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迁移的植物     
《奇闻怪事》2012,(6):20-21
寸步难行的植物是如何完成开枝散叶、繁衍后代的任务的?植物搭"顺风车"植物生长依靠阳光和养分,如果植物的种子都直接掉落地上,并蜂拥在母体植物的阴影之下生长,它们将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和养料,植物也就不可能顺利地繁衍后代。但是,植物不像陆地动物那样能行走,不像鸟那样能展翅高飞,也不像鱼那样能畅游水中,它们是如何完成繁衍后代这个艰巨而重  相似文献   

2.
施风 《小学科技》2010,(8):24-25
<正>植物虽然不像动物那样长着眼睛、嘴巴、耳朵等感觉器官,也没有手脚,但是,它们中不少竟能产生动物那样的行为,真有趣!  相似文献   

3.
植物也出汗     
正"在炎炎夏季,植物也会"出汗"。而且,植物"出汗"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长得也就越健壮。"我们知道,人或动物在高温的环境或进行剧烈运动后,都会出汗。人通过体表的汗腺排出汗污,耕牛趾间的皮肤和口、鼻的汗腺是它们御热的部位,猪、狗、猫等动物没有汗腺,则靠舌头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兔子御热的"工具"是两只长长的、血液流畅的大耳朵。那么植物呢?在炎炎夏季,它们也会排汗吗?  相似文献   

4.
<正>未来,在农场和水体里,会不会有这样的动物,它们不用吃饲料,只靠喝水和晒太阳生长,出产的肉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植物还是动物呢每当春暖花开时,一些池塘便"染"上鲜绿的色彩,人们常说池塘在"开花"。那么,池塘开的是什么"花"呢?这种"花"其实是池塘水中数不胜数的眼虫。眼虫,是人们运用显微镜才能看得清的一种生物,因为形状像眼睛而得名。它们的生活非常有趣。在晴朗的日子里,眼虫细胞中的叶绿体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时,眼虫像植物那样过着自养式生活。如果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中,眼虫就像许多动物一样,仰赖外界  相似文献   

5.
你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觉得植物都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没有大脑,没有肌肉,没有神经系统,最重要的是,没有手和脚,所以植物当然没法儿像动物那样跑跑跳跳了!不过,植物们真的都是一动不动的木头人吗?  相似文献   

6.
正"人或动物的发烧往往是某种疾病在作怪,那会发烧的植物又是怎么回事?"人或动物的许多疾病都伴随着"发烧"症状,人体发烧,会让人全身怕冷、头重脚轻、食欲不振。那植物呢?也会发烧么?"身体"有病科学家发现,植物也有"发烧"现象。有趣的是,许多植物的"发烧"竟然也跟疾病有关。通常,农作物的体温只比周围的气温  相似文献   

7.
开怀大猜     
<正>因为从侧面看像极了一只凌空飞起的小鸭子,这种生动有趣的植物得名"飞鸭兰",可它产自哪儿呢?话说澳洲大陆在6亿年前自美洲大陆脱离,这儿的生态体系便逐渐独树一帜——出现了无尾熊、鸭嘴兽、袋鼠等独有的动物,而飞鸭兰则是澳洲特有的植物。为防止一些小虫的侵害,它拟态成这种样子来保护自己。这是真的吗?1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4,(5):34-35
<正>凡动物身上的机体与功能,在植物身上无不具有。植物虽然没有像动物的心耳或心房、心室那样集中的解剖结构,但是其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却如动物体内受心脏控制着的血液循环一样严密,有条不紊。树皮既可御寒防暑,保护植物不受病虫的侵害,又排列着一条条"血管",其中韧皮部的筛管将叶片制造的养料,安全正点地运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树心木质部的导管则是另一类型的"大血管",专门担负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含氮物质和无机盐类运输到叶片的任务。如果树皮遭到破坏,就给病虫入侵大开方便之门,更重要的是切断了运送养料的"血管",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2019,(6)
正冬天来了,我国的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人们都穿上了冬衣,戴上了冬帽。而生长在室外的植物似乎只能傻傻地站在那里,它们毫无抵御之策吗?当然不是。这些植物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很多令人惊叹的过冬之法。"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季节以自己的节奏行走在越来越冷的道路上,冬天又一次和我们相遇。人们感到寒冷会做什么?穿衣戴帽、搓手、跺脚、跑跳,或者干脆躲进有暖气的屋子里。没有腿、无法像动物那样移动的植物,就只能硬扛吗?别担心,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常用一些动物来形容魁梧健壮的男子,如"虎背熊腰";常用一些植物来形容苗条娇弱的女子,如"柳腰莲脸"。那么,植物家族众多成员都如杨柳般纤细吗?其实,植物的腰(茎)也形态各异哩。有名的"水桶腰"在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边,有一棵栗树,树干直径约17.5米、周长约55米。它有一个带传奇色彩的名字——"百骑大栗树"。  相似文献   

11.
铁树是裸子植物,不能像被子植物那样开出鲜艳的花。那么,人们常说的"铁树开花"中的"花"是什么呢?答案是,铁树结的像花的结构叫孢子叶球,由大孢子叶聚生而成的大孢子叶球叫雌球花,由小孢子叶聚生而成的小孢子叶球叫雄球花。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有果实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类植物正是因为种子裸露而得名裸子植物,包含铁树、银杏、水杉、雪松等多种大家熟悉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16,(1)
正合作是生命进化永恒的主题。为了吸引传粉昆虫,植物或拿出一些种子给昆虫当美食,或释放特殊的气味为昆虫"导航",或构建暖房为昆虫遮风避雨,形成"你为我传粉,我为你育儿"的合作共赢机制。塔黄是喜马拉雅-横断山冰缘带特有的"温室植物",它们在高山冰缘带恶劣环境下的传粉机制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固着生长的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出击主动寻找配偶,而必须依赖各种"红娘"(即传粉媒介,如动物、风和雨水等)的帮助,才能使花粉到达柱头上,完成受精,保证种群繁衍。大多数植物依赖动物传粉,昆虫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3.
战争不是动物的专利,植物之间也有战争。只不过,植物们一旦打起仗来,没有谁会像动物那样咋咋呼呼的,它们总是在无声中较量。但这并不表明,它们的战争有多文明。弱肉强食,也是它们的生存法则。在我家的阳台上,养有十多盆花草。起初,它们都还能和平相处,可是时间久了,我终于发现,  相似文献   

14.
《少儿科技》2013,(3):27-27
我们常常会在偏僻的地方发现植物的踪影,比如石墙的缝隙里、高高的房顶上、广场的角落里……植物没有脚,也没有交通工具,怎样到达这些地方呢?安妮·默勒向我们介绍了令植物得以"旅行"的"功臣",如田蓟的"小伞"、草莓的匍匐茎等,让人大开眼界。本书文字生动有趣,插图也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2019,(5)
正自然界中,昆虫取食植物的叶、花粉和花蜜等;反过来,植物也会抵御动物及昆虫的取食。当然,植物与昆虫之间除了取食和防范外,还有互相帮助和利用,它们协同发展、共同演化。那么,它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呢?植食性昆虫的种群繁衍和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准确寻找到合适的寄主植物。在此过程中,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就像人类的语言一般,在植物与植物、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蝌蚪的亲情     
大家知道,许多动物都有群集在一起的习惯,像鸟群、鱼群、猴群等就是典型例子。面对这一事实,生物学家自然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即:它们究竟是"乌合之众"呢,还是在家庭纽带上建立起来的亲属集团?这个问题确切地说,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因为动物种类很多,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特点,无法一概而论。为了增加一点感性知识,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研究得比较透彻的实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致幻植物"呢?简单地说,就是指那些食后能使人或动物产生幻觉的植物。具体地讲,就是指有些植物,因它的体内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如裸头草碱、四氢大麻醇等,当人或动物吃下这类植物后,可导致神经或血液中毒。中毒后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精神错  相似文献   

18.
糖糖 《少儿科技》2008,(12):38-38
每天清晨,我们睁开眼睛,便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你有没有留心倾听声音里的小秘密呢?"哑巴"也有声音植物应该是"哑巴"吧?这么说,它们可要抗议啦!虽然没有声带,但据科学家研究,植物也能发出各种不易为我们人类所理解的细小的  相似文献   

19.
你有没有想过在太空中,没有了重力,植物将怎样生长?科学家通过太空实验对苔藓类植物在无重力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出乎意料,这些植物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散乱生长,而是长出了一种很有规律的螺旋形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学家们一直惊叹于开花植物那不可思议的多样性和繁殖能力,达尔文甚至将开花植物起源问题称为"恼人之谜"。这些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开花植物结的果实),也为促进动物的多样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30年,科学家们逐渐发现,与没有花朵的裸子植物相比,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速度极快,这使得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