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历史典籍。它不仅形象地记载了战国时期许多重要的史实,而且还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类型形象,为后世所叹赏和传颂。据笔者统计,在这部历史巨著中,作者所描写的各阶级阶层的人物共有四百多人。其中有君王将相,也有谋臣说客;有高才俊杰,也有游侠义士,乃至“鸡鸣狗盗之徒”,“引车卖浆者流”。研究和欣赏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了解作者“腾褒裁贬”(《文心雕龙·史传》)历史人物的价值标准,探究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美学思想,都是很有意义的。1.在《战国策》中,作者着力描写的一类形象是那些政治开明,目光远大,而且能富国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是由描写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是通过人物、事件的描述来表现中心思想,它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记叙文而言,不管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都离不开景物描写。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景物描写往往被人作为人物感情、性格的寄托和象征,陪衬出人物的意志、愿望和感情,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景物描写起着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的作用;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景物描写更渗透着人的主观因素,所蕴含的人物感情色彩就更加鲜明、浓郁、丰富了。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无不浸染人物的感情色彩,“一片风景一…  相似文献   

3.
罗敷,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美丽而勇敢的女性形象流传千古。人们总是注意她的不畏强暴、机智灵活的方面,而很少去分析这个形象的内涵。本文主旨在于通过罗敷形象的历史形成以及后来的社会流变,揭示这个形象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产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以期在罗敷形象的研究中,找到一个突破性进展的阶梯。 (一) 《陌上桑》是一首古代的乐府民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的本篇“题解”说: 《古今乐录》曰:“《陌上桑》歌瑟调。古辞《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篇》。”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者,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作中,大家都知道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特别是眼睛的刻画。然而,传神的五官描写,同样能使人物形神毕现、跃然纸上。比如“嘴唇”等。本文就试从刻画“嘴唇”来讨论描写五官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鲁迅说《红楼梦》的价值,“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环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的成功就在于如实描写了土地改革中“一群活动的人”,借用丁玲的话,这“是一座雕塑了各种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丰碑,……是正确地、  相似文献   

6.
《水浒》不仅塑造了几十个血肉丰满的主要人物典型,而且刻划了几十个栩栩如生的“过场人物”典型。这些过场人物的描写,着墨不多,长的几千字,短的几百字。然而,点墨见精神,细处显功力。不少过场人物,虽转眼即逝,好比“匆匆过客”,却回荡着悠悠余音,他们以自身的性格力量,显示了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此中创作三昧和艺术经  相似文献   

7.
贾琏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可是,长久以来,在凤姐强大的光环笼罩下,贾琏形象的研究较为单薄。但详细考察《红楼梦》中有关贾链的描写,贾链除了“小有才”之外,还“小有德”。而这两点正是为人所容易忽略的。  相似文献   

8.
肖象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塑造人物典型形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精采的肖象描写,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给人以浮雕般的活灵活现的印象,从而加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我们的不少作者,对肖象描写往往不够重视,或者虽重视而不得其法。他们笔下的人物,大多“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看不出“这一个”和“那一个”有什么区别。华君武同志在十多年前曾画过一幅漫画,题名“咏美女老调”,画面上出现七个不同身份、不同工作、不同民族的姑娘,面貌一模一样,画旁附有一首打油诗:“那姑娘长得真美丽,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两条长长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的角度审视《晏子春秋》,它可以说是先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了前人研究多所注意的晏子形象外,齐景公这一形象的生动性,复杂性,其于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丰满性等等,也颇值得注意。先秦阶段小说发展还很不成熟,《晏子春秋》所作的尝试为后世小说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人君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从学的角度审视《晏子春秋》,它可以说是先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了前人研究多所注意的晏子形象外,齐景公这一形象的生动性,复杂性,其于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丰满性等等,也颇值得注意。先秦阶段小说发展还很不成熟,《晏子春秋》所作的尝试为后世小说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人君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罗敷,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美丽而勇敢的女性形象流传千古。人们总是注意她的不畏强暴、机智灵活的方面,而很少去分析这个形象的内涵。本文主旨在于通过罗敷形象的历史形成以及后来的社会流变,揭示这个形象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产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以期在罗敷形象的研究中,找到一个突破性进展的阶梯。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名作《到灯塔去》中进行了成功的人物塑造。本文在阐述伍尔夫的人物塑造观的基础上,分析了《到灯塔去》中人物塑造的特色: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淡化故事情节,但借助外界事件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13.
人物形象的创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就十分重视小说的形象塑造。他提出过创作以人物为“本位”论,把人物形象塑造“尊为第一义”。①关于他自己的创作,则说过:“‘人’——是我写小说时的第一目标。”②由此可以见出形象塑造在他创作中的位置。对于形象的具体要求,茅盾提出过一系列精辟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活人”的主张。他认为,小说描写的不是“‘标本式’的人物”或“纸剪的傀儡”,提倡“写出来的人物是立体的复杂性的活人。”③这就对形象创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茅盾的创作就是遵循这一原则,从而为小说的形象塑造提供了重要经验的。在这篇短文里,不可能对此作全面阐述,只能着重就表现性格的复杂性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画家的笔,可以使他写生的对象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作家的笔,同样也能够使他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活,充满个性,这就是描写的魅力。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描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传情达意。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小王子》中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没多久,这小株植物就停止生长,开始…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这是对文学的性质和特点的精辟见解。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刻划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低,作用的大小,乃取决于对人物形象刻划得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在小说创作中,要特别重视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作者运用何种手法描写人物,都应当有自己的创造性。不过,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家,在人物描写方面所运用的手法,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下面,谈谈常见的小说人物描写的一些手法: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生活在所谓“康雍”盛世,终生困于场屋,饱尝世态炎凉,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因此他对于八股取士制的弊端感受特别强烈,对于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特别了解。在他的不朽名著《聊斋志异》中,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深切感受,塑造了数以百计的知识分子形象,而绝大部分是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生、诸生。通过这些形象,描写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进退升迁和悲欢离合,剖析了他们的灵魂。 在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中,刻划得最深刻、最典型、最成功的是在封建科举制度罗网中挣扎的各种各类知识分子形象。一个作家只有描写他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题材,才能有一  相似文献   

17.
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她卓越的才华谱写了一曲曲浅喟深叹时代乱离、人生遭际不幸的悲歌。她的词植根于生活,曲折地描写现实,从侧面反映社会。虽说她的词作也有欢歌笑语,但更多的是哀愁和慨叹。词人在叙事抒情塑造自我形象时,不仅细腻地刻划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而且充分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尤其可贵的,她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成为我国词史上第一个性格完整的女性抒情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一直被公认是塑造“硬汉”形象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英雄。但是任何作家的作品中不可能只出现男性,而忽略女性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成功的,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塑造,可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两类:即“小兔子”式的理想女性和“男性化”的现实女性。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塑造不是中心,但却对男性中心形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儒家诗教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叙事诗往往融入大量的抒情成份,而西方文论意义上的叙事诗在我们这个“诗国”里则是难以见到的。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把叙事和抒情完满地结合起来,还在于它能在细节描写中融入抒情,并从中揭示出人物的心灵世界和性格特征。诗中作者匠心独运所刻划的刘兰芝的五次“流泪”,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作品中具体细节描写的典范,很值得后人细心研讨。 先从总体上评析。 《孔雀东南飞》全诗一共有1700多字。序以外,正文可分为兴、被遣、相盟、逼嫁、相诀、殉情、尾声七个部分。除掉兴、尾声外,其余五个部分本来都可以描写刘兰芝的“流泪”。只要“犯而能避”,不会给读者以累叠的感觉。但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没有这样极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史记”就是这古代文化中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杰出的文学作品.它记录了史前期到汉武帝时代其间三千多年的历史,集中描写了汉初至太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留下了当时各阶层人物鲜明的形象.以其高度的人民性,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技巧丰富了祖国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