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晋 《太原科技》2003,(6):22-22,24
从分析工业建筑的个性与共性入手,论述了建筑专业应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主体专业,个性和共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必须并重。对工业建筑而言,既要把握工业建筑设计中工艺的特殊需要,又要把握工业建筑中人对空间的共性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入手,就当今建筑界中,注重的建筑艺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建筑开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论述为了建筑的创新,要赋予建筑以现代内容和民族气息,并注重传统风格在新建筑中的继承。  相似文献   

4.
依据对中国传统建筑防风设计思想与方法的研究,从总体规划、场地设计、建筑形式、谇形变化、构造与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八点可资借鉴之处,对当代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设计产生的背景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对地球村的环境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甚至引起了全球的生态危机。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21世纪将困扰人类的几大问题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资源枯竭,人口过多,大气污染,土地退化及沙漠化,海洋环境恶化,人体健康恶化。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成千上万人病亡。例如:英国伦敦"雾都"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  相似文献   

6.
郝建国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1):64-64,16
建筑语言应该是存在的,否则建筑艺术就无法发展,在每个历史时期,建筑语言都呈现出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四个层面向读者介绍了建筑语言的客现存在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欧建筑流派及其审美价值直接间接地渗透和影响着我国近代、当代及末来的建筑。我们应立足国情,谨慎对待,努力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8.
建筑的未来     
建筑既是人类生活的"容器",更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人应关心眼前建筑,也应关心建筑的未来--绿色全球地方建筑。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变化、过渡和回归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以下4个主要特征。1.从局部、缓慢变化走向全方位、加速变化。首先,过去的变化多是连续性的,而现在的变化则往往像三级跳一样是间断性的。因此,人们不能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行事。其次,过去的变化多是局域性的,而现在的变化则是波及性的,常常会波及其他领域。因此,人们需要广泛的知识,不能抱守自己的专长。第三,过去的变化多是匀速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建筑规划设计突出教育功能基础上,讨论了高校建筑规划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技术观,高校建筑规划设计对校园和教学的作用,高校建筑规划设计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最后研究了高校建筑规划设计包容东西文化和传承历史脉流。  相似文献   

10.
各个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建筑样式的出现,它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在当今世界现代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将民族建筑符号化、抽象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等将民族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满足现代人们由于长期文化归属感缺失带来的精神回归需求。  相似文献   

11.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筑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是否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创作的成败,文中提出了建筑设计中主要应考虑的抗震问题,说明了好的建筑必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建筑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反思 与总结的必要性,以及反思与总结的内容和方法。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建筑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住宅和高层办公建筑设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纪念性建筑     
结合中外纪念性建筑实例,从建筑哲学的角度论述了纪念性建筑的历史沿革、类型及特征等,指出了我国纪念性建筑设计上的主要问题;把握纪念性建筑环境的直觉、经验、先验及移情,是创作纪念性建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苏展  韩霜 《科技信息》2010,(9):344-344
中国的建筑史既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专业史,也是一部绚丽灿烂的文化艺术史,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主要提出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和结构的关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应具有的素质,以及彼此在设计中如何做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6.
邓旋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4):165-166
本文调述了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提出了绿色生态建筑的小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抗震设计问题,如: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要有利于建筑抗震。并结合震害,论述了建筑体型简单对称、平面和竖向布置中质量与刚度分布均匀协调对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校园建筑信息的特征及分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校园网环境下,校园建筑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及新的管理模式,并就相关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朱念德 《甘肃科技》1998,14(5):11-13
通信在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难以估量的,特别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人类社会。电气通信是利用电或电子设施来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一种过程。电信科学是在物理学、电子学、化学、无线电工程学等取得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一百五十年前出现了电报,一百年前又发明了电话,这就克服了信息传送在距离方面的障碍,同时也极大地加快了传送速度,提高了准确性。在最近几十年内,随着光学和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又发明了光纤通信。这些,都使电信科学成为整个科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一些国外建筑事务所也纷纷来中国“抢滩”。中国建筑界的危机在于:尚不能直接主持重点工程,一般是充当配角和合作者;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缺乏综合的科学论证,一些大城市正在成为外国建筑师的畸型建筑试验场;不重人居环境,轻经济、适用原则,片面追求新、奇。文章强调,建筑及城市规划与功能、经济、技术、环境等息息相关,是开放的巨系统,因此要遵循建筑的基本原则,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融合为一体,须考虑更多的建筑要素;既要把握全球化趋势,更应注意地区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代建筑师的基本要素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自身专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