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节译自美国“哈泼斯杂志”今年5月号。作者史蒂文森(Adlai E.Steven-son)是美国民主党头子之一。1952年和1956年曾两次被推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1955年和1957年,他曾两次访问非洲,了解非洲情况,作为对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献策的准备。本文正是为此目的而写。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如火燎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正在迅速瓦解。目前非洲人民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锋芒,主要是指向英、法等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野心勃勃的美帝国主义认为有机可乘,准备对非洲进行更大规模的掠夺,甚至企图把整个非洲都抢过去,放在美国金融资本的直接统治之下。史蒂文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像他所说的,是要给新的非洲指出一个新的“方向”,或者叫“指南”。这个“方向”就是在美帝国主义控制和统治之下进一步殖民地化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出的建议是在“非洲和西方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什么样的新关系呢?实际还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为了这一目的,他的具体建议是成立一个“欧非联合体”。具体的作法是在非洲用“联邦制”或“邦联制”的办法,“在西非、东非和刚果河流域建立一系列的地区性的联合”,使这些“前殖民领地可以用建立联邦和共同体的新联系,继续同欧洲宗主国保持密切联系”,也就是使非洲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继续受欧洲殖民主义的统治。但是这整个“欧非联合体”则必须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配之下。因为用史蒂文森的话来说,“增强非洲和自由世界之间的联系对于美国的安全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要这样做,还“需要有一套魔法”,而除美国之外,现在“没有几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种魔法”。这种“魔法”实际也并不是什么新花样,而是像史蒂文森所说的一个“类似马歇尔计划”的大规模开发非洲的计划,也就是一个新的殖民主义计划。史蒂文森提出这个“方向”、“建议”和“计划”的根据是什么呢?根据很简单,就是第一:“如果得不到白种人的充分合作,……非洲人就还不能对目前他们的生存所依靠的日益复杂的经济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同样,阿尔及利亚如果脱离法国,就会面临饥饿、破产,或者依赖其他方面(指社会主义阵营)。”第二,“实际上,‘独立’对这些新的国家来说,其意义是有限的。”史蒂文森站在美帝国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他认为“可以肯定”非洲民族独立国家只能是“由少数人来实行寡头政治,而不是实行真正的人民民主”。面对着非洲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运动,史蒂文森积极主张美国应该“运用它的影响来提倡非洲人要忍耐和克制”,不要把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进行到底。史蒂文森的文章很清楚地暴露了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侵略野心。他认为“即使要几十亿美元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否则为进行反颠复活动和夺回已丧失的地盘而打仗,这些钱也会轻易地浪费掉”。但要实现这种野心,则障碍重重。史森文森自己说:“据我看,要使这种有希望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最少有两个严重的障碍。其一是外部的,即英国和共同市场六国之间的分裂”,也就是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像史蒂文森所说,只限于英、法、西德之间的矛盾,而更主要的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同美帝国主义争夺非洲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所谓“欧非联合体”在帝国主义阵营日益四分五裂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但却有可能成为美帝国主义侵略非洲的借口。他指出“第二个障碍是非洲的内部情况”,这是无可讳言的,而且是不能克服的.因为这种侵略计划必然会遭到非洲以及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坚决反对。这里所介绍的是完全代表美帝国主义说话的一篇极为反动的文章,通过选篇文章可以了解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阴谋。最近美帝国主义假借联合国名义,对刚果民族独立所进行的横暴干涉,就是实现这一阴谋的一个重大步骤。广大非洲人民通过自己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同全世界一切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民一样,逐步走上直接反对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铁托集团是靠美帝国主义的施舍过活的。这里介绍的一篇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的文章露骨地说,美国通过在南斯拉夫掷下的大笔赌注,已经得到了“冷战中的一大胜利”。这篇文章得意忘形地描绘南斯拉夫“社会本身的结构在变化”:工业处在“资本主义的阴影”下,“国内90%的农田是私有的”,“战后被没收的一家独家糕点店的前业主现在又拥有一家糕点店”,波波维奇“所主持的铁托的外交部也充斥着前上层阶级的子弟”,市民们在谈论的是“生意、体育和假期”,“年轻的一代也正在成为问题”……。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译。——编者  相似文献   

3.
这是1960年9月17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上登载的一篇华盛顿通讯。虽则这篇通讯发表于9月中旬,正当美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对刚果的侵略,积极进行推翻主张维护刚果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卢蒙巴合法政府的时候,但是美国新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特别是对刚果的更阴险更狡猾的手法,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是这样一套。因此,尽管这篇通讯为美国新殖民主义者积极侵略非洲,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支持其它老牌殖民主义国家镇压非洲人民,感到高兴,并以赞许的口吻,为美帝国主义者吹捧,但是另一方面也把美帝国主义的凶恶狡猾的面目暴露出来。首先,这篇通讯透露,美帝国主义为了掩饰它对非洲的侵略行动,打出了联合国的旗帜。这个旗帜过去曾经利用,今后还要进一步加以利用。快下台的总统艾森豪威尔是如此,新当选的总统肯尼迪也是如此。肯尼迪曾经表示:“必须使联合国成为美国在非洲进行努力的中心工具。”可见美国统治集团,不管是那个党派当权,今后是不会放弃这个“最好的侵略工具”的。第二,这篇通讯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新殖民主义者想以所谓“开发”、“援助”来作为它在经济上控制非洲国家的主要手段。这个手段,无论美国共和党也好,民主党也好,都是非常强调的。正如这篇通讯中所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认为美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要“更加慷慨”。但是,谁都知道,美国新殖民主义者的所谓“慷慨”只是好听的诱人的名词,他们是永远不会改变他们的本性,放下他们的侵略屠刀的。另一方面,美国帝国主义是外强中干的。它有无法解脱的经济危机。目前美国又面临着经济危机。它已到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境地。美国已不得不低声下气,要求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帮助美国负担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的费用。这样下去,无论它怎样打肿脸充胖子,恐怕连尼克松所吹嘘的“慷慨”姿态也难扮演了。此外,还可看出美帝国主义正在加紧对非洲各国进行政治颠复和文化侵略。一面在叫嚣“缺少对非洲有足够经验的高级官员”;而同时则不断在通过所谓“几国政府相互合作”等幌子下,加紧侵略非洲。看清了这些,就将促使非洲正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人民,丢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相信美帝国主义骗人的“好话”,而更加团结起来,为争取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而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4.
美帝国主义一贯压迫和剥削拉丁美洲人民,破坏着它们国家的民族经济。不管美帝国主义披上什么伪装,拉丁美洲各国广泛阶层的人民都越来越看透美帝国主义政策的本质,越来越反对强加给他们的这种有害的经济关系。最近美国驻巴西大使同巴西驻美国大使之间就美国投资与“援助”的作用问题的争论,引起各方面的注意,不是偶然的。下面的两篇文章都摘译自美国《民族》周刊。作者安德鲁·根德尔·弗兰克是正在巴西的巴西利亚大学讲学的经济学教授。他在文章里阐述了他对美国同巴西以及一般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关系的看法,进行了揭露和分析。戴维·史密斯的文章则为美国垄断资本献策,妄想以“人民资本主义”使它们摆脱在拉丁美洲的四面楚歌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美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推行的侵略战争政策,特别是最近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事侵略行动,促使世界各国人民的反美怒潮更加波澜壮阔。英国侵略者在这汹涌的怒潮中,犹如处于逆风中的一叶扁舟,万分狼狈。下面摘译的1965年3月1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文章,同所有其他美国报刊一样,一方面无可奈何地承认,美国推行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在世界各地几乎都不能取悦于任何人”;另一方面又竭力为美帝国主义辩护,把美帝国主义的作恶多端,说成是别的国家“不分青红皂白”地“归咎于美国”。读者可以从这篇文章的招供中看到,美帝国主义这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已愈益陷于世界人民的重重包围之中,它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编者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约翰逊通过他选拔的新泛美事务助理国务卿托马斯·曼,在拉丁美洲推行所谓“强硬路线”。但是推行“强硬路线”的结果,却使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处于更加孤立的地位。因此美国统治集团内部,最近展开了主张推行“强硬路线”和仍以“争取进步联盟”为基础的外交政策辩论。美国参议院民主党副领袖、参院外交委员会成员汉弗莱在今年7月号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他的主张。汉弗莱在文章里承认,由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以及西欧反对美国控制斗争的发展,对于美帝国主义来说,保持住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具有生命攸关的重要性。他特别耽心古巴的革命影响,耽心拉丁美洲人民同亚洲、非洲人民一起结成强大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汉弗莱主张,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基础,应当仍然是“争取进步联盟”。他并且认为,在采取“强硬路线”时,要更注意伪装,更隐蔽些,以免激起拉丁美洲国家人民更强烈的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怒火。他主张能利用美洲国家组织施加压力时则利用之,否则美国尽可以放开手单独行事。汉弗莱的文章和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辩论表明,面对着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的局势,美国统治集团焦虑不安,并且意见纷纭。事实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争取进步联盟”也罢,“强硬路线”也罢,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们都不能挽救美国侵略拉丁美洲政策从失败走向失败。汉弗莱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主张对拉丁美洲更多强调美国私人投资和更注意进行文化欺骗和收买。这一部分从略,下面是该文的节译。  相似文献   

7.
下面摘譯的两篇文章,供认美帝国主义在菲律宾和拉丁美洲的困境。前一篇文章說:菲律宾反美情緒的日益增长和“菲律宾第一”的政策,将使美国在亚洲的“一个骨牌倒下去”。后一篇文章也无可奈何地供认,拉丁美洲也已变成了一个“一触即发的”“爆炸性”的地区。美国侵略者陷于这种狼狽的境地,自然不是什么“反常的現象”,也不是美国刺刀和金元所能改变得了的。只要美帝国主义奉行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只要美帝国主义推行新殖民主义,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革命斗爭就一定会有更大的兴起。——编者  相似文献   

8.
美国帝国主义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感到万分恐惧.它不仅继续想通过物质力量——经济、技术“援助”,来拉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站到帝国主义阵营方面去;并想通过所谓“意识形态方面的力量”——打起“教育援助”和“教育交换”的幌子,来诱骗和收买这些国家的青年,瓦解他们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志,以供美帝国主义的奴役。下面摘译的、登载于7月10日“纽约时报杂志”题名为:“学生——亚洲的关键人物;新兴国家以及它们同美国的关系的未来,全凭于他”的文章,就是这种阴谋诡计的一个方面.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所谓“教育援助”、“教育交换”,不过是美国对外文化侵略的一部分。这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是指向各类国家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艾森豪威尔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叫哴所谓“扩大交往”,来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妄想使这些国家蜕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亚、非、拉丁美洲国家及其他国家,赫脱最近在一次演说中也叫哴所谓美国的“国际交流计划”,鼓吹美国各色人物利用社会、商业、劳工、文化、教育、科学、体育种种名目,加紧向国外渗透,来扩大美国的影响。当选为美国下届总统的肯尼迪,也在他的竞选演说中,提出了对亚、非、拉丁美洲的经济和文化侵略计划,鼓吹吸收大量非洲学生。由此可见,所谓“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美国整个外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负责国际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国务卿特别助理塞尔曾强调:各国政府应该把它们的“国际视线扩展到传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范围以外”,这也就是说,美国统治集团要以国际文化活动来达到把美国生活方式加诸亚、非及拉丁美洲国家人民身上,从意识形态上来控制这些国家的人民,供美帝国主义的驱使,作美帝国主义者永矢不贰的奴隶.其实,美帝国主义者加强所谓“文化外交”,拉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青年,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从半殖民地国家地位翻身过来的中国人民早巳看透了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这样的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毛主席在“‘友谊’还是侵略?”一文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世界各国人民的觉悟日益提高的今天,美国要继续从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来控制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各国的青年,是愈来愈困难了。今年日本、南朝鲜和士耳其人民,其中包括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大风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样的大风暴今后必然还会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不断地更大地兴起。毛主席早已正确地指出:“帝国主义给自己准备了灭亡的条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自己国家内的人民大众的觉悟,就是这样的条件。”当然,美帝国主义通过了所谓“教育援助”、“教育交换”,可能会控制和迷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可是,“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学生、教员、教授、技师、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公务人员,都造反了……。”今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知识分子,正在发生这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有好多知识分子起来造反了,各国青年学生日益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重要力量。但是,其中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揭穿美帝国主义在精神侵略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更加狡猾、更加具有欺骗性的活动,在今天说来,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美帝国主义一貫吹嘘它的对外援助是为了和平,为了帮助不发达国家的經济建設。但事实是,美帝国主义在对外援助的幌子下变本加厉地推行它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到处掠夺別国的资源,扶植反动势力以鎮压民族解放运动。下面登載于1962年8月6日华尔街的喉舌《美国新聞与世界报道》上的这一篇文章承认,增加对远东的軍事援助,目的是为了对付那里“赤色”的“威胁”,这是大家熟知的美帝国主义进行侵略的慣用的借口。这篇文章还供认了所謂对外援助,只不过是“对美国經济的一笔津貼”,刺激美国商业活动,使美国壟断资本有高利可图。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譯。——编者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国家保卫国家主权、保卫民族经济的浪潮一天比一天高涨。把拉丁美洲视为“后院”的美帝国主义,感到万分惊慌,正在加紧对拉丁美洲国家采取各种侵略行动,图谋遏制这种浪潮。下面从美国报刊节译的三篇文章,表明了由于美国采取的种种阴谋策划,美帝国主义同拉丁美洲国家的矛盾更趋尖锐,美国约翰逊政府在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眼中越来越臭,越来越狼狈不堪。文章还透露了,美国政府将进一步对拉丁美洲国家施加经济压力和从事颠复活动。不久前发生的巴西反动军事政变就反映了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一个动向。  相似文献   

11.
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新殖民主义和西欧老殖民主义国家正在非洲展开一场剧烈的取代和反取代斗争。美帝国主义为了推行它企图称霸世界的“总战略”,不断地向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由于美帝国主义早已渗入到亚洲,并控制了大部分拉丁美洲,因此非洲成了它进一步扩张的一个主要目标。它一面支持老殖民主义镇压和破坏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又趁老殖民主义在民族解放运动猛烈冲击下被迫败退之际,从各方面大力渗入,以图取代它们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和政策     
美国石油王朝的巨擘、现任纽约州州长纳尔逊·阿·洛克菲勒在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目的和政策”。这篇文章发表在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之前,可以说是美帝国主义为什么蓄意破坏这个会议的自供。这个参预美帝国主义决策的垄断资本家,十分害怕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将会增强美国国内和它的“盟国”内部要求减轻军备负担的压力,因而露骨地强调美国必须坚持“实力政策”和“威慑力量”,增加军事开支,加紧扩军备战。他惟恐人们将“谈判技巧误认为目的”,要求人们“认清我们国家的目的”,“不得把外交礼貌的策略上的改进同认真进行政治解决(读作侵略)混为一谈”。在这里,这个帝国主义者又一次自己揭露了自己。为了欺骗美国人民,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也不得不假惺惺地说什么“和平是一项根本的国家目的”,但人们也马上就可以从这篇文章本身中看出,他所要求的“和平”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俯首听命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和平”,是听任美国垄断资本控制、剥削、压迫和奴役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在东西方关系问题上,洛克菲勒一方面肆意诬蔑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原意同苏联保持贸易来往的国家进行威胁;另一方面,他直言不讳地狂妄地表示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强迫苏联接受美国的概念,谋求使资本主义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所谓“政治解决”。尽管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不得不承认美国已丧失了战略上的优势,但他是至死也不忘情于美国的业已破了产的“实力地位”政策的。他竭力鼓吹为了“安全”要加强报复力量:要加强基地、加强导弹生产、加强整个所谓“报复”系统;极力强调“民防”来制造战争歇斯底里;恐吓“盟国”要有不惜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准备和决心,并在以核武器为报复力量基础的前提下,要有决心在有限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和扩大常规部队。洛克菲勒并且在“不能完全从本土出发来保护自由世界”的借口下,公然提出美国有权直接军事占领和干涉任何一个“盟国”。在毫不掩饰地要美国纳税人和美国“盟国”花更多的钱从事“防御”的情现下,洛克菲勒对裁军问题根本当做没有这回事。文章里重复了以防止突然袭击作借口而妄想进行“视察”的破了产的滥调。洛克菲勒在文章里还恬不知耻地把美国自封为“自由世界”、“落后国家”的“保护人”和“恩主”,要“自由世界”国家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在军事上承担更多义务——出钱、出人、出基地;在经济上克制自己,保证美国贸易出超,保证美元不疲沓,保证美国资本输出的市场……从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出这位美国垄断资本的头面人物,为了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追求世界霸权,是如何阴险狡猾,如何顽固狂妄。洛克菲勒早从杜鲁门政府时期起,就在美国的“冷战”外交政策制订中起着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洛克菲勒以垄断资本家的身份,更多地公开直接参与美国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比较系统地道出了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野心与阴谋,说明了美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们掠夺和奴役世界的目的,始终顽固地坚持他们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帝国主义本性是至死不变的。  相似文献   

13.
1964年是整个非洲的大好革命形势继续深入发展的一年,是非洲人民反美怒潮空前高涨的一年。这一年以东非岛国桑给巴尔人民的反美斗争开始,而以岁尾整个非洲奋起声讨美帝国主义直接武装侵略刚果(利)达到新的高潮。“美帝国主义滚出非洲!”的吼声,响彻非洲的每一个角落。反美的声势如此之大,参加的人如此之广泛,持续如此之久,在非洲是空前的。这表明,随着美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底7月初,美帝国主义开始在刚果(利)搞一个所谓“全国和解”的政治骗局。美帝国主义把追随它多年的老走狗阿杜拉一脚踢开,让比利时、英国等老殖民主义的走狗、双手沾满刚果民族英雄卢蒙巴等烈士鲜血的创子手冲伯,当上利奥波德维尔傀儡政府的总理,并把一些刚果民族败类如前开赛省“皇帝”卡隆吉之流网罗到冲伯的所谓“全国和解政府”之中去。紧接着,美国指使冲伯队刚果新“总理”的资格,宣布要混进7月中旬在开罗举行的第二次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借此迫使非洲国家承认这个新的卖国傀儡政权,实际上也就是承认美帝国主义鲸吞刚果的既成事实。不仅如此,美国还妄想由冲伯请求其它非洲国家出兵来镇压刚果人民,以实现其用非洲人打非洲人的毒辣阴谋。  相似文献   

15.
“危机在一天天增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东风压倒西风以来,美帝国主义一直在加速地走着下坡路。六十年代一开始,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更在全世界接二连三地遭到失败:社会主义力量继续发展壮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在它的盟国中的霸主地位,也在发生根本的动摇。美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正在走向彻底的破产。在这个形势下,美帝国主义头子及其喉舌,曾不止一次地为美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失败悲鸣哀号。比方说吧,肯尼迪刚进入白宫,就在他的第一个国情咨文里惊呼:“危机在一天天增加。危机的解决一天比一天困难。……在每一个主要的危机地区,趋势是  相似文献   

16.
同美国国务院关系密切的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出版的“外交”季刊,在它今年一月号上发表了该刊主编汉密尔顿·菲希·阿姆斯特朗所写的评论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的文章,题目是“关于中国边界一带地方的一些想法”;副题是:“中立够了吗?”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副题就可以看出,作者是为美国统治集团拉拢亚洲民族主义国家和加强控制中间地带的侵略活动献策的。这篇文章明显地反映出美国战后积极推行的军事集团政策和支持、扶植亚洲各国反动派的政策已经遭到严重的失败,美帝国主义和它一手搞起来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已经陷于十分孤立的地位。亚洲各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不满在猛烈增长,对于在它支持下的本国反动派的不满也越来越猛烈增长。没有参加集团的民族主义国家的的当权派对美国支持侵略集团成员国的行动也表示不满。这引起了美帝国主义的惊慌不安,他们谋求改变手法来达到他们原来的目的。这篇文章正是就此目的向美国当局献策。作者认为,美国通过军事援助和拼凑军事集团进行侵略的做法太露骨了,引起了亚洲民族主义国家人民的愤怒反对和某些当权派对它的不满与疑惧,因此是行不通的了。为了保持它的侵略势力和威信不坠,作者挖空心思地鼓吹采用“不会触怒其它国家”的方式,“把不发达国家作为友好的中立国,而不要设法使它们作为盟国”。这就是说,要更狡猾和隐蔽地进行拉拢诱骗,实质上是在保持军事集团的同时,企图以非军事的同盟形式,把目前尚未参加集团与保持不结盟政策的国家组织起来,从经济上、政治上加强控制,把它们纳入美帝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轨道。而其最终目的,还是在将来有利时机组成更大范围的所谓“共同防御”组织,美国则直接地或通过它所操纵的联合国加以操纵和利用。这个献策人建议的步骤是先从经济、文化方面着手,从经济方面除短期“援助”外,还要用所谓长期“援助”计划来把一些些国家套进去,让它们骑虎难下,从而一步比一步更深地陷入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例如关于印度河水系的所谓尤鲁·布莱克计划,所谓湄公河计划,文章里就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美国的着眼点——只要各有关国家一上了马,美帝国主义就可以运用停止“援助”等手法,来胁迫它们顺从美国,听其指挥。在所谓文化方面 ,他也建议把参加军事集团国家与非军事集团国家拉在一起,扩大文化侵略。他以为这样美帝国主义和它拉拢的军事集团国家就可以摆脱它们所陷入的被动和孤立状态。当然,这种手法是不能达到美帝国主义预期的目的的,在亚洲各国人民日益觉醒之下,这套欺骗做法的结果只会使美帝国主义自己更加孤立。这个帝国主义策士最后还招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已经在西方破产,在亚洲则不值得再提,而是干脆搞军事专制与个人独裁,更能适合美帝国主义的企图。从今天全世界各国人民愈来愈强烈的反帝风暴来看,这篇文章很能反映出美国成为过街老鼠的狼狈相和妄图用两套手法来挽救其失败的侵略野心。这是一篇有用的反面教材。我们把它摘要译登在下面,并为了醒目超见,加了些小标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黑人在国内遭受的种族歧视和迫害,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腐朽的、反动的本质。由于肯尼迪上台以后特别标榜什么“自由”、“平等”、“人权”,等等,这种歧视和迫害就显得更其触目,而引起美国国内外正义与论的严厉抨击。今年6月24目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登的一篇文章,对国内种族关系问题表示不安。文章认为由于失业现象的加深而使种族歧视问题更趋严重,暴露了肯尼迪政府有关措施的虚伪和无济于事。文章还企图以失业问题不能解决,黑人遭受歧视迫害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这个论点,来掩盖美国垄断资本对黑人进行超经济剥削和种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实质。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编者  相似文献   

18.
在势不可挡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面前,侵略成性的美帝国主义,装作非洲人民的“朋友”,企图以“乐于看到殖民主义时代的消逝”的外衣,来掩盖它破坏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诡计;企图借口“援助”,来扩大它在非洲的备战活动;企图以“开发落后地区”为名,来掩盖它加紧资本输出,掠夺与剥削非洲人民的本质;美帝国主义这一套新殖民主义的伪善面目,较之声名狼籍的英、法老牌殖民主义,更加阴险毒辣、更具有欺骗性。这张画皮,必须加以揭穿。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及其西欧“盟国”之间展开的“核控制权”之争,正愈演愈烈。最近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的结果再次表明,这一斗争是无法调和的。下面摘译的今年4月25日美国双周刊《报道者》上刊登的文章,透露了这一斗争中矛盾的深刻和对所谓“西方团结”影响的严重。文章作者尤金·罗斯托是美国耶鲁法律学院院长,于1942—44年间曾任美国国务院顾问,1949—50年间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助理执行秘书。在这篇文章里,他所鼓吹的“大西洋团结”,实质上反映了美国壟断资本的要求,即企图凭借美国目前仍占有优势地位的原子军事工业力量,阻挠和吞并其它西方国家的原子军事工业,从而巩固美帝国主义的西方霸权。  相似文献   

20.
下面的文章,摘译自今年3月2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文章里宣揚美国“防务”的变化,是虚伪騙人的。文章所暴露的美帝国主义推行“遏制”战略的困难,却多少反映了事实。读者可以参阅本期吴楚同志《“美国堡垒”战略还是“前进战略”?》一文。——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