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一、杂交组合单季品比试验为了鉴定杂交水稻不同组合的优势及作早季栽培的生育期表现,我所就从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引入的19个杂交组合进行产量比较试验。1.试验概况组合:二九南 A×(5450×72—11),V20A×IR26,珍汕97A×IR26等19个组合。对照品种为广陆矮4号。小区面积0.1亩,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栽培情况:播种期4月2日,移栽期5月4日,插植密度7×5寸,单本(不包括分蘖苗),对照广陆矮4号为5×4寸,多本。基肥:草子1000斤/亩,鸡粪10担/亩,饼肥100斤/亩。面  相似文献   

2.
在杂交水稻汕优6号制种过程中,由于父、母本开花习性的不同,常常出现花期相遇而花时不遇的现象,从而影响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为此,我校于1977年和1978年在汕优6号秋季制种中,对母本珍汕97A和父本IR26的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并于1978年进行了在母本上喷施保温剂的花时调节试验。 1.1978年9月3日我们在父、母本中各随机抽取10丛稻,经观察记载,珍汕97A从见穗至齐穗的平均历期为9.8天,比IR26长2天左右。另外又随机抽取20个稻穗,观察到,珍汕97A每一个穗的始花至终花平均历期为9.1天,约比IR26长1天左右。说明珍汕  相似文献   

3.
SSR标记对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500多对SSR标记对广陆矮4号、珍汕97B、佳辐占、明恢86和明恢63 5个籼稻亲本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佳辐占与明恢63、明恢86、珍汕97B和广陆矮4号之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78.1%、76.1%、72.8%和71.7%.相对而言,其相似系数越小,遗传距离越大,因此利用佳辐占与这些品种组配较有希望选育出品质优良、综合优势明显的新品系.同时研究表明,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0 cM或小于10 cM时,分析所得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5.
新质源水稻雄性不育系马协A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协A和珍汕97A与13个水稻品系杂交,对两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协A和珍汕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它们与丛广41B、密阳23的杂产后代表现对基因的分离规律,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表现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性测验表明两的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马协A和珍汕97A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6.
“庆元2号”系我县1970年用高山农家品种“乌谷”与“珍汕”杂交,再用“珍汕”回交,经5年9个世代的选育,于1975年定型的一个中熟偏早类型的早籼新品种。1976年在海拔350~1040公尺等不同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社队试种,结果,群众一致反映,“庆元2号”抗低温力强,抗稻瘟病力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适应性广,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崖城地区杂交水稻制种适宜扬花期是3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佳扬花期是4月5日至5月上旬。汕优6号制种中 IR26(父本)适宜播种期是11月12日至翌年1月30日,它的最佳播种期是12月7日至翌年1月—5日,在 IR26秧苗8.5片叶左右时播种珍汕97A(母本)为宜。但是,确定播种期除了根据最佳扬花期之外,还必须注意四个问题:(1)制种田的水利条件;(2)制种田与周围稻田不同品种之间的花期应错开;(3)亲本种子贮存的时间长短;(4)病虫发生为害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去年,奉化县杨村公社马头大队,学习外地经验,在十四亩连晚秧田中,套种“汕优6号”杂交水稻,获得增产,一般亩产都在600斤以上,高的一块达到652斤。对于此项技术,群众概括为“增、早、省”三字。增,就是增加了产量。采用连晚秧田套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取得进展,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杂种种子卓有成效。为了进一步寻找更大的强优组合,充分了解杂种植株的各种生物学特性,为杂种的合理栽培提供依据,我们开展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一、实验方法由于矮化育种是现代农业栽培技术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选取了几个具有“矮因”的品种(矮脚南特;矮仔占、广陆矮4号、广矮六号;低脚乌尖、IR24;矮种水田谷,窄叶青;辐包矮,钢枝占和可能含有“矮因”的蓝贝利)作为杂交的主要亲本,分别进行早稻×晚稻、早稻×早稻、晚稻×晚稻,矮秆品种×矮秆品种,矮秆品种×高秆品种等杂交组合配对。此外还用抗病品种如脱脱普、夜花占、杜子籼、鸡对伦为亲本,以增加杂种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二年,嵊县农科所对“春大豆—汕优6号制种”耕作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田制种比麦田制种省肥,而且能提高制种产量。春大豆品种为“菲斯克”,4月2日播种,7月6日成熟,亩产290斤。“珍汕97”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用日本种梨幸水为母本,杂种一代6号(杭青×新世纪)为父本杂交所获得的新一代选育出一种早梨新品种,取名为翠冠。1997年通过省主管部门品种认定,现已在南方、华东等地推广。  相似文献   

12.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远恢2号"与"Y58S"测交配组而成的强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2009年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参加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示范、品比,产量均排名第一,被袁隆平院士确定为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首选苗头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所驻井岗山大队蔬菜基点的同志与贫下中农一起于1969年开始进行番茄杂交组合的研究,选出了“北京早红”ד粤农2号”,“北京早红”ד满丝”,“北京早红”ד东州24号”三个杂交组合(以下简称北×粤、北×满、北×东),1970年多点试种结果,杂种番茄产量比当地栽培品种“北京早红”、“长箕大红”增产1~5倍,深曼群众欢迎。1972年试种面积扩大到412亩,杭州郊区种植30亩北×粤、北×满,平均亩产11000斤。其中3亩北×粤亩产高达14130斤。此外,据井岗山9队试验,杂种番茄较亲本增产26.5~66.7%,尤以北×粤、粤×北的绝对产量与增产百分比表现最高,北×满、北×东、东×北次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杂交早稻新组合威优242在我省正季栽培的生育期,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威优242的生育期比当前生产上的主栽组合品种威优49和鄂早6号明显提早,产量与威优49相近;但比鄂早6号显著增产,很适合在我省三熟制双季稻区作“油菜—早杂—晚杂”等新的栽培模式的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5.
选取 2 3个品种 (系 )及 8个杂交组合F1的幼胚作为供试材料 ,取 12~ 16日龄的幼胚接种在附加 2 ,4 -D2 0mg/L和 6 -BA 1 0mg/L的MS培养基上 ,诱导 3~ 5d后所有供试材料都具有愈伤组织。筛选出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 :MS +2 ,4 -D 4 0mg/L +NAA 0 5mg/L +LH 5 0 0mg/L +0 5 %蔗糖 +0 85 %琼脂 ;大穗 2、昌乐 2号、抗锈 2 0 4、品系 38等材料愈伤组织生长较好。植株再生适宜的培养基为 1/2MS +NAA 0 5mg/L +6 -BA0 5mg/L +0 3%蔗糖 +0 85 %琼脂。抗锈 2 0 4、昌乐 2号、优 2 6 5 /昌乐 2号、优 2 6 5 /京选 6号、优 2 6 5 /有芒白 4号等 5个供试材料分化率较高 ;杂交胚与常规品种比较 ,幼苗分化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水稻广陆矮4号与杂交水稻杂优1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广陆矮4号和杂交水稻杂优1号2个不同品种水稻前中期和正中期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的臂长、臂比和形态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广陆矮4号水稻的核型公式:2n=2x=24=16m+8sm,杂交水稻杂优1号的核型公式:2n=2z=24=18m+6sm.同时结合G-显带技术,对2种水稻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G-显带区别较大。说明水稻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变异.  相似文献   

17.
被浙江省科委列入“百万亩高产示范项目”的汕优10号、协优46号水稻杂交组合,继1989年全省推广31.6万亩的基础上,去年一下子推广到245万亩,占全省杂交晚稻总面积的26.5%。这显示出这个水稻杂交组合的强大优势,行家们认为,这个组合将是浙江省汕优6号的理想接班组合。浙江省自推广杂交水稻以来,一直以汕优6号当家,但是随着推广年限的延长,品种抗性下降,产量不稳,然而近几年示范推广的新品种汕优10号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当前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不育系存在的质源单一、柱头外露率低等问题,从1984年开始,在引进[29615×(汕 B×IR26))B_2F_0成对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七代成对回交、选育试验,结果培育出一个新的长柱头不育系——海 A,经大量镜检证明,海 A 的花粉典败,不育特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率均达100%。海 A 的生育期适中,植株形态和经济性状较为优异。开花习性良好,柱头外露率高,利于繁、制种夺高产。  相似文献   

19.
SOD活性和Vit C含量的变化与杂交水稻叶片抗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水稻威优 35、威优 49及其父本插秧后第 2 4天测定其叶片SOD活性 ,并在抽穗期对其叶片SOD活性及VitC的含量从始穗起每隔 4天测定一次 ;试验结果表明 :自始穗期第 4天到第 12天 ,杂交水稻威优 49的叶片SOD活性明显低于其他抗早衰品种 ,而始穗第 4天到第 8天威优 49叶片VitC含量高于抗早衰品种威优 35 ,随后VitC呈下降趋势 ,说明生育期末杂交水稻叶片的SOD及VitC水平变化与抗早衰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重庆涪陵稻区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叶鞘腐败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真菌病害.2004—2007年在重庆涪陵稻区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晚、分蘖期雨水过多、种植密度大、氮肥过多均有利于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水稻的品种、栽培制度和田间长势对该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经田间试验测定,西农优7号、宜香9303、Q优6号和川香稻5号对叶鞘腐败病表现高度抗病性;25%施保克乳油和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叶鞘腐败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同时还确定了药剂使用浓度和最佳试药时期,为有效地控制水稻叶鞘腐败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