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订的越南北部村社的成文乡规民约(券例)中的村社社会民俗,以及这些民俗所反映的一些时代问题。对这些乡约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越南村社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平原绵竹市万源村为例,就改革开放前后村落经济社会结构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民对公共服务日益增强的依赖性彰显了村社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也凸显了村社文化娱乐活动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是现有条件下人类保护自然资源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最有效手段,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基地.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有三十年历史,建设了一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文中在重点分析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对策,为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的良性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从生态旅游的实质入手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初步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阶段,结合石人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越南北部三角洲的乡约来源于乡民俗例。越南的乡约理论在结合儒家理论的基础上,由越南村社的儒教队伍创造出来。乡约被看为儒教教化的管理工具,但不完全是行政组织和法制工具,而偏重于道德、人文教育意义。乡约规定各个行政社会组织的全面活动,包括设置行政机构及基层社会组织、征收税课、兵额、杂役、均分公土、使用寺庙田土、保持村社安宁秩序、安排亭中的位次、村社乡饮和犒望、施行乡约的赏罚等。其目的在于使村社里的每个组织成员劝善惩恶,维护共同利益,保持村社在社会变动之前仍然保持安宁。  相似文献   

6.
吴立新 《科技咨询导报》2011,(7):190-190,250
自然保护区执法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重要性工作,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维护自然保护区正常秩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自然保护区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执法管理队伍不断壮大,执法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和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本文着重分析研究自然保护区执法管理现状,提出了加强执法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野生动植物的关注和保护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社会形势日新月异,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自然资源开发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相矛盾,保护区经费不足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形成地貌的基础,地貌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将该区地貌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分类,为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当今全球性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并被公认为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其它保护地类型的增加与功能性质的定位交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已开始制约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探索适应新时期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与政策,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已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刘权  高红娟 《科技信息》2009,(5):94-94,108
本文结合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庞启禄 《科技信息》2007,(12):227-227,214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设立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人口压力及资源利用问题,自然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及居民的利益协调问题,土地权属不明问题等,已成为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前述问题需要从立法完善、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及社会协调等多方面予以努力。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草海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梳理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西省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类型结构、发展速度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发展速度不均衡、国家级保护区数量和面积过小、结构类型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合理、边界区划不清等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当今全球性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并被公认为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其它保护地类型的增加与功能性质的定位交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已开始制约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探索适应新时期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与政策,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已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客观全面掌握大田石榴产业发展情况,便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攀枝花市农牧局与大田镇政府一起组织人员深人大田镇各村社、企业、专合组织对大田石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形成了以下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事业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阐述海南省十几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评析,谋求今后陕西自然保护事业能快速健康地发展。方法采取理论分析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对陕西省自然保护区进行广泛考察的基础上,从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结构、空间布局、旅游开发等方面对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发展速度缓慢、类型结构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缺陷。结论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面统筹自然保护区建设、在提高自然保护区数量的同时,应重视质量的提高、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忠  梁黎 《甘肃科技》2007,23(9):210-211
自然保护区对物种基因保存、社会经济繁荣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通过对兴隆山自然保护现状考察,问题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为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进而对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向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向海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形成地貌的基础,地貌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将该区地貌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分类,为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