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当代模糊理论,初步探讨模糊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语言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大量出现,研究模糊语言可以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该文拟在分析模糊语言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言模糊现象,原型范畴化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言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同时语言模糊现象也为经典范畴化理论向原型范畴化理论的过渡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借用查奈尔的有关定义和分类,并做补充修正,从认知语用的基础-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了研究。作同时也分析了模糊语言产生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语用模糊是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为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同时表达数种言外之意的一种交际策略.这种语用模糊策略在外交语言中较常使用.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三个方面分析了语用模糊策略在外交语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深入,听力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高,学生普遍反映听力失分较多。把握好听音前运用模糊思维预测听力内容、听音过程中运用模糊思维抓住中心思想、根据语境判断模糊语言中传递的真值信息等三个环节,是启发学生在四级听力考试中充分运用模糊语言理论正确理解和判断模糊语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模糊理论在模式识别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式识别领域中,基于模糊集理论和模糊逻辑的模糊理论方法比基于传统集合理论和逻辑方法要更加接近人的思维和推理。模糊理论提供了一个较恰当的框架来表示人的不精确概念和推理方式。当把模糊理论引用到模式识别领域时,判断的标准“真”或“假”就变成了相对的概念,这就有可能构造这样一个智能识别系统,帮助我们在模糊的信息环境中作出精确的判断,本文主要介绍模糊理论在模式识别领域中应用的一些基本方法;给出的形状识别以及空调控温系统的具体例子说明了在模式识别中引用模糊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语义模糊是指语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界限不分明、亦此亦彼的性质,它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以及语言自身的原因,它具有绝对性、不确定性、交际性等特征。语义模糊性在语言表达和文学作品等方面中都有着极大的功能:增强表意的准确性、语言的灵活性和文学作品的模糊美等等。  相似文献   

9.
1965年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诞生,引起了语言学的变革,为模糊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根据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观点,用模糊隶属度、模湖隶属函数等模糊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语言和言语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即根据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基本观点:语言的各种范畴中既有清晰的中心区域,又有模糊的边缘区域。结论是:语言、言语系统的各个层面即语言、语义、词汇、语法都存在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语言作为自然语言和人类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存在于商务信函当中。通过对英文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情境进行描述性和解释性分析,认为模糊语言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使用还是基于商务信函必须明确得体这一原则,得出模糊语言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使用情境分为客观上的不能和主观上的不愿,在此基础上将模糊语言分为内容上的和语气上的两种类型.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这两种情境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