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纤维液膜接触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使用该反应器做汽油脱硫醇实验,结果证明,采用纤维液膜脱硫技术后,分离效果好,碱洗脱硫效率高,从而证明该技术在汽油脱硫醇工艺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史俊梅 《科技信息》2012,(13):219-219,187
以董志炼油厂汽油脱硫醇工艺为例,分析了有效降低汽油对环境污染的对策:研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汽油脱硫醇新工艺,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减少脱硫醇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生产车用乙醇汽油,减少机动车硫化物的排放;打击非法小炼油厂和汽车加油站。  相似文献   

3.
李长春  郭莉 《甘肃科技》2000,16(2):15-17
1前言兰州炼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汽油脱硫醇部分原设计采用Merox两步法即液—液抽提氧化法汽油脱硫醇工艺。从1996年10月开工以来 ,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抽提段汽油带碱严重 ,致使抽提塔被迫停运 ,只开混合氧化塔 ,汽油质量不合格。(2)磺化酞菁钴催化剂消耗大。(3)汽油腐蚀不合格 ,博士试验不通过。产生上述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硫醇及总硫含量增加 ,特别是大分子硫醇含量增加。Merox液—液抽提氧化法脱硫醇两种基本方法 ,只适用于对RSH含量不太高 ,硫醇分子量不太大的汽油脱硫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的汽油脱硫醇工艺,与传统的汽油固定床无碱脱臭相比,这种工艺具有投资低、碱液消耗量小、碱液夹带少的特点,从而克服了传统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汽油脱硫醇部分原设计采用Merox两步法即液-液抽提氧化法汽油脱硫醇工艺.从1996年10月开工以来,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化公司2号催化裂化装置汽油脱臭工艺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油品的质量,本项目采用北京石油大学汽油无碱脱硫醇工艺技术,保证汽油脱硫醇后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消除预碱洗产生的废碱液所带来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忠军  司海娟  吕冲  孙振  高笑 《甘肃科技》2014,(4):23-25,17
介绍了两种国内常用的液化气脱硫醇技术。通过对比发现,纤维液膜液化气脱硫醇技术具有高效传质、非弥散分离的特点,特别是对高含硫醇的焦化液化气具有很好的脱除效果,配合采用碱液再生过程中的二硫化物抽提分离技术,保证了产品硫含量合格,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液化石油气脱硫醇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厂的重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醇装置改造,文章讨论了两种脱硫工艺,并对其工艺原理、工业应用及经济效益进行简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夏道宏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与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共同完成的“重油催化裂化汽油MCSP脱臭技术” ,近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专家验收。参加验收的专家一致认为 ,该技术采用第二代高活性的脱臭活性剂 ,使重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醇效果好 ,精制汽油产品质量稳定 ,精制油品博士试验合格率达 10 0 %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研人员通过 4年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开发出了重油催化裂化汽油MCSP脱臭技术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已发展成为一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重要独立应用价值的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研制的FCC汽油加氢催化剂GFH-1/GFH-2.以大庆未脱硫醇FCC汽油为原料,经脱臭处理,然后切割为轻、重2个馏分,重馏分加氢产物与轻馏分混合后产品硫含量小于25.0μg/g,辛烷值损失不到1.3个单位,达到国Ⅳ汽油标准,研发的催化剂对FCC汽油加氢脱硫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1.
催化液化气脱硫醇工采用纤维液膜脱硫醇LiFT-HR工艺,脱硫醇后液化气作为气分原料,具有能耗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脱硫效率高等优点。工业应用表明,该技术能脱除催化液化气中的大部分硫醇和硫化氢,产品质量稳定、碱液消耗量低、碱渣排放远低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2.
常温常压下,在天然气凝析汽油中通入NO2 气体,油中硫醇和硫醚被氧化成烷基磺酸和亚砜,可用酸碱洗涤除去.实验结果表明,用NO2 做氧化剂对含硫0.28% 的天然气凝析汽油进行脱硫,反应40 min,脱硫率可达70% .脱硫醇率可达100% ,此方法简便.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常温常压下,在天然气凝析汽油中通入NO2气体,油中硫醇和硫醚被氧化成烷基磺酸和亚砜,可用酸碱洗涤除去。实验结果表明,用NO2做氧化剂对含硫0.28%的天然气凝析汽油进行脱硫,反应40min,脱硫率可达70%,脱硫醇率可达100%。此方法简便,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催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由于其反应条件缓和,过程环保,同时可将低价值的甲醇转化为高价值的汽油,在经济技术上具有竞争力,已在世界范围的炼化公司广泛应用。催化轻汽油醚化技术作为一种提升催化汽油质量的补充技术手段,是有效解决催化汽油降烯烃并兼顾辛烷值的一项具有竞争力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酞菁化合物对硫化物氧化的优良性能,早在1960年就为世人所知,但因氰化氢中毒问题,至今仍未在含氰气体脱硫工艺上实现工业化。 1959年美国就有人发现了磺化酞菁钴的催化性质,将其用于汽油脱硫醇,对无味汽油获得成功。从此又陆续发展成聚酞菁钴脱硫醇。1960年苏联有关专家研究将酞菁钴四磺酸盐用于气体脱硫,因菁化氢中毒,至今未获成功,没有得到广泛的工业化,1977年我校化学系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1980年就得到吉林省科委的鼓励和资助,1982年又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的资助。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首先研究出用醛类加成性质解除氰化氢中毒的办法,经工业试验证明,可以100%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我院染料中间体教研组和无机化工教研组,自1975年以来与山东齐鲁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协作,进行了轻质油品脱硫醇催化剂聚酞菁钴制造与应用的研究。经试制、扩大生产及推广应用,效果良好,获得成功。山东齐鲁炼油厂以胜利油田原油为原料,经二次加工后的催化裂化汽油,含硫较高,其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揭批“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滔天罪行,实现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在实验室工作基础上和南京石油化工厂协作,用磺化酞菁钴作催化剂对焦化、裂化汽油进行了催化氧化脱硫醇的工业放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双核酞菁钴磺酸铵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的脱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尿素法合成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在液-液催化氧化法中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的最佳工艺条件碱液质量分数为10%,催化剂加入量为1.0 g·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min;与磺化酞菁钴和美国进口脱臭催化剂ARI 100-EXL的脱硫醇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对汽油的脱臭效果明显优越于磺化酞菁钴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的脱臭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9.
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降低汽油硫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流体催化裂化)汽油,因此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减少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主要有: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加氢脱硫;生物脱硫;溶剂萃取脱硫;光、等离子体脱硫;氧化脱硫和吸附脱硫等.笔者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由石油大学 (华东 )化学化工学院夏道宏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与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共同完成的“RFCC液化气脱硫醇工艺中固体碱洗技术”近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认为 ,RFCC液化气脱硫醇固体碱洗工艺脱硫效果好 ,大大降低了废碱液排放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催化裂化馏分在脱硫精制前 ,一般都要求油品进行碱洗预精制 ,目的是除去硫化氢等酸性物质。到目前为止 ,针对碱洗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碱液 ,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以固体碱代替液体碱可以大大减少废液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