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Fe^3+,Fe^2+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酸性溶液中,Fe^3+、Fe^2+共存,以磺基水杨酸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Fe^3+、终点由紫工色突变至亮黄色。然后加入H2O2氧化Fe^3+,继续用EDTA滴定至终点由黄绿色至黄色,实现了Fe^3+、Fe^2+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2.
根据配位滴定反应中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与实际滴定终点的区别,计算了Bi^3+,Zn,^2+,Pb^2+,Cd^2+,Ca^2+,Mg^2+等6种金属离子终点误差与文献计算值的差别,纠正了长期以来以理论变色点代替滴定终点计算终点误差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受污染氢氧化钠(NaOH+Na_2CO_3)体系滴定一元酸的滴定曲线,为评价一元强碱强酸滴定找出了准确度指标。  相似文献   

4.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常数(Kt)和条件滴定常数(K‘t)是一个教学难点。作者就酸碱滴定常数(Kt)和条件滴定常数(K‘t)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酸碱滴定的双指示剂法示例中,用K2Cr2O7+K2CrO4取代Na2CO3+NaHCO3,并改用溴甲酚绿和酚酞作指示剂。其结果表明,本法滴定的终点颜色变化较明显,终点较敏锐,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酸碱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存在的形体写出质子条件,然后由酸碱反应和酸碱滴定的关系式直接导出酸碱滴定误差公式。此公式为精确表达式,还可以结合实际滴定体系做进一步简化处理得出近似计算式。该方法简便、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各种类型酸碱滴定过程中,滴定百分数与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导出了滴定过程中计算PH值的数学表达式,并应用于实例计算滴定突跃PH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容量间歇滴定技术在充放电仪上测定了不同电压条件下嵌入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3.9~4.3 V电压范围内,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13~10^-12cm^2/s,且在电压为3.95 V时达到最小,在电压为4.15 V时达到最大.整个充电过程中,当电压由3.95 V上升至4.15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增大;当电压由4.15 V上升至4.20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减小;当电压由4.2 V继续上升至4.3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同样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ks在酸碱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讨论了ks与 Ka、Kb的关系;ks决定了酸碱滴定反应完全度,为实现混合酸碱的连续滴定和极弱酸碱的滴定寻找出区分效应范围较大的非水溶剂;将kw与〔H+〕、〔OH-〕关系引入PB E 中,导出酸碱水溶液〔H+〕、酸碱滴定曲线方程、终点误差和缓冲容量计算式。提出了溶剂的pks只决定溶剂对酸碱的区分和拉平范围,但不决定溶剂的酸碱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铅(Pb2+)、(Bi3+)混合液配制方法与测定结果关系的实验,确定了硝酸铋溶解时的浓HNO3用量,解决了实验中滴定铋Bi3+时用NaOH溶液多次予调试试液pH≈1的不准与麻烦。本文确定的实验方法,节省药品、操作快速、终点时突跃明显,易于观察,便于在实验中准确滴定  相似文献   

11.
对17例颈一心综合症患者每日给予氟桂嗪10~20mg,疗程6~12天。治疗前后作心电图检查,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为88.2%。  相似文献   

12.
国内现行的狂犬病疫苗浓缩倍数大,副反应率高,一部分病例无法完成全程免疫。精制狂犬病疫苗的研制提高了疫苗的质量,降低了副反应,抗体阳转率100%。  相似文献   

13.
CC-DOS 4.0 assimilates virtues of the previous version and quickens the processing speed by 50 per cent. To comprehend its confidential mystery would help grasp its implement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shall introduce CC-DOS 4.0 bootstrap which is the base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C-DOS 4.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红色素水提取浓缩液为实验材料,从沉淀剂的预选、沉淀剂及碱种类、沉淀剂最佳pH值、沉淀剂最佳酸种类和沉淀剂最佳用量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离子沉淀法制取鸡冠花红色素最佳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发现,用2%的Zncl2作为沉淀刺、氨水作为调节pH值的碱液,柠檬酸作为酸液,采用6倍量的无水乙醇沉淀色素,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红色素产率可达12.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郑州五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1000名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国家规定达标的测验项目优良率33%以上,迭标率95%以上;没有规定达标的测验项目优良率17%以下,差下等47%以上.可见,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明显偏差,在体育教育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教育与锻炼,以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的偏差,使学生身体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木薯富含淀粉但含蛋白质极少且品质非常低劣,正确掌握其在日粮中的用量直接影响到肉鸭的生长。900只鸭的生长试验表明:木薯干在樱桃谷肉鸭(15至50日龄)日粮中的配比为30%时,既能保证最大生长速度,又能大幅度替代了玉米。配比大于35%时,明显抑制肉鸭生长,导致饲料报酬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用45#钢制成的铆钉枪窝头,选用临界点淬火工艺细化晶粒、选用多冲抗力峰值对应的温度回火及快冷工艺,使窝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近百倍,热处理新工艺节能约20%。  相似文献   

18.
木材液相乙酰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材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决定了它的吸湿性和易遭腐朽、虫蛀。这是木材的两个主要缺点,严重影响其利用。 木材乙酰化是一种化学改性处理。它是木材成分的酯化反应。所采用的乙酰剂与木材分子上的羟基起作用,疏水性乙酰基取代了亲水性羟基。由于乙酰基的引入导致膨体(增积)作用,使木材具永久尺寸稳定性。乙酰化的木材,对真菌具抗性,且无毒;木材多孔性不变,材色鲜艳悦目。所以,它是提高木材使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成材的乙酰化用液相处理,必须清除处理后木材中残留的乙酰剂,然而在气相乙酰化中,则些道工艺可以减免。但它不适用于处理厚尺寸木材。我们对液、气两相乙酰化分别进行了试验,都作了尺寸稳定性和乙酰基含量等方面的测定。 本文是液相处理的研究结果。试验中,为降低工艺利用时的成本,还进行了剩余反应液的测定。各项测定均得到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The end of world population growth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utz W  Sanderson W  Scherbov S 《Nature》2001,412(6846):543-545
There has been enormous concern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is growth is likely to come to an end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mproving on earlier methods of probabilistic forecasting, here we show that there is around an 85 per cent chance that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stop growing before the end of the century. There is a 60 per cent probability that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not exceed 10 billion people before 2100, and around a 15 per cent probability that the world's population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will be lower than it is today. For different regions, the date and size of the peak population will vary considerably.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用户程控交换机故障诊断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对不同的印刷电路板使用不同的等效黑盒进行测试。在完全不改变整机结构的情况下,仅增加一块诊断板,便可通过软件对各种印刷电路板及其单元电路进行测试和故障诊断。故障定位的准确度对单块印刷电路板,单元电路以及单个 IC 芯片分别为100%,80%以及和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