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烘房烘干的工艺过程及PLC在该系统中的控制应用,使系统烘干质量高,工作可靠,设置、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烘干房高温热烘技术,处理杨树蛀干性虫害木。结果表明,害虫的致死温度与致死时间成反比,温度越高,时间越短;同一温度下,虫体大小与致死时间成正比;烘干房温度为60~70℃时,夏季实施高温热烘处理需要3d,冬季需要4d。  相似文献   

3.
 使用Airpak软件,对集装箱烘房内气体流动传热问题进行非稳态模拟计算.针对两种不同送风方案,计算得到了烘房内气流的各种场分布(流速、压力、温度、空气龄等).重点考查了箱体表面的温度场、温升和空气龄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所研究的两种烘房送风方案中,方案1是从烘房底部送风,方案2则是把送风口位置抬高到集装箱内部送风,其他条件相同.计算结果表明,与方案1相比,方案2温度场分布更均匀,温度升高更快且空气龄较小(尤其在死角位置).可见采用方案2能较好地保证烘干质量,提高烘干速度,缩短箱体死角位置的加热时间,降低烘干能耗.  相似文献   

4.
机械干燥法对八角干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八角烘干机、高炉烘房对八角鲜果进行烘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八角烘干机干燥的干果芳香油含量高,水分含量、碎口率与杀青晒干差异不显著,烘干时间7h~8h;高炉烘房烘干的干果,芳香油、水分含量和干鲜率都偏低,碎口率偏高,烘干时间24h。2种机械干燥的干果,颜色经15d后才转变为棕褐色。烘干的成品能达市场商品的要求。提示:生产上遇阴雨天气时,采用机械干燥法能避免八角果变质腐烂。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烘干部的特殊情况,有经验的操纸工也很难去调查那里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什么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去得知烘干部运行是否飞常——即是否能把未干燥纸幅带到蒸发和烘干区。 跟踪调查烘干部性能的方法有:测量烘  相似文献   

6.
文章详细介绍了红枣烘干加工技术的烘房选址、建造技术和红枣采收、挑选分级、烘干干燥、散热贮放、包装贮运工序。  相似文献   

7.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战略方针指引下,我厂广大革命职工,以大庆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新建厂在技术力量薄弱、设备不足和经验缺乏等困难,奋战一年多,继去年春毛巾投入全面生产后,又于去年八月,毛巾印花开始投产。在毛巾印花生产过程中,印花固色是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工效的一项重要环节。根据老厂的固色工艺是采用二步法,即将刚印上花的毛巾烘干后再蒸化固色,这样就需要烘房和蒸箱两套设备,二道工序。我们开展技术革新,自制烘蒸合一的固色装置——印花毛巾烘房,把印上花的毛巾高温烘焙达到烘干和固色的目的。这样,固色工艺与老厂不同,而印浆  相似文献   

8.
远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有很强热穿透能力已被人们所认识.应用远红外线烘干技术近几年才在生产、生活上得到应用,如:金属喷漆烘干、各类食品烘干、中药材烘干、棉毛制品烘干和木材烘干等.采用远红外技术烘干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特别是利用此项技术烘干木材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它与传统的锯末坑炕、蒸气干燥木材等工艺相比具有质量好、周期短、节约能源和资源.成本低、投资少、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等优点.现就唐山市木材公司研制的“DYHM—6型远红外木材烘干炉”近几年烘干木材的实践来介绍远红外线烘干木材的工艺特点,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焦化厂循环水系统开车前的清洗预膜进行了动态循环清洗预膜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相应的清洗剂和预膜剂,确定出了清洗操作终点时间;清洗剂、预膜剂的清洗操作浓度、清洗预膜液PH、温度及流速等操作条件,得出了相应的焦化厂循环水系统开车前的清洗预膜方案。该方案的得出,对该系统下一步的现场清洗预膜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常规木材干燥烘房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木材干燥烘房风机同步回转自动供风系统和气流调控引导送风系统这两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两项技术配合使用能实现烘房内热空气流的平稳、均匀、可调的正反向循环流动,满足木材干燥工艺要求.实际应用证明,新颖烘房保证了多种木材的干燥质量,显著降低了木材的干燥能耗,节省耗电量60%以上,缩短了干燥周期,有效提高了烘房工作效率,方便了烘房的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谷物干燥能耗高,粉尘、废热污染严重,干燥品质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型谷物真空干燥系统,该系统采用开式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谷物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其汽化潜热,兼具低温真空干燥与热泵节能的双重优势。以连续型真空干燥滚筒实验为依据,设计了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连续型真空干燥系统;建立了该系统的物质、能量守恒数学模型;并依托Aspen Plus软件对整个系统流程进行建模,分析了干燥压力、溶液热交换器效率、加热温度和稀溶液浓度对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及干燥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系统COP为1.728 5,干燥能耗为3 346.92 kJ/(kg·H_2O),降低当前传统谷物干燥机能耗的37%;该系统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且节能效果显著。提高溶液热交换器效率、降低加热温度以及降低稀溶液浓度均能提高系统COP,降低干燥能耗。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热泵干燥系统的构成以及控制系统的实现,将自动检测控制技术运用到热泵干燥过程中。热泵干燥控制系统实时采集干燥过程中的工况参数,按照设定好的工艺参数,控制执行机构,使热泵干燥系统达到最优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3.
汽轮机凝汽器最佳真空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汽器真空是汽轮机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的大小对汽轮机的运行安全经济性及调节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可以使汽轮机的理想焓降增大,电功率增加,但无论从设计角度还是从运行角度来看,都不是真空越高越好。影响凝汽器真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换热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有:汽轮机排汽量、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入口温度。同时,凝汽器脏污程度、汽轮机排汽阻力、锅炉补充水、抽气器(或真空泵)耗功率、凝结水溶氧量、循环水最低流速、循环水的费用、凝结水过冷度等因素对于凝汽器最佳真空确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减压抽真空系统一直采用蒸汽喷射泵抽.这种形式的抽真空系统除装置规模受到局限外,还存在蒸汽质量要求高、供汽稳定困难,蒸汽消耗量大、操作费用高等缺点.本文以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来代替最后一级蒸汽喷射泵为例,介绍了液环式真空泵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的公用工程消耗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蒸汽喷射抽空器和液环式真空泵的组合使用,具有设计合理、运行平稳、节能降耗和效益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已开发的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设备研究基础上对其中的热泵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干燥实验系统热泵供风温度以及供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细致的理论分析,发现增大蒸发器回路风量与降低冷凝器出口风温可以显著改善热泵性能.依此拟定了热泵改进方案,预测了改进后热泵的性能指标,分析比较了相应干燥系统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热泵供热系数可达到3.856,干燥费用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化床干燥理论,采用热风循环充分的电热烘箱作为干燥器,对小麦进行了一系列的薄层干燥实验研究,模拟小麦流态化干燥过程,总结出适用于流化床小麦干燥时间预测的经验回归公式.开发了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实验系统,并将小麦干燥的经验回归公式应用于此实验台的干燥实验过程.结果表明,小麦干燥经验回归式可用于预测小麦在流态化条件下的干燥时间,所开发的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装置经济性合理,有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汽机热泵系统的内可逆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汽机热泵系统由内可逆汽机循环和内可逆压缩式热泵循环组成.在动力部分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和热泵部分保持一定的制热率的前提下,以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研究,得到了系统运行参数、汽机效率、热泵cop和系统性能系数随无因次输出功率和无因次制热率的变化关系.算例研究显示动力运行参数随输出功率趋于线性变化,热泵cop的变化明显,系统性能系数随输出功率和热泵制热率的增大均增加.优化结果可为汽机热泵系统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适用于数字计算机求解的蒸气喷射真空泵设计计算方法,采用所编软件对德国公司的一套乙二醇蒸气喷射真空泵系统进行了核算表明,最大误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9.
蒸汽喷射式热泵在纸机干燥部供热节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造纸机干燥部利用热泵替代传统的三段通汽供热方式 ,节能效果明显 ;解决了烘缸积存冷凝水这一国内外纸机技术改造的难点问题 ;改善了纸机烘缸温度曲线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吸收式热泵技术已开始在电厂得到实际应用,这种技术具有经济性、可靠性、污染少等诸多优点。大同煤矿集团大唐热电有限公司利用热泵机组进行乏汽回收,该工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提高了热泵系统回收热量的能力,大幅度降低了机组供热期的煤耗。对该工程的设计和实际试运情况进行讨论,对节能效果进行计算、比较、分析,肯定了热泵机组节能效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热泵机组进一步合理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