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氮氧自由基是近年来广为推荐的类脂物抗氧化剂,合成材料的抗老剂。它们还被用作一系列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生物膜、核酸等的新型自旋标记物。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氮氧自由基还能有效的抑制烯烃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可作高效阻聚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为基础树脂,丙烯酸单体(AA)为改性剂,合成了溶剂型环氧丙烯酸树脂(EA),探讨合成工艺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和阻聚剂的加入量对丙烯酸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95 ℃,反应时间4 h,催化剂和阻聚剂的加入量与E-44量之比分别为1.0%和0.075%(wt%)时,丙烯酸单体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在此基础上,通过顺丁烯二酸酐(MA) 与环氧丙烯酸树脂(EA)上的羟基反应,在EA上引入了羧基亲水性基团,制备了水溶性环氧丙烯酸树脂(EB)。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中间产物EA和目的产物EB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证实了AA与E-44开环酯化反应生成了EA,以及MA与EA上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EB。  相似文献   

3.
氮氧自由基光阻聚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文中简单地介绍了新型光阻聚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特点、合成路线、结构测试以及阻聚原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热引发共聚反应的条件,主要探讨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配比、转化率、吸水率、分子量以及反应液中阻聚剂O2是否除去对聚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含量为20%、单体配比AM/AA为3/2、聚合时间为3h时,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热引发聚合的聚合率和吸水率都较高,聚合产物分子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及其钠盐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不通氮气及不除去丙烯酸中阻聚剂的新工艺,通过接枝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文章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该产品进行了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该新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蒸馏水率为1 060g/g。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实验表明,磷钨酸作为催化剂时产率较好,产品纯度较高,催化剂的加入量约占总反应物料的2%较适宜;以对苯二酚和吩噻嗪按等质量比复配而成的复合体系为阻聚剂时,有效地阻止了该反应中的聚合副反应,复合阻聚剂加入量为0.8%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β-丙烯酰氧基丙酸甲氧基乙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β-丙烯酰氧基丙酸,然后再与乙二醇单甲醚反应,得到β-丙烯酰氧基丙酸甲氧基乙酯.讨论了不同影响因素如阻聚剂、脱水剂和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以及转化率的影响;分别用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表征了产物,同时用液相色谱分析了产物的含量;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该单体的聚合物,并用DSC测定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选择阻聚剂对苯二酚、脱水剂苯有利于合成反应,体系转化率高;所合成单体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4 ℃.  相似文献   

8.
光聚合丝印胶的感光及成像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耐水型光聚合丝印感光胶的制备方法 ,讨论了成膜剂、活性单体、阻聚剂等对感光胶感光成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合适的活性单体及成膜剂可以显著地提高感光胶的感光及成像性能。酚类阻聚剂能使感光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李勇  杨帆  俞燕龙  王晓华 《甘肃科技》2010,26(22):28-31
针对兰州石化公司丙烯酸装置丙烯酸酯化工艺过程,由于在发生酯化反应时容易发生自聚,故在进行酯化反应时需加入阻聚剂。采用反应精馏装置模拟丙烯酸装置丙烯酸酯化工艺过程,并配置与工业装置相同浓度的阻聚剂溶液,从反应精馏装置填料塔上部回流线加入(连续抽真空)。选用丙烯酸丁酯第一酯化反应器反应条件为实验条件,对复合阻聚剂进行动态评价。复合阻聚剂采用对苯二酚为主配方,分别用ZJ-Z01、ZJ-705、MQ、PZ与其复配成二元、三元复合阻聚剂。用反应精馏装置对丙烯酸丁酯酯化工艺阻聚剂进行详细的评价,得出了阻聚剂的较佳使用条件:二元阻聚剂为HQ+ZJ-701,浓度为0.040%;三元复合阻聚剂为HQ+ZJ-701+ZJ-705,浓度为0.045%。通过对丙烯酸丁酯阻聚剂的动态评价,详细阐述了阻聚剂的评价方法,为装置引进新型阻聚剂搭建了实验室评价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β-丙烯酰氧基丙酸,然后再与乙二醇单甲醚反应,得到β-丙烯酰氧基丙酸甲氧基乙酯.讨论了不同影响因素如阻聚剂、脱水剂和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以及转化率的影响;分别用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表征了产物,同时用液相色谱分析了产物的含量;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该单体的聚合物,并用DSC测定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选择阻聚剂对苯二酚、脱水剂苯有利于合成反应,体系转化率高;所合成单体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4 ℃.  相似文献   

11.
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 以低密度聚乙烯 (LDPE)膜为基膜,研究了不同单体的光接枝聚合反应及交联反应,并用称重法测定了聚合体系单体的转化率、接枝效率以及膜的交联度。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很难进行光接枝聚合反应 (接枝效率为0) ;丙烯酸的单体转化率最高 (>80 %) ;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的接枝效率较高 (可达到95%)。测定了接枝后LDPE膜的交联程度 ,当丙烯腈、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及丙烯酰胺作为单体时 ,LDPE膜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交联 (交联度>30 % )。观察反应结束后的LDPE复合膜,发现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作单体时较难分离。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系利用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具有使激发态能量粹灭,捕获自由基等功能,来考察对甲基丙烯酸的阻聚效果。实验表明,无论是单组份或复组份都具有优良的阻聚效果。为甲基丙烯酸找到了一种新型非金属盐高效阻聚剂。并进行了制备工作,经红外、质谱、气相色谱等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丙烯酸及酯相关的国内外最新专利生产技术,包括催化剂的载体、反应器的构造、阻聚剂的使用以及各种精制分离、后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液晶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激光防护器件,器件中的液晶高分子以螺旋结构方式排列,可以有效控制反射无偏振激光. 本工作中详细介绍了液晶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器件制作的过程工艺,关键材料:非手性单体、手性单体、手性掺杂剂、阻聚剂、光引发剂等的配比对器件光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接辐射法制备了聚乙烯-丙烯酸接枝物,结果表明,以摩尔盐为阻聚剂,可有效抑制均聚合并得到较高的接枝率。加入硫酸可促进接枝反应,并证明硫酸有利于体系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有很大影响,采用外分析证明了接枝物的存在,电镜分析表明接枝链在接枝物中的分布很均匀。  相似文献   

16.
用^60Coγ射线研究了丙烯酸在聚短纤维织物上的辐射接枝共聚反应。探索了单体浓度,辐射剂量,阻聚剂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并且测试了所得接枝物的吸湿性,染色性和物理机械性能。随着接枝率的大幅提高,纤维织物的吸湿性和染色性有明显的提高,但纤维织物的机械性能将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新型化工材料高吸水性树脂脂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以丙烯酸采用反相悬浮合成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为例,研究了反应单体浓度、丙烯酸中和度、溶剂及反应温度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低热封包装材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包装材料,制备低热封丙烯酸乳液涂层材料.通过考察聚合工艺,调节单体比例、乳化剂、引发剂及其用量,测定乳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作为乳化剂,其适中的质量分数为0.5%,以质量分数为0.5%的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软硬单体按质量比为1∶1混合,进一步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所制备的乳液稳定性较好,成膜性优异,热封强度达到2.64 N/cm,大大超过现有市场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辐射法制备了聚乙烯-丙烯酸接枝物.结果表明,以摩尔盐为阻聚剂,可有效抑制均聚合并得到较高的接枝率.加入硫酸可促进接枝反应,并证明硫酸有利于体系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有很大影响、采用红外分析证明了接技物的存在,电镜分析表明接枝链在接枝物中的分布很均匀.  相似文献   

20.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酸值测定和FT-IR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为8.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