼诺事件.可能由于伴随着厄尔尼诺事件大气角动量异常增加,引起了地球自转的变慢.可用天文测时资料的归算,监视日长年际变化的极小值,来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物理学与立体几何的原理出发,利用图解的方式把物体水魂在地球坐标中的偏转轨迹形象地表示出来。文章先交待物体水平运行牟偏转现象与规律,接着从不自轩的地球看物体水平运动,再到在旋转的地球上看物体的水平魂,由浅入深,对物质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作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考虑各向异性的土工结构物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用共振柱研究小应变动剪切模量的各向异性问题,然后阐述了在土工结构动力分析中如何考虑土动力变形特性的各向异性,最后给出了考虑土动力变形特性各向异性动力分析的实例计算结果,并与通常假定土动力变形特性为各向同性的动力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很强各向异性的土工结构物和地基,当需要考虑垂直向振动时目前所用把土动力变形特性假定成各向同性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偏于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