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①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介加拿大作家法利·莫厄特在其作品《与狼共度》中表现出的积极关注狼的生存状态,通过介绍作者的亲历,指出作品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作者与狼共度的难忘时光,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崭新的狼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意识”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作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擅长将他从绘画与建筑艺术中汲取的营养运用于小说创作。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这一独特的创作手法集中表现在作者对于红色意象的运用中。本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红色意象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红色意象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普遍出现,成为了全书的代表意象贯穿小说的始末,在读者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很形象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对主人公苔丝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月亮·玻璃·墙--张爱玲小说意象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以一个女性独具的敏感心灵赋予其作品独有的意象话语,通过这些独特的意象话语来表现作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永远悲观“苍凉”的主题。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时常出现的月亮、玻璃、镜子、墙等意象,是作家内心思想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些意象使得张爱玲小说更具有了悲观、苍凉的色调,具有“张爱玲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一种文学中具有独特形式的文体,它常常给人以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意美。在本文中作者把中国古代李清照的词和美国意象派诗人狄金森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两者不同的民族、语言和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人物的心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两者之间在创作中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从而使人们对作者和作品进一步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6.
创作是作者由内(内心)而外(作品);鉴赏,则是读者由外而内,由双向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的两上方面,缺一不可,由作者的创造和读者的二度创造所共同构成的这一“艺术活动”,正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多次双向逆反运动中“发生”的。“二度创造”表现为一是在原创作品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二是对原创作品进行思想和艺术的评价,而意境即应该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无我之境”的典型范例——读沈从文的小说《丈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作家沈从文小说 《丈夫》看不到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 也看不到跌宕起伏的性格场面, 看到的只是作者描写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刻画一些常见的人物, 冷静、客观地叙述一些平凡而揪心的事件, 把自己对家乡的爱而怨, 对故乡人民的同情与希望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作家这种不靠抽象说教而是通过 “生活现象”的形象描绘显示了他爱憎的合理主张, 他的作品表面看似无爱憎, 处处 “无我”, 实则爱憎流注其间, 处处 “有我”。更能表现作家沈从文的小说散文从容平淡, 隽永有味, “无我之境”的特色风格  相似文献   

8.
张承志的文化之根不仅只源于独特的回教背景,作为由汉文化滋养起来的中国作家,中国儒家传统人文知识分子极具本义色彩的“师”、“道”传统,更对张承志人格心理和文化角色的自我确认产生了本质的影响。他极力宣扬的神圣宗教价值理念,实则依旧是以“信”、“勇”、“仁”、“义”等儒家道德文化资源作为底蕴的。  相似文献   

9.
铁凝、张洁等女性作家,以母性角度切入女性世界,在作品中阐述了她们对女性及人类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寻找对于女性前途命运的企盼与希冀。她们的作品通过对传统“良”母形象的重新审视、对现实“恶”母形象的批判,以及对理想自然母性形象的呼唤与追寻,体现了作家自身的母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运用顾祖钊先生的审美意象理论来评析“朦胧诗”的意泉美。“文学意象”是顾先生的独特发现。它与“典型”、“意境”鼎足而立,构成了文学形象的三种理想形态。有了它,古今中外那些用“典型”、“意境”无法涵盖的文学现象,便有了自己的归宿。本文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观照,不仅赏析一批优秀诗篇的意象美,而且得出结论:整个“朦胧诗”群落便是一个整体意象,象征着一代人艰难的人生历程和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是中国文学中一面独立的旗帜,他的写作和思考使革命、平等、人民这些词语得到了昭雪和拯救,使自由、人道、正义、美和民间等概念的内涵得到了真正的确认。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散文中的回族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散文创作中,张承志对回族文化做出了自己的思考:认同回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特征是保持着与汉文化不同的宗教心理,同时也批判了回族文化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一直被公认是塑造“硬汉”形象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英雄。但是任何作家的作品中不可能只出现男性,而忽略女性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成功的,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塑造,可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两类:即“小兔子”式的理想女性和“男性化”的现实女性。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塑造不是中心,但却对男性中心形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孝祥一直被视为辛派,但他与辛派是有区别的,表现在词学思想上就是明显的诗化和雅化倾向.诗化揭示了其词学思想之渊源,雅化则是其后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张秋生童话世界内容上的绿色意象与形式上的简单明快来分析张秋生幼儿童话的品质,也分别从画面与音乐上谈出张秋生幼儿童话的感觉,并从质与感两个方面叙述张秋生童话作品的诗意性.  相似文献   

16.
张炎是一位历经宋亡元兴历史巨变的遗民词人。面对元军入侵、宋室崩塌,他先是挣扎在功名理想与“守节”意识之间,进退两难,身心两痛;仕途无望后,他失意南归,辗转飘零,尝遍辛酸悲苦,最后潦倒而终。他的词作饱含遗民的愁苦,丰富发展了遗民词的内容,表达了对故国刻骨铭心的眷恋。历来学者偏重于评价张炎词“清空”的艺术风格,而忽视了张炎词在“闲愁”的表象下,所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传统方法、格雷马斯“矩形符号”理论对小说《黑骏马》进行解读。《黑骏马》是张承志的代表作,小说娓娓道来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一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就如同那曲高亢、悲怆而又充满柔情的古歌———《钢嘎哈拉》。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科技信息》2011,(23):I0243-I0246
In the biography of The Hereditary House of the Marquis of Liu, Zhang Liang,the major character,is undoubtedly regarded as a great talent in military strategy as well as a prototype of wisdom in later Chinese novels.However,the author Sima Qian compares Zhang Liang to a woman in his concluding remarks,which greatly reflect his ambiguous attitude toward Zhang Liang.To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Zhang Liang's portrai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his image revealed in the narrative provides readers a chance to inspe...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因其视角和主题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雨中的猫》体现了海明威如何从女性视角深层地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同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创作理论及其少有的女性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她的作品常被误读为古典式叙事.分析其小说的空间形式,可以显示出其艺术表现的现代性.她的小说是通过日常生活叙事,细节描写、对话性、反高潮等手法凝固时间,并设置地域空间和情境空间来获取空间形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