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惠琼 《科技信息》2012,(11):320-321
男女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交互作用综合形成的。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到中职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性别差异,而且要因材施教,因"异"施教,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男女生都能充分发展个人的潜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
卢实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137-138
作为90后的中职生,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时期,他们自主独立而又带有叛逆;崇尚个性,不喜欢循规蹈矩。其实他们更需要生命的关爱,职业中学的语文教育更需要渗透生命教育的内涵,本文从职业中学语文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因、途径和意义上阐释对中职生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庆洁 《科技资讯》2010,(9):180-181
唐代大文学家、教育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里,他把"传道"放在了教师职责的首位,正所谓"教之道,德为先"。而语文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每篇课文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都体现着时代的主旋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要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本文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徐晓红 《科技信息》2012,(9):282-28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语文教师掌握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广泛地阅"读"、潜心地诵"读"、精心地备"读"、灵活地导"读",才能不断地提高文化修养,把主权真正的交到学生手中。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中职生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较差,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教师要注重导入,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进行赏识教育,采用激励机制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中职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以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以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为参考,努力设计符合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语文课堂练习。  相似文献   

7.
陆小玲 《科技信息》2011,(4):164-164
当今社会,流行文化像空气一样全方位影响着青年一代,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采取的态度不是回避,而是理解接受,并把新鲜活跃又充满活力的流行文化融汇到传统语文教学中,使流行文化这一源头活水焕发中职语文教学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王玉湘 《科技资讯》2010,(20):168-168
未来世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激扬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生本理念为学生的"活"指明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作为打基础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起着先锋的作用。由此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及个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新华  胡凯 《科技信息》2010,(27):199-199,206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道家思想的勇退"出世"、释家思想"行出世之道,怀入世之心"以及中国"和"文化的生命关系思想,对现代生命教育有重大启示。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学问。本文主要从儒道释生命哲学和"和"文化生命关系两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三种品质。显然,教师也不例外,语文教师更应首当其冲。本文就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应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着手,语文教师既要具备系统的"史"、"论"、"体"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赏"、"写"、"教"能力。另外,还要掌握读书的技巧和传授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谢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1,(30):173-173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足够重视,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观照生命未来的价值取向,就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妥善处理"文""言"关系,做到文言相生,乐在其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这些祖国文化的精华呢?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白舒冰 《科技信息》2012,(11):310-310,300
笔者针对中职生这种特殊的群体,分析了目前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中职生的职业教育应从新生入学进行,在学校中采取不同的渠道进行教育,本文从"八荣八耻"的教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提高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的途径与方法,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肖俊杉 《科技资讯》2012,(14):210-210
本文深入地分析语用能力的内涵及中职学生的生存就业状况,最后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同时呼吁中职语文教师要努力探寻提升中职生的语用能力的教学方法,为中职生能谋就理想职业搭桥铺路。  相似文献   

14.
武群堂 《科技信息》2011,(14):I0204-I0205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在中国师生关系发展史上,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均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强调教师或者学生的"单主体"地位。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建构对话式师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实践中,必须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在平等、理解与合作中建构对话式师生关系,通过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郭文科 《科技信息》2011,(3):314-314,235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语文教育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指明了方向。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作了明确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邵青 《科技资讯》2009,(33):162-162
中专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作为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面对素质教育应该说担任着更艰巨的任务。因为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而且"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做人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郑斌斌 《科技信息》2010,(17):205-205,182
语文教学以"情"为首。学生因亲师信道,自然会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富有亲和力的情感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以"养"为重。语文教学应承载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魅力,不断地用以滋养学生的心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探索求知,把学识"经世济用","修身养性"。语文教学以"活"为本。"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惟有"活"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主张通过道德完善,完成理想抱负来实现生命价值。道家文化是避世的,主张"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生命之价值就是"道"和"自然"的价值。佛家文化从出世中寻求入世的价值,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于它轮回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是对儒道生命价值学说的交融和超越。五四运动的文化洗礼造成了传统生命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后现代化时代构建的生命价值观必须坚持四个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交际工具,符号系统,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针对中职生英语教学中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建真实英语交流"情境"的教学思路,提倡学习者"不用母语,只用英语体验生活"的学习模式,探寻建构英语意义、快速掌握英语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吴玉杰 《科技信息》2011,(19):I0288-I0288
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将教学活动置于中职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中,关注中职生的日常生活、课堂生活和未来生活。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和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对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突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