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化建设》2009,(8):15-16
“开发区”是我国继经济特区之后又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自1984年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起,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见证了开发区经济腾飞的步伐,这块“试验田”所起到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明显。“亲商”成为我国开发区发展的特色理念。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我国开发区巳基本度过艰苦创业的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壮大时期。本文较为系统地对我国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理论上的总结。同时,站在开放经济的高度上,从我国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今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趋势作出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实行18条特殊政策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陆续创办起来。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东北、西北、西南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地区,已相继建立了近120个国家级和地方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国家级的有52个,形成了星罗棋布、优势各异的格局,在很短的创办时间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示了可喜的前景。现在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兴办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国际…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07,(9):25-26
“以外向型经济起步的广州开发区,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迫切需要开发区加快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打造一个‘升级版’的开发区。”盛夏8月,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悦伦透露了转型的大手笔:投入1亿元资助科技产业发展,出台扶持科技发展的5条新政,包括:获得国家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对人力资本在西安高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进行了测度,结果验证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的观点,也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人本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和进行充分开发,将直接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运行质量。最后针对西安高新区的现状和数据测算,以及和上海、北京的差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江苏省各地区所有开发区数据,利用面板数据从苏北、苏中、苏南三个角度,检验影响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三个地区在发展方式上的异同以及各影响要素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自主创新和开放水平能够大力带动江苏省所有地区的开发区经济,苏北的发展要义在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苏中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集约水平,苏南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应着重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依据江苏省各地区所有开发区数据,利用面板数据从苏北、苏中、苏南三个角度,检验影响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三个地区在发展方式上的异同以及各影响要素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自主创新和开放水平能够大力带动江苏省所有地区的开发区经济,苏北的发展要义在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苏中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集约水平,苏南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应着重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中的有关预测理论和预测技木,对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科技开发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首次建立了科技开发区发展预测模型,提出了模型中两个动态变量的处理方案;并应用模型,对重庆市沙坪坝科技产业开发试验区今后几年的主要发展指标进行了预测。此发展预测模型可广泛用于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开发区以及其他类似社会经济系统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6,(4):6-7
3月28日下午,在合肥高新区建区十五周年庆祝大会上,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集中于开发区,开发区是合肥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合肥要跨越,高新区首先要跨越,合肥要勇当先锋,高新区要走在前列。”按照孙金龙的思路。合肥能否在中部率先崛起,安徽能否实现奋力崛起的既定目标,关键在开发区。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经济落后的历史教训,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发展,仍然要继续贯彻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11.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区,自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我国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蓬勃发展.开发区经济不仅成为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当前,我国加入WTO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给开发区带来新的严峻挑战,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做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振兴洛阳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性、造成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滞后性的主、客观原因为主线,急洛阳经济振兴之所急,探讨发展洛阳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措施,提出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从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措施的理论原则上和实际具体措施建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从"八五"期末开发区的实际和参与开发区2000年规划的讨论,预测勾画了远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薛维忠 《太原科技》2011,(2):50-52,60
介绍了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四者的来源和含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背景,并对此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开发我国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与建设交通的目的和意义,重点对具有全国经济意义的四大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交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区交通发展的战略布局构想,根据自然资源的配置状况,把大西北分为3个能源和工业原料基地开发区,并提出发展铁路,公路交通相应的战略部署,旨在促进本区经济全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向火炬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发展火炬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所以必须加强对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业中心的统筹和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开发区对中国城市影响贡献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论证开发区发展对中国有关66个城市的影响贡献程度。方法以5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总影响度(包括经济规模、空间规模、经济外向度、经济增长力和财税回馈5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开发区建设对所在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会和大城市,在中西部地区相对影响较小,而在个别区位优越的中小城市,影响也颇显著。结论开发区建设已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化开发区是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规划纲要赋予了优化开发区"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价格偏低。优化开发区要转变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必须进行自然资源价格纠偏。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经济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经济的和谐发展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探讨了经济的和谐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状况,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和谐经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总结归纳出我国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的可行模式。首先研究事关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重大切入点,然后构建开发区产业的“可能性”框架,同时建立针对特定产业的“可行性”基准,最终通过深度分析,比选出适合开发区发展的产业门类。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旅游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采用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旅游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效应,得出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