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IMBR投加活性炭处理屠宰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MBR处理屠宰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cr、BOD5、NH3-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IMBR对CODcr、BOD5和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5.45%、95.9%和89.97%,出水CODcr约为49.7 mg·L-1,NH3-N基本在10 mg·L-1以下,分别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和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IMBR处理屠宰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cr、BOD5、NH3-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IMBR对CODcr、BOD5和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5.45%、95.9%和89.97%,出水CODcr约为49.7mg&#183;L^-1,NH3-N基本在10mg&#183;L^-1以下,分别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和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PAC-S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AC-SBR组合工艺处理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该工艺对CODcr, BOD,NH3-N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Cr,BOD5,NH3-N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9.45%,93.21%,80.77%.其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的Ⅱ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入炉渣前后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用了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的餐饮废水,CODcr、NH4+-N、TP去除率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明显改善.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对餐饮废水中CODcr、NH4+-N、TP的去除率分别达85.3~91.2%、59.6~68.2%、80.2~87.8%,出水中CODcr、NH4+-N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因此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的效果是相当好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投加改性硅藻土的物化反应与MBR的组合系统处理高盐度蜜饯水,研究了改性硅藻土投加量对Cl-去除率的变化和MLSS、HRT因素对MBR中CODcr和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度的蜜饯废水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SBR工艺处理有机物含量低、氨氮含量高的城市污水,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试验水样平均进水水质为CODcr=197mg/L;BOD5=95mg/L;SS=203mg/L;NH4+-N=63mg/L;PO-34=1.3mg/L,各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CODcr80%,BOD583%,NH4+-N75%,TP61%,处理后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GB8978-1996),并提出了该工艺处理低碳高氮城市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新角浦河,构建了梯级生态浮床系统(SFTW),开展河道水体的净化处理示范工程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21.26%,29.07%,37.95%和20.74%.治理后的示范河段除TN仍为劣V类外,CODcr,NH+4-N和TP出水浓度均达到V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对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中探讨了生物脱氮除磷的规律及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停留时间控制在4.5~5.5 h,污泥负荷为0.14~0.26 kgBOD5/(kgMLSSd),进水BOD594.7~135.0 mg/l,CODcr186~266.7 mg/l,NH4-N15.0~25.4 mg/l,TP5.6~7.1 mg/l条件下,达到了既去除有机物又能脱氮除磷的效果.出水BOD5浓度在6.63~17.05 mg/l,去除率达85%~93%;出水CODcr浓度在22.32~48.0 mg/l,去除率达82%~88%;出水NH4-N浓度在2.83~9.83 mg/l,去除率达53%~87%,出水TP浓度在0.1~0.45 mg/l,去除率达85%~99%.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了CODcr、NH3-N、TP、BOD5和CODMn作为主要水质污染因子指标,对金堤河末端2013年水质现状和2009-2013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金堤河末端水质为劣IV类,枯水期污染最严重,主要污染物为NH3-N和CODCr;其次是丰水期,主要污染物为BOD5和CODCr.近5年来,各污染因子的年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年份和不同污染因子的变化具有波动性.2009年水质污染最为严重,2012年污染最轻;CODMn、BOD5和TP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NH3-N和CODCr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呈锯齿状.  相似文献   

10.
生活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相当数量污染物,尤其是N、P含量较高.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选取了3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香蒲、浮萍和芦苇作为主体植物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4 m3/m2.d时,三类人工湿地系统均有较好的效果,对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82.6%和77.1%;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0.4%、81.5%、74.2%,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37.0%、50.6%和36.2%;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9%、72.2%和69.7%;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该试验条件下污染物去除的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