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乐智慧》以其丰富的内容、富于哲理的寓意、形象诙谐的语言、匠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歌技巧而耐人寻味。同时 ,各民族文化对《福乐智慧》一书的写成有很大的影响 ,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还在于把肯定性喜剧效果和否定性喜剧效果揉于同一作品之中 ,使两者达到统一和谐 ,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福乐智慧》与《论语》尽管成书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但在伦理思想上有许多共性。本文比较了两书的义利观.从义利观的角度研究两书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舞论》是现存最早的梵语戏剧学论著,对古印度梵剧的戏剧原理、剧作法以及舞台表演实践都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由《舞论》中的戏剧理论和舞台表演实践可以看出:《舞论》既与东方文化体系保持着紧密的审美契合,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表演模式;同时,《舞论》在时空概念、表演的结构与框架、角色的类型化方面,对印度传统表演艺术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著名剧作家,他以易卜生为榜样,在戏剧中注重探讨重大社会问题。米勒在戏剧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让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登上悲剧的舞台。《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剧作,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界的不朽地位。此外,米勒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等都是美国戏剧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其中渗透着深刻的现代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5.
影视作品对各种艺术手法兼容并蓄的特性众所周知,摄影、音乐、文学等艺术手法都可以在影视作品中得到组合,并以几乎完美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将从戏剧冲突方面来探讨影视与文学的兼容性特征,就文学里戏剧冲突的表现,电影里矛盾冲突的创造来讨论,并以《疯狂的石头》、《两杆大烟枪》中的矛盾冲突为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泰戈尔的戏剧作品是极其珍贵的文学遗产。在长达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泰戈尔先后创作了《修遭士》(1884)、《国王和王后》C1889)、《齐德拉》(1892)、《邮局》(19l2)、《红夹竹桃》(1926)等40余部戏剧作品。这些戏剧作品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  相似文献   

7.
尤晓洁 《科技信息》2009,(15):203-203
戏剧独白是勃朗宁诗歌的一大重要特色。戏剧独白赋予了诗歌戏剧性,使诗歌具备了戏剧的某些特性,例如:戏剧场景、戏剧冲突等。所以本文以《我的已故公爵夫人》为探讨对象,研究戏剧冲突对诗歌人物关系发展和人物个性展露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契诃夫对我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诃夫的《樱桃园》对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的影响主要在淡化戏剧冲突的表现手法和非传统喜剧精神方面.在戏剧创作上,夏衍与契诃夫具有共同的现实主义审美倾向,却缺少了契诃夫式的荒诞意识.  相似文献   

9.
铃木虎雄在现代日本汉学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被称为中国文学研究第一人。其研究范围,从《诗经》、《文选》、《文心雕龙》、杜诗、白居易诗,一直到词曲、骈人、八股文和戏剧小说,几乎对中国文学史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都有专著或论文论及。他的《中国诗史论》出版于1925年,比我国的第一部文学批评史专著-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两年,并对后者产生直接影响。《赋史大要》开启赋史研究。在中国古典文论方面,《文心雕龙》、《文境秘府论》校勘卓有建树。铃木虎雄的多方面学术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及其在日本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沙恭达罗》是印度最著名的古典戏剧,《长生殿》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传奇剧目。通过对这两部剧作的比较研究,从主题思想、主角形象、戏剧结构、演出程式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现象,可以在民族心理和创作规律上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孙慧春 《科技信息》2013,(4):235-236
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与曹禺《雷雨》这两部剧作的题目、体裁、风格等方面都很接近,显示了这两位戏剧大师在艺术创作技巧上的相似,精心塑造底层人物形象,打破了传统悲剧的观念,使家庭悲剧这一题材获得了广泛社会意义,特别是剧中女性人物的悲剧耐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8,(1)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子夜,即周穆王53年2月15日,一代佛祖释迦牟尼进入了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此前,佛祖曾对跪拜身前的弟子说:"我所要救度的众生皆已度尽,未度的众生,都已结下了得度的因缘。世人随教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驻之地。我要进入福乐的涅盘了。"多年之后,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说教,整理出了诸如:《法华》、《华严》、《大藏》、《密教》……共1460部4250卷经典卷本。用佛祖博大精深的智慧,给迷茫的众生指明方向,带来了光明。这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科技信息》2009,(25):135-135
作为喜剧作品的典范,莫里哀的剧作影响了许多国家戏剧事业的发展。法国的博马舍,英国的菲尔丁、谢立丹,意大利的哥夫多尼,德国的莱辛等剧作家都曾受到莫里哀的启发。今天,莫里哀的许多喜剧已经译成了各种语言,成为世界各国舞台经常上演的剧目。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尤其是《伪君子》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技巧,成为各国剧坛最为经典、盛演不衰的一部。《伪君子》属于五幕诗体喜剧.是古典主义戏剧的杰作,不仅思想丰富深刻,而且艺术成熟。从剧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也可以看到莫里哀戏剧的特色.并可以从中学习和了解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一部优秀剧作的语言是生动有力的,每个角色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性格,都能帮助剧作家突出自己的主题。而根据语域理论,由于交际情景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体,即语域。戏剧人物的性格通过台词在语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戏剧翻译中译者能否实现功能对等,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在译文中重塑同样个性化的戏剧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对《雷雨》及其英译进行对比语域分析来探讨戏剧翻译中功能对等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荒诞派戏剧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影响最大的戏剧流派之一,盛行于五、六十年代,它不仅在欧美各国为现代派作家竞相采用,即便在东方乃至我国的戏剧舞台上,也不时可见此类剧作。川剧《潘金莲》、话剧《孔子·耶稣·列侬》即是典型例证。可见荒诞派戏剧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广泛影响。认真研究一下这一戏剧流派,无论是对了解外国戏剧的创作经验,还是对繁荣我国文学创作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黄爱华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外戏剧比较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中外戏剧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宏阔大气而又严谨沉实。首先,《论稿》建构了一个“大戏剧”视野,从中国话剧的早期形态文明戏开始论述,一直延伸到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观论争、90年代的先锋戏剧,时间纵跨整个20世纪;在横向上,涉及文明戏与日本戏剧的关系探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西方戏剧思潮对中国话剧的影响研究等等,囊括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中诸多富于代表性的现象。该书对戏剧艺术特质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关于戏剧,向来…  相似文献   

17.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1984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协会在昆明召开,布依戏戏师罗仕华、冯景林的《罗细杏》,侗戏戏师杨成林、张勇的《丁郎龙女》参加汇演,接受来自全国戏曲界的专家学者检阅与考证,与会人员从戏师编剧、舞台演出、剧团等方面提出见解与看法,对贵州少数民族戏剧戏师叙事的策略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散文足可与诗歌并驾,不惟历史悠久,而且佳作如云,它以其灿烂的光焰,照亮了中国文坛。早在春秋战国,以《左传》、《国语》、《国策》为代表的历史散文,和以《孟子》、《庄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诸子散文,光辉交映,形成双壁。两汉之世,有司马迁、班固等大家,史传体散文勃然兴起,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建安文学和六朝小品,光怪陆离,清新可爱,亦有不少佳作。唐宋两代,在“古文运动”推动下,异军突起,名家辈出,致有唐宋“八大家”。自元以降,一方面是戏剧、小说兴起,另方面是“八股文”的毒害,散文似不如前,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