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通过已知简单电极反应标准电极电势和有关平衡常数来求复杂电极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的一道习题4种解法,阐明“解题方法求异”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配分函数求算化学平衡常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连续浓度变更法测定配合物组成的同时,可进一步应用单曲线法或两曲线法(即双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而对于稳定的配合物,两曲线法求算稳定常数要更为准确些。自1958年Majumdar提出此法以来,两曲线法的应用还仅限于配合比为1:1的配合物,对于组成为MR。中n≥3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求算,报道还极为鲜见。计算机在单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稳定常数方面的报道早已问世,但在应用于两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稳定常数方面,还未见有文章发表。本文根据两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原理,以测定邻二氮非铁的稳定常数为例,设计了一套采用BASIC语言编制的通用程序,以利用微机求算组成为MR_n中n≥3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电极电势的产生出发,根据质量作用定律,Arrhenius公式及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推导出电极电势的Nernst方程,并对氧化-还原、电化学等部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电极电势对Au/CaM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交流阻抗的方法,在包含1mmol/L Fe(CN)^3-/4-6的0.15mol/L的NaCl溶液中,研究了不同电极电势对Au/CaM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aM的空间构型随电极电势的变化不断变化,且在一定电势范围内,随着电极电势的增大,CaM在Au表面的排列越致密。为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CaM在不同电场中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改进的单纯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即对约束Ax=b求初始基可行解时,不必引入人工变量而直接用旋转运算获得,之后利用传统单纯形法求最优解,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算例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电极电势和电民动势的联系与区别,在电极电势的数值测定和符号规定方面,排除了做洲系统习惯的束缚,提出了电极电势规定与实测的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平-Y。塔达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石英的类质同象混晶的吉布斯生成自由能计算后,运用热力学推导了石英中类质同象点缺陷浓度和石英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间的定量关系,并得到了实验验证。从而,为有关石英的微量元素及成因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亦为利用矿物形成的物理化学场求算类质同象点缺陷浓度给出了可供借鉴的先例。  相似文献   

9.
极大独立集的逻辑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利用命题逻辑公式的析取范式和主析取范式求图的独立集和极大独立集的方法,并给出了一解算法。  相似文献   

10.
迭代法求算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算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迭代法求算理论塔板数.本方法概念清晰,过程简练,结果准确,避免了解析法计算过程繁杂、手算工作量大和图解法在塔板数较多时误差过大的缺点,若利用计算机求算,其算法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11.
利用恒电位法、循环伏安法和双电位阶跃法在聚苯胺修饰Pt电极上沉积Pt微粒,并用其制备了甲醇阳极氧化的催化电极.研究结果表明,此种电极对甲醇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并有协同催化作用.对不同Pt微粒电化学沉积方式所得电极的电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恒电位法沉积Pt微粒所得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双电位阶跃法沉积Pt微粒所得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差.同时,沉积方式相同时,不同沉积条件对所得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有一定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恒电位-0.25 V,循环电位-0.25~0.65 V以及双电位阶跃在-0.25 V持续时间为100 s时所得电极的催化活性优于其它条件下所得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研究中,控制电位的方式有两种:氧化还原药剂调控和外加电场电位调控。在外控电位浮选体系中,由于外控电位电极与硫化矿物的腐蚀电位差异,电极与硫化矿物碰撞接触时形成电偶腐蚀。从腐蚀电化学理论出发,研究了电极与硫化矿物形成的电偶腐蚀对硫化矿物浮选过程的影响,指出所形成的电偶腐蚀对硫化矿物浮选过程的影响与电极极性、电极材料、矿物的浮选特征等有关。当浮选过程需要发生硫化矿物颗粒表面的氧化时,工作电极应为阳极,电极材料应有较高的腐蚀电位;当浮选过程需要发生硫化矿物颗粒表面的还原反应时,工作电极应为阴极,电极材料应有较矿物颗粒低的腐蚀电位;要消除电极与矿物颗粒之间的电偶腐蚀作用,外控电位电极材料的腐蚀电位与目的矿物颗粒的腐蚀电位应相等或相近。研究结果可为实现硫化矿物浮选过程中外控电位方式、电极材料和电极极性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因素对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器采用颗粒状活性炭为填料,中间位置添加隔膜,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维电极阴极和阳极区靠近隔膜处的电极电位绝对值明显高于靠近两极处的电极电位,且阴极和阳极区电极电位绝对值都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上升.阴极板材料性质决定了阴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强,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大;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弱,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小.不同厚度隔膜处理不会影响极板电极电位高低,也不会影响阳极反应区电极电位大小,但能提高三维电极体系还原区的还原能力.与低浓度的反应溶液相比不仅提高了阴极反应区电极电位,还能影响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微溶盐标准电极电势求解例题的演算,说明微溶盐作电极对电极电势的贡献是分步进行的,一是微溶盐的解离,二是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基于微溶盐电极的反应实质,其标准电极电势很容易计算,并且可以推广计算其它类型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对称电极射频(radio frequency, RF)辉光放电,通过构建二维尘埃等离子体鞘层模型,研究了不对称电极附近鞘层电势和电子密度等参量分布,并对鞘层中的颗粒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尘埃颗粒在鞘层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对称电极鞘层附近电势具有棘轮势特点,颗粒受鞘层电场约束悬浮在鞘层内,其所在平衡位置处的电势呈现不对称周期性变化.通过对比不同大小的颗粒,发现小颗粒悬浮在鞘层较高位置成链状分布,大颗粒的平衡高度靠近极板,被“钉”到不对称电极产生的势阱中.  相似文献   

16.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掺硼金刚石膜电极在KCL溶液中的电势窗口大小,结果表明电势窗口可达3.2 V.还研究了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极的反应动力学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玻碳基Pt/C电极和玻碳基Pt/C/NH4NiPO4电极,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电极表面形貌,应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根据循环伏安曲线分析可知,玻碳基Pt/C/NH4NiPO4复合电极电催化乙醇性能明显,电极反应速度快,氧化过程主要受乙醇分子的扩散控制,氧化电流较大,相对玻碳基Pt/C电极第一氧化峰电位,玻碳基Pt/C/NH4NiPO4复合电极正向扫描第一氧化峰电位降低237mV,是电催化乙醇潜在的特色电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连续脉冲技术和电位扫描法研究了铂阳极上的过电压和反应机理,实验发现,在电流密度0.078~1.5A/cm~2的范围内过电压与电流密度的关系符合Tafel方程:η=0.22+0.21lgi (Ⅴ)此结果与Thonstad所观察的结果比较一致,但与Drassbach的数据相距较远,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反应的控制步骤和反应历程,认为过电压由活化极化所引起,反应按复合脱附历程进行: 上述结论由残余电动势法和电位扫描法进一步证明,在实验中还观察到在铂阳极上也可以发生阳极效应,这在文献中还未见报道,但是铂阳极上的临界电流密度相当高,当氧化铝浓度饱和时为60A/cm~2。  相似文献   

19.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脆硫锑铅矿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和乙硫氮、乙黄药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极电位ψh小于矿物的腐蚀电位ψcorr时,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吸附膜,起缓蚀作用;在腐蚀电位附近,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并产生钝化作用.当ψh≥ψcorr时,矿物表面主要表现为捕收剂-金属离子沉积盐,并随电位的升高而氧化分解.化学吸附是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乙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又形成双黄药.同乙黄药相比,乙硫氮是脆硫锑铅矿更好的捕收剂;当ψh<ψcorr时,电化学吸附受pH值的影响较小;当ψh≥ψcorr时,随着pH值升高,电流密度增大,电极过程主要受自身的腐蚀反应所控制,黄药对此起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Ti/Sb2O5-SnO2电极的电催化性能,采用浸渍法制备了Y改性Ti/Sb2O5-SnO2电极。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对制备温度和Y掺杂量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确定的适宜制备条件为热处理温度550℃、Y掺杂量0.8%。采用SEM、EDS、XRD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稀土Y的掺杂可以使SnO2粒径变小,有利于电极电催化性能的改善,同时Y元素的引入可使杂质元素Sb、Y在电极表面涂层富集。Y改性Ti/Sb2O5-SnO2电极表面主要是四方相金红石结构的SnO2晶体。电极动电位扫描测试结果表明Y改性Ti/Sb2O5-SnO2电极具有较高的阳极析氧电位,有利于有机物的阳极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