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翰青 《科学通报》1954,(12):62-62
從現代科學方面來看,紙是植物纖維經過攪打分散後,再均勻地交錯成薄片的產品。就纖維素本身來說,在造紙過程中只經過了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可是纖維素和非纖維素的分開、漂白作用、上膠、加填料,以及染色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2.
西藏嗜盐菌xz515紫红膜中类菌紫质分子的AFM成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嗜盐菌H.sp.xz515是从西藏扎北湖分离出的一种嗜盐菌新株,H.sp.xz515中紫红膜上的质子吸收和释放的过程与普通嗜酸盐(Halobacterium salinarum)中紫膜上的过程相反,而且紫红膜的质子泵的效率也比紫膜的低,但原子力显微镜的观测图像显示类菌紫质分子在细胞膜上也是三聚体结构,三聚体再形成六边形排列。类菌紫质分子的C至G螺旋的一级结构和菌紫质分子之间的同源性仅56%,但B和D螺旋之间界面上相互作用的氨基酸残基却是保守的,表明这些氨基酸残基在维持蛋白质寡聚体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主要是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决定的,因此在苛刻的宇宙环境中,不可能存在地外生命了。但是,地球上一些特殊的生命形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这些生命几乎都是微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有的甚至不逊于苛刻的宇宙环境。可一旦它们离开这种极端环境往往不能生存,这类生物被称为极端微生物。●高温环境自然界中有许多高温环境,在这些高温环境中生活着许多嗜热微生物。如在俄罗斯的堪察加地区的温泉里(水温57℃~90℃)存在着一种嗜热的红色栖热菌;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的热泉中,一种叫热容芽孢…  相似文献   

4.
不同状态菌紫质分子的光电响应及其与pH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坤生 《科学通报》1987,32(24):1895-1895
菌紫质分子是嗜盐菌紫膜中分子量为26,000的唯一蛋白质成分,它在天然紫膜中以六角形二维晶格结构排列,并以三个分子为单位组成三聚体。菌紫质分子的功能为光驱动质子泵,在膜两边形成质子梯度,嗜盐菌则可利用此电化学梯度合成ATP。有人把天然紫膜碎片装到人工板膜上,光照后可以测量到光电响应信号。有人认为,若把菌紫质分子的光化学循环、质子泵以及光电响应联系在一起,光化学循环过程中泵出质子,而这质子流就产生光电响应信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通过对细菌和古菌以及早期地球环境的分析,推测地球上生命的共同祖先(LUCA)是在嗜热环境中形成并生存的,但早期生命的遗传物质是RNA,而RNA在高温环境下是不稳定的.法国里昂大学Manolo Gouy与合作者利用现代分子进化模型分析了核糖体RNA和蛋白序列,结果支持在生命树的进化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高温灭菌,沸水消毒,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这一常识如今却受到了挑战。 最近20年的科学考察发现,在温泉的滚烫热水中,仍有微生物繁殖。在海底热水喷出口周围,也有众水族畅游。沸泉热海,竟然一片生机盎然景象。高温有菌,沸水有毒,这种违反常识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成了探索的热门课题。 超级嗜热性细菌 生命耐热是有限的。从前人们知道,生命的耐热极限大约在75℃  相似文献   

7.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在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由C. R. 沃斯(Woese)博士指导,鉴别了一种产甲烷微生物——甲烷产生菌(Methanogen)。甲烷产生菌是能从CO_2和H_2合成甲烷的一系列厌气性细菌的总称。目前,在沼泽、温泉、污水处理场、牛及其他反刍动物的消化器官  相似文献   

8.
和致中 《科学通报》1989,34(22):1741-1741
用菌细胞元素分析法鉴定常温细菌已有报道,但用元素分析法鉴定高温菌至今尚无报道。为探索元素分析法对鉴定温泉高温菌的可能性和规律性,我们进行了细菌常规鉴定法和细胞元素分析法鉴定温泉高温菌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彭年 《科学通报》1963,8(11):53-53
磷化硼是有希望的高温半导体材料之一。因此,在其制备和半导体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吸引了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注意。而高温时,此化合物的稳定性则很少有人研究。如所周知,磷化物受热时,一般由含磷高的磷化物分解为含磷低的、在高温时比较稳定的磷化物和磷蒸气。因此,我们测定了磷化硼受热分解的磷蒸气压,并初步研究了它的分解机理,借以了解磷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传真     
英专家提出月球制氧方案 为欧洲航天局工作的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在月球上制造氧气的方案,为未来在月球上生活创造条件。 英国AEA技术公司的科学家从1995年1月开始这一设想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了20多种方案。这些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含有氧元素的月球土壤、岩石制造氧气。经过仔细筛选,他们提出了3个可行性方案,即高温分解法、电解法和化学反应法。高温分解法是利用太阳能对月球土壤、岩石高温加热,使二氧化硅、氧化铁等分解,释  相似文献   

11.
王兆熊 《科学通报》1962,7(8):23-23
目前世界各国的煤炭化学产品,主要是通过高温炼焦、低温干馏等工艺过程而得到的。化学产品对于它们只是生产上的“副产物”,数量极为有限,而且化学产品质量组成也受到煤炭热加工工艺条件的不利的影响,分解得到的很多化合物,还来不及回收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60,5(6):185-185
我們的学术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就活动的范围来分类,有的是題目組的,有的是研究室的,有的是全所性的,有的是全国性的。一般說来,这些活动是根据工作的成熟程度、貭量和水平的高低来分級的,同时也根据这些条件予以“升格”。例如,当某些工作报告已具备一定水平时,就提到研究室范围来討論;而根据研究室的推荐,又将某些具有較高貭量和能吸引較多同志注意力的学术报告提到全所进行学术討論。至于全国性学术报告会,则邀请全国“同行”来参加,包括上級領导机关、高等学校、产业部門及厂矿、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是21世纪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巨大宝藏。海洋中存在着许多自然条件特殊的环境,如低温、高温、高压、高盐、强酸、低营养和低浓度溶解氧等环境,一般的海洋生物无法在其中生存;只有某些具备特殊生理和遗传特性的微生物,如嗜冷微生物、嗜压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寡营养微生物和嗜热古细菌,才可以在这类环境中生长和代谢,产生独特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中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微生物,每一种都有特殊的本领,能够适应类似但丁描述的地狱般的环境,下面是其中几种: 有些细菌可以在温度高达沸点的热泉中生存,西德的Karl Stetter博士1982年在地中海的海底火山发现了一种细菌,喜欢105℃的高温。去年有人报告说,在太平洋250℃、265个大气压的水中,有一种称为“黑烟鬼”的细菌生存。但有人对此质疑。大多数蛋白质受热即分解。过去曾认为,耐热细菌是靠迅速调整体内有关系统,重新合成蛋白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们的一生就是和分解赛跑的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十分稳定,它们所以如此不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8,3(21):664-664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总路线光輝的照耀下,苦战半年,已經为我国面积广大的水稻田,找到了一种很有希望的新的生物肥料——藍藻肥料。有些藍藻和固氮细菌一样,能將空气中游离的氮素固定下来,成为藻体內的有机氮。但一般好气性的  相似文献   

16.
马义 《科学之友》2001,(11):5-6
近年来,在日本等国掀起了开发深层海水的热潮。什么是深层海水呢?一般是指离海面200米以下的海水,它们大量存在于距陆地5千米以内的海域。在这样的海洋深处,难以见到阳光,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大大高于合成速度。在有机物迅速、大量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含氮和磷的营养物。深层海水还具有温度低(一般在1℃~9℃)、清洁少菌的特点。而抽取深层海水,对现代科技来  相似文献   

17.
《科学24小时》2010,(11):52-52
不久前,美国政府宣布74%的墨西哥湾漏油已经被清理干净,许多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称其夸大事实。近日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种嗜油菌“吞食”了大量漏油,帮助人类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以甲苯为代表的种类繁多的有机溶剂毒性很强。0.1%左右低浓度甲苯可以致细菌于死地。如果对甲苯等有机溶剂进行生物学分解和进行新生微生物探索,能够期待防止由于这些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现在发现一种可以在甲苯中进行代谢的胞质遗传体,是一种对甲苯有抗异变性的细菌。该菌已从日本九州的土壤中分离获得,是一种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绿脓杆菌的一种臭味假单胞菌属,与其它臭味假单胞菌株不同之处在于对甲苯有抗异变性。这种新菌株在甲苯浓度50%以上的培养基中也能繁殖,在甲苯浓度30%的营养培养基中,大约以无甲苯含量的培养基中的三分之二的速度进行繁殖.环己烷、  相似文献   

19.
王敖金 《科学通报》1993,38(11):1037-1037
80年代生物分子电子学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蓬勃兴起,嗜盐菌紫膜蛋白菌紫质由于其结构稳定,具有光驱动质子泵功能、双稳态特性以及皮秒到毫秒级的光电响应特性,使其成为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研究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应用前途是发展生物分子器件和生物芯片等.由于紫膜具有不对称性而菌紫质的光驱动质子泵具有方向性,因而必须有序组装而且可以有序组装.紫膜Langmuir-Blodgett(LB)膜是这种有序  相似文献   

20.
魏素珍  肖本益  刘俊新 《科学通报》2009,54(21):3291-3300
城市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多种产氢菌和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 是潜在的发酵产氢基质之一. 研究了碱处理和热处理对污泥发酵产氢途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热处理比碱处理有更强的灭菌作用, 可以有效杀死耗氢菌. 热处理筛选到的产氢菌主要为嗜酸的产氢菌, 而碱处理筛选到的产氢菌主要为嗜碱的产氢菌. 碱处理污泥的最大产氢量在初始pH 11的实验组获得, 为10.32 mL/g-COD; 而热处理污泥的最大产氢量在初始pH 5的实验组获得, 为8.94 mL/g-COD. 热处理污泥在酸性条件下(pH<6)的产氢主要是由利用葡萄糖的菌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氢, 而碱处理污泥在碱性条件下(pH>9)的产氢主要是由利用蛋白质的菌通过发酵蛋白质产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