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伊始,时隐时现的科索沃独立问题再次浮到国际政治的台面上来,一首以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较量、大国间搏弈为主旋律的进行曲又奏响了。科索沃的阿族人说他们已与西方达成一致,很快会从塞尔维亚分离出来独立成国,塞尔维亚则表示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相似文献   

2.
徐刚 《世界知识》2023,(12):54-56
<正>近来,塞尔维亚局势引人注目。一方面,两起恶性枪击案接连发生,社会抗议和游行集会接踵而至,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于5月27日辞去塞执政党、议会第一大党前进党主席职务;另一方面,继2022年底出现警民对峙事件后,科索沃北部塞族聚居区再度发生骚乱,武契奇宣布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并向科索沃行政边界线开拔,科塞族抗议者与北约部队发生暴力冲突。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惊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尔维亚族人说,科索沃是我们历史与文化的摇篮。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科索沃最古老的居民是阿族人的祖先伊利里亚人。算不清的历史账据说,公元6世纪~7世纪斯拉夫人在民族大迁徙中来到巴尔干半岛以前,伊利里亚人就居住在科索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与斯拉夫人和睦相处。9世纪,这里诞生了历史上塞族的第一个国家。14世纪初,塞尔维亚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以科索沃为中心的王国势力一直扩展到马其顿和希腊,成为巴  相似文献   

4.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0,(21):64-65
<正>以我近距离的观察,阿尔巴尼亚对科索沃乃至其他周边国家阿尔巴尼亚族人聚居区的"回归"还是非常期待的。自科索沃战争以后,阿尔巴尼亚族人一直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明星",科索沃阿族人与塞尔维亚的"统"与"独"的关系问题时至今日仍是这个地区的"重头戏"。2008年,科索沃正式  相似文献   

5.
从科索沃平原之战后,这片土地就没有安宁过。无论是塞尔维亚人,还是阿尔巴尼亚人,他们都失却了做主人的自由和权利。于是,土地年复一年地荒芜,人民与日俱增地贫穷。入侵者在这里横行无阻,干涉者在这里肆无忌惮。先是土耳其人,后是奥地利人,还有俄国人,都因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和瓜分这里的势力范围,在塞尔维亚的心脏地区——科索沃频繁地进行拉锯式的战争。这些人侵者和干涉者,除了残忍地烧杀掠夺外,还寡廉鲜耻地利用这里的各个民族来为自己的战争利益服务。在科索沃地区,他们利用的是科索沃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矛盾和争斗。  相似文献   

6.
费正健 《世界知识》2020,(19):46-47
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在其焕旋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与科索沃行政当局领导人霍蒂在华盛顿白宫会晤后达成“历史性”的经济关系正常化协议。这份以经济合作为名的协议因其内容中夹杂多处反映美国单方面意志的条款,动摇了欧盟在科索沃问题上的主导权,也对俄罗斯在西巴尔干的影响力构成冲击。未来塞尔维亚能否继续保持一贯的多边平衡外交政策,引发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4,(15):70-71
<正>国旗是独立主权国家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的象征。通常,国旗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该国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既然独立成"国",科索沃也必定有自己的"国旗"。根据它的"宪法",科索沃的"国旗"以蓝色为背景,中间下方是金色的科索沃地图形状,上方是六颗白色的星星,代表的是境内的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波什尼亚克(即前南时期的"穆斯林族")、戈兰尼、罗姆和土耳其等六个民族。在如今的科索沃,200多万人口中92%是阿尔巴尼亚族,5.3%是塞尔维亚族,其他民族合计占2.7%。科索沃"国旗"与欧盟旗帜都是蓝的底色,都有星星。不  相似文献   

8.
<正>7月19日,在收到科索沃专家分庭和特别检察官办公室的传唤之后,拉穆什·哈拉迪纳伊宣布辞去科索沃"总理"职务。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进程陷入僵局之际,哈拉迪纳伊的辞职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加上此系哈拉迪纳伊第三次被法庭传唤并且是二度辞职,个中缘由饱受猜疑,对科索沃政坛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正>5月28日清晨,科索沃警方以打击贪污腐败和有组织犯罪为名,在塞尔维亚族聚居地北米特罗维察展开"执法行动",逮捕并扣押塞族、波黑公民及俄罗斯公民等20余人,造成多名警察、记者和联合国官员受伤。该事件引发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命令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队进入完全战备状态。"执法行动"事件后,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10.
徐刚 《世界知识》2023,(2):50-51
2022年12月以来,科索沃局势陷入高度紧张,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称自己面临“任总统以来最棘手的事情”。塞总理布尔纳比奇表示,由于科索沃当局的行动和欧盟的不作为,塞科处于开战边缘。12月26日,塞宣布特种部队人数将从1500人扩充到5000人,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科索沃当局也同时下令提升战备状态。在科索沃战争结束23年后、欧亚地缘政治态势加速变动的背景下,科索沃局势走向牵动着外界神经。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科索沃局势再起波澜。6月24日,科索沃当局领导人哈希姆·萨奇被指控犯有反人类及战争罪等多项罪名。控诉萨奇的是设立在荷兰海牙、名为"特别检察官办公室"的机构。该机构向同位于海牙的科索沃专家分庭提交了一份十项罪名的控诉书供其审查。控诉书称,萨奇等应对1998年至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针对塞尔维亚族、阿尔巴尼亚族以及罗姆族的数起谋杀承担刑事责任。萨奇原定于6月27日同塞尔维亚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有关双方"关系正常化"的谈判。6月26日,本已抵达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启程前往美国的萨奇临时取消了行程。法新社称,这项指控迫使其取消行程。随后,萨奇于7月13日前  相似文献   

12.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于6月25日同时宣布脱离联邦自立,南斯拉夫人民军出面干涉,在斯洛文尼亚境内与当地武装发生了流血冲突,死伤逾百人。同时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继今年初克罗地亚境内塞尔维亚族聚居区频繁发生小规模流血事件之后,又在两共和国边界发生新的武装冲突。塞尔维亚境内阿尔巴尼亚族聚居的科索沃也有迹象表明正在酝酿新的暴力争斗。  相似文献   

13.
环球舆论     
科索沃解放军不会轻易罢休美国《华盛顿邮报》科索沃解放军对和平协议感到沮丧,因为和平协议要求科索沃仍然是塞尔维亚领土的一部分,要求科索沃解放军放下武器,而且将由一支安全部队监督这一进程,“这样,不再只是塞尔维亚族人反对我们,现在是整个世界都反对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塞尔维亚所在的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第二次世界大战、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给塞尔维亚人民带来深重的创伤,也使塞尔维亚电影带有"火药味"。中国观众熟悉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堪称塞尔维亚电影的代表作,其它如《地下》《桥》《铁托和我》等影片也都在电影史上享有口碑。塞尔维亚国土面积虽小,但在诸多方面成就卓著,尤其是在文学、绘画领域,网球、篮球、足球运动水平也比较高。电影无国界,40年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塞尔维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正在进行访问的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从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三枚导弹袭击了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夺去三名中国记者的生命……塞尔维亚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历史上曾是东西方大国争夺势力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6日,科索沃举行自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的第四次"议会"选举。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显示,阿尔宾·库尔蒂领导的自决党以微弱优势战胜科索沃民主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组阁权,两个政党分获25.49%和24.82%的选票。上届执政联盟的各党或政党联盟均承认败选,反对派上台已成定局。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谈判陷入僵局以及美国积极介入的背景下,选  相似文献   

17.
徐刚 《世界知识》2022,(2):48-49
<正>2021年的西巴尔干地区形势可谓步履维艰。西巴尔干疫情仍十分严峻,各国经济复苏较为缓慢;地区内部冲突乃至分离趋势加剧,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对话进程磕磕绊绊,波黑遭遇《代顿协议》签署以来的最大危机;地区成员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近于停滞,部分成员加紧联合自强。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春克罗地亚等四个共和国纷纷脱离南斯拉夫联邦而独立以后,剩下的黑山和塞尔维亚两个共和国便组成了南斯拉夫共和国联盟。但在度过一段“蜜月”时光后,近年来双方龃龉不断,科索沃战争后,黑山的独立倾向更是浮出水面。内部裂隙日深今年7月,黑山向塞尔维亚提出修改联盟条约的要求,主张两国都实行民主与自由化,彼此之间以独联体模式取代现在的联盟制,并融入欧洲大家庭。否则,黑山就切断塞尔维亚的出海口。话里话外透露出:要么你让步,要么就分家。黑山闹独立既有内因也有外力,其中内部的政见  相似文献   

19.
黄彩梅 《世界知识》2020,(19):66-67
2020年9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被挪威议员克里斯蒂安·泰布林吉德提名为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理由是特朗普推动以色列与阿联酋关系正常化。三天之后,瑞典议员马格努斯·雅各布松以特朗普促进塞尔维亚与科索沃达成经济协议为由同样提名他为这一奖项候选人。消息一出,舆论一片晔然。  相似文献   

20.
1944年11月末,科索沃获得解放。从此,科索沃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这片土地上的民族问题,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也就具有了新的性质。一时间,科索沃成了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苏联之间争夺的要地,同时,苏联、英国和美国间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也出现重要分歧。铁托和霍查:两个共产党人,两个“强人”在巴尔干地区,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相比是个大国。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成立得到铁托的全力支持。二战期间,铁托在霍查的最高指挥部里派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各种军事决策。所以,实际上,铁托是把阿尔巴尼亚看成是自己的具有被保护性质的盟国。霍查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