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京津冀城市群是北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应当着力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能力,以区域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创新发展数据,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来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但各城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北京的核心地位明显,对京津冀创新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提高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日前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明确指出:“首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是新世纪中央对北京工作的要求,也是首都人民的新期盼”。世界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端形态,建设世界城市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和高端引领,需要经济、产业、文化的融合,更需要大批国际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汇集。北京迫切需要加强高层次创新掣人才队伍建设,聚集大批高素质人才,形成雄厚的智力资本,这不仅是北京走向世界城市的首要条件,更是北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3.
创新应用示范是数字经济创新层和产业层之间的中间环节,也是连接创新层和产业层之间的重要枢纽。开展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掌握北京数字经济的新优势,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采用概念分析、文献研究、调查分析等方法,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现状得到了梳理与分析,指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参考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完善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党和国家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对北京城市功能的新定位,是以全局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首都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的战略部署。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质即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生产、技术革新、知识传播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强化基础研究功能,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区域、行业的核心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成果支持和智力支撑,突出特色和提升服务北京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价值链分工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网络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载体.北京电影产业的分工协作已跨越地理空间界限,形成基于产业联系的城市网络.该文选取2015年第一出品单位为北京企业的115部电影作为样本,收集1 307家企业的关系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电影产业所依托的城市网络联系.研究发现:1) 网络联系呈现开放的轮辐形态,网络连通度高达7.44、平均最短路径为2.76,可达性良好.121个中外城市企业参与了北京出品的电影生产,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多元、开放、充裕的资本和信息.2) 网络联系中,上海、香港在价值链各环节都与北京互动频繁;洛杉矶、首尔、台北主要立足于“后期制作”和“发行”对北京纵向配套;深圳、金华、东京主要依托“联合出品”与北京横向合作.跨区域的产业配套协作成为支撑北京电影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3) 网络凝聚子群阈值低,具有显著地理、组织制度临近性,与中国电影集团内部投融资关系网络高度耦合.因此,较低效率的组织制度关系锁定成为局限北京电影产业创新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北京是全国科技教育资源最密集、科技成果产出最多的城市,是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和辐射源,科技教育资源是北京最突出的特色优势资源。为了发挥北京高校科技教育资源上的独特优势、推进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近年来,首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过去以科技项目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向以科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16,(1):105-108
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时代,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主要演变为科技创新与金融两方面的竞争,同时也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因此建设以科技创新与金融"双中心"的国际型大都市对于区域性城市竞争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对于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必不可少的帮助。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国际型大都市纽约与伦敦的成长历程以及经验,总结出成为国际大都市要具备的条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再结合我国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发展现状,对其建设科技创新与金融"双中心"提供经验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热词解析     
何灵巧 《广东科技》2013,(15):24-25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7,(10):52-55
以创新带动首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使北京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创新型城市,这是北京市提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保障创新持续高效进行的各个方面,其中,培育创新型产业则是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到20l0年初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1.
创新策源能力是顺应国际创新环境变化和国内创新战略要求的一种新的创新概念,是城市原创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正受到政界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创新策源能力内涵、框架与特征的解析,构建了创新策源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球典型科创中心城市创新策源能力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了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的战略举措.研究发现:各城市创新策源能力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且各个城市在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和产业新方向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衡,但又各有侧重.为此,创新策源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大学术资源投入、提高学术思想产出,需要加大科学资源投入、提高科学发现产出,需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发明价值,需要加大产业研发投入、提高创新产业比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2014年长三角26个市的统计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运用matlab研究外部性,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与技术外部性不仅有效推动该市的创新,还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城市的创新。创意产业集群对本市创新直接效应为正,对相邻城市创新间接效应为负。长三角各市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城市创新互动明显,这为长三角地区合理利用外部性与创意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邓爱华 《科技潮》2011,(9):10-15
近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科技北京规划》)。立足于“国家创新中心”、“世界城市”的新起点,古老的北京城又一次展开了5年科技规划的新蓝图。科技驱动下的北京,舞出了创新的华章。“十二五”时期,北京将从哪些方面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概念需要能解释现代城市的发展与职能的演化.传统城市化概念强调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忽视人口质量及城市之间的人口迁移,在知识经济时代,难以解释城市的现代职能.在检讨传统城市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新的城市化的概念,并以此概念对深圳、底特律及硅谷的创新发展给出新的诠释,并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oran'I指数检验出长三角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分别在邻接、地理和经济三种空间权重下,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将创新资源及其他因素对城市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关联模式下,创新资源均对城市发展有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开放度以及金融发展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周边城市创新资源溢出效应会影响到各城市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就城市发展中创新资源的空间溢出效应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各主要城市正在向"智慧城市"阔步迈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信息化已成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城市管理创新的新动力,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新手段,政府服务改善的新途径,更成为北京迈向现代化的新标志。为此,北京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隆重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出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迈进,既是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城市经济社会对信息化提出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北京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必然选择。本刊特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相关专家围绕这一信息化规划,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解读、深入探讨,在以飨读者的同时,期待能为更多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带来某种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科技智囊》2012,(3):38-43
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启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力,最终要落灾到·项项符合北京市情、具有北京特色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新型产业上。2012年,北京“两会”对北京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全面布局,进一步坚定了北京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晨光 《科技潮》2009,(7):43-43
在日前举办的第12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表示,希望北京依靠科技创新、城市管理,催生并促进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带动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探讨数字经济能否成为提升城市创新效率的驱动力,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理解这一关系,利用2011—2021年我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并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有效促进城市创新效率的提升,且创新要素流动有效增强这一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溢出效应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具有差异性;数字经济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20,(2):10-19
本文主要介绍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并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比较,突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特殊性和必要性,特别介绍和强调所谓"城市创新体系"及其研究维度,包括创新活动的网络关系、创新活动资源的认识和观测、潜在和现实的创新实力观测、创新活动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关系的观测等。本文以一个突出现实和潜在创新能力的观测框架为例,对106个典型样本城市(专利指标作筛选标准)开展了包括14个相关经济和创新指标的实际观测,其中纳入了以单位能耗的城市经济产出水平为标准的所谓新经济业态观测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此观测框架提炼为现实经济与创新、创新效率、社会网络条件、新经济业态四个维度,得出了有一定参考意义的研究结论,同时突出了我国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群体差异。相关研究思想和分析框架可为对我国城市创新体系和城市带研究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