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某楼的工程实际,对多支盘钻孔灌注桩做了简要介绍.根据该楼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探讨了多支盘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钻孔桩新技术,包括钻孔桩挤多支盘灌注桩、灌注桩后压浆技术、钻孔复合桩,以及桩基设计思路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继周  万罡  程华 《河南科学》2003,21(5):565-567
结合周口市电业局调度通信及综合试验楼工程实例,对多支盘钻孔灌注桩做了简要的分析,探讨了多支盘桩设计、施工、注意事项及应用该桩型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支盘灌注桩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盘灌注桩是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变截面灌注桩。它的施工过程分为成孔、挤扩支盘施工、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加以质量控制,使工程按期、优质完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多支盘钻孔灌注桩的构造及其特点,分析了单桩竖直承载力大幅提高的原因,并给出了经验公式,最后提出了几个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挤扩支盘桩破坏性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大量的静载试验和已建工程的经验证明 :挤扩支盘桩具有高承载力 ,明显不同于普通的钻孔灌注桩 ,特别是在承载力可调性方面 ,挤扩支盘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文章基于静载试验结果 ,研究和探讨了支盘桩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挤扩支盘桩在承力方面 ,支盘受力最大 ,约占总荷载的 6 0 %以上 ,沉降量明显低于同等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 ,且端阻力和侧阻力同时发挥。在破坏性状上 ,无论是荷载—沉降曲线还是动测检测结果 ,均说明了支盘下土体的局部剪切破坏是其破坏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挤扩支盘灌注桩作为一种新型深基础,在适宜土层条件下可取代目前工程上使用最多的预制桩、钻孔灌注桩以及大直径桩墩基础。不仅可以作为承载桩,也可作为支盘桩、抗拔桩和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桩、复合地基等。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为桩基工程提供一种新手段、新方法,能适应更复杂的建筑工程要求,今后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支盘的受力特点及多节挤扩支盘桩在成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施工要点,并对比其经济价值.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高层建筑的桩基施工中采用多节挤扩支盘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粉质粘土中进行挤扩多支盘灌注桩施工难度大,且在南通地区尚无先例的问题,制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从桩孔定位、钻进参数选择、孔深控制、泥浆性能参数、灌注混凝土高度控制等方面说明了挤扩多支盘桩在这种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要点.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从技术上保证了成桩质量.施工结果为在南通地区的地质条件下实施挤扩多支盘灌注桩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通大学图书馆挤扩多支盘桩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粉质粘土中进行挤扩多支盘灌注桩施工难度大,且在南通地区尚无先例的问题,制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从桩孔定位、钻进参数选择、孔深控制、泥浆性能参数、灌注混凝土高度控制等方面说明了挤扩多支盘桩在这种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要点.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从技术上保证了成桩质量.施工结果为在南通地区的地质条件下实施挤扩多支盘灌注桩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多级扩盘桩的概念、特点及设计方法,分析了桩径、扩盘位置、扩盘间距的确定对桩承载力的影响,指出了在今后设计中尚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 ,介绍了泥浆护壁钻孔挤扩支盘桩的特点、结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及施工工艺 ,说明此桩型承载力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仿表面等离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oof SPPs)的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光栅结构的Y型功分器和分波器。MIM光栅结构由两块内侧加工有周期性凹槽的有限厚度金属板构成,工作于微波波段,采用单极子作为激励来激发光栅结构上的仿表面等离激元。其中功分器的两个输出分支采用凹槽深度相同的光栅结构,可以将从输入端来的电磁波平均分成两个部分,然后分别朝着两个输出分支传播;而分波器的两个输出分支则采用凹槽深度不同的光栅结构,可以使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朝着不同的分支传播。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微波工作室(CSTmicro-wave studio)对该功分器和分波器进行仿真分析,加工出分波器实物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基本吻合,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拟采用挤扩支盘灌注桩作为抗拔桩建造南京市区滨江大道下沉式道路,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进行了本次试桩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抗拔桩完全满足工程需要,并即将在本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挤扩支盘桩承载性状与沉降特征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支盘桩的静载荷试验和对桩身轴力的测试,分析了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沉降特性,测试了桩身侧摩阻力和承力盘的端承力分担荷载的比例.指出工作荷载下支盘分担的荷载比例高于60%;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时桩顶的沉降约为0.6%d;支盘间距3.57d没有明显影响承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貌铜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一系列不同形貌的铜纳米颗粒,探讨影响金属纳米晶体形貌和尺寸的因素,并研究其催化性能。方法采用化学还原法和水热法进行合成。结果合成出立方体,小球体,片状和枝状形貌的铜纳米颗粒,并选用立方体和小球体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铜纳米颗粒应用于苯羟基化反应中,发现立方体形状的铜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结论就大多数反应而言,较低的反应前驱物浓度、较低的反应体系温度、较长的反应时间以及适当的助剂,有利于生成形貌规整,尺寸均匀,分散性较好的纳米晶体;且铜纳米颗粒催化活性与其暴露晶面有关,高能晶面的催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widely utilized in biologic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1,6-Hexanedithiol was used as the medium in this work to attach Au nanoparticles on the gold plates. We studied the immobilization and hybridization of DNA probes onto the resulted plates using the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method. Approximately 3–5 times adsorption enhancement of HS-DNA on the plates was obtained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Using this DNA sensor, the sensitivity was promoted by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o 0.35 ώg/mL.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鸟头侧卧位定向仪的制作、使用及耳蜗内注射HRP的方法,应用该装置可侧卧位固定鸟头;在动物耳蜗内注射示踪物质可对听觉的初级传入中枢进行定位等研究。  相似文献   

19.
薄壁结构是飞机中常用的工程结构。薄板中裂纹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剩余强度。当薄板结构含有多个裂纹时,其强度分析过程复杂。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含有两等长非共线边裂纹的有限宽板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与共线边裂纹情况对比,提出了合适的应力强度因子K_Ⅰ的修正系数F_1。同时,分析了裂纹相对位置对应力强度因子K_Ⅱ的影响,当两裂纹相对方位角为18.8°时,K_Ⅱ取最大值,而该最大值的大小仅仅与板宽w与裂纹长度a的比值w/a有关。结果为估算含有该类裂纹结构的剩余强度及裂纹扩展行为提供方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Single supersaturated NaClO4 aerosol droplets on a quartz substrate were observed by a high-speed video camera for their morphologic changes with decreasing relative humidity (RH). The supersaturated droplets were found to form anhydrous NaClO4 at -10% RH. Three stages were roughly observed in this process, i.e., the main stem appearance, primary and secondary branches growth, and the deep dehydration. The main stem grew steadily and finished in 120 ms. Affected by both crystal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evaporation, primary branches grew for 1200 ms, accompanied by a slower growth of secondary branches. The deep dehydration was more complicated, and lasted for a longe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