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Nd(NO3)3·6H2O和5-OH-H2BDC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钕(Ⅲ)的配合物[Nd(5-OH-BDC)(5-OH-HBDC)(H2O)2]n·2n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粉末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两个相邻的Nd(Ⅲ)离子通过两个[5-OH-BDC]2-配体桥联形成一个双核[Nd2(CO2)8]次级结构单元,这些次级结构单元进一步通过[5-OH-BDC]2-配体连接形成了一个(3,6)连接的具有kgd拓扑结构的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有机配体的敏化作用,配合物1在350nm的光激发下,表现出了强的Nd(Ⅲ)离子的近红外特征发光.  相似文献   

2.
以Cd(NO_3)_2·4H_2O,H3btpca和4,4′-Me2-2,2′-bipy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得到了一个新颖的配合物[Cd(Hbtpca)(Me2-2,2′-bipy)]n(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邻近的两个Cd(Ⅱ)离子通过两个去质子化的Hbtpc2-配体桥联,形成一个双核{Cd2}簇次级结构单元.这些双核{Cd2}簇通过配体Hbtpc2-进一步连接,形成一个一维的链状结构.另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室温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以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HL)为配体,通过Cd I2与HL在混合溶剂水-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制备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d_2(L)(μ_2-I)I_2(DMF)_3]_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它是一个由双核单元[Cd_2(L)_2I_2(DMF)_4]和[Cd_2(μ_2-I)_2I_2(DMF)_2]交替排列形成的一维链状配合物.此外,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固态荧光光谱,进一步验证了碘离子的存在能淬灭配合物的荧光.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筑功能性金属-有机配合物,以2,5-thiophenedicarboxylic acid (H_2tdc)作为羧酸配体,1,4-bis(1H-imidazol-1-ylmethyl) diphenyl(bidp)作为氮质子配体,与金属Zn~(2+)离子结合,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3D金属-有机配合物,{Zn(bidp)_(0.5)(tdc)}(1).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具有了一个3D的框架结构.四个tdc羧酸配体,分别利用羧基氧原子与两个Zn(Ⅱ)离子共同配位,得到一种双核锌结构单元,进一步形成2D的层状结构.最后,bidp配体作为双齿桥连单元,将其拓展成六连接的3D框架结构.另外,化合物1还表现出一定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型的镁配合物Mg(H2O)2(oba2-)(1)(H2oba=4,4’-oxybis(benzoate))是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的,该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结构,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408 5(3)nm,α=90°,b=1.002 5(2)nm,β=105.47(3)°,c=1.019 8(2)nm,γ=90°,V=1.387 8(5)nm3,Z=4,R1=0.040 5,wR2=0.091 7.由Mg—O—C构成的相邻且平行的一维棒状次级结构单元通过有机配体连接成该配合物的二维结构,又通过氢键将此二维结构连接成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更多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新型配位聚合物,以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1,2,3-苯三甲酸钠(Na3btc)为配体,在120℃时通过其与Cd(NO3)2·4H2O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一个新的二维结构的配合物{[Cd_3(btc)_2(imb)]·H_2O}n(1)。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发现在1中,每个btc3-同时与五个Cd(Ⅱ)离子配位形成夹心型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间又通过imb配体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同时还对其粉末衍射图谱、热稳定性以及固态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该配合物在180℃以前热稳定好;显示出比较好的固态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H2O/DMF混合溶剂热技术,选择咪唑羧酸衍生物和草酸混合配体与稀土金属铽配位合成了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稀土咪唑羧酸配合物:[Tb(HpyimdC)(C2O4)0.5(H2O)]·(H2O)3(配合物1).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结晶在单斜晶系,C2/c空间群(No.15);草酸与稀土铽螯合配位形成一维zigzag链,再通过异位吡啶基咪唑羧酸的配位作用连接形成配合物1的三维开放骨架结构,沿y,z轴具有穿插超大孔道,客体分子位于孔道中.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两个以含氮杂环芳基羧酸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n(L)2(CH3OH)2(H2O)2](1)和[Co(L)2(H2O)4]·2H2O(2)(HL=4-(1-四氮唑基)苯甲酸),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中的金属离子均采取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但对相同配体的不同配位原子具有配位选择性:在1中,与Mn(Ⅰ)配位的是羧基上的氧原子,而在2中,与Co(Ⅱ)配位的是四氮唑基上的氮原子.另外,配合物1和2均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将单核结构单元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个席夫碱配体L~1(N,N'-双(苯甲酰丙酮)-1,2-乙二胺)和L~2(N,N'-双(乙酰丙酮)-1,2-丙二胺),然后将配体L~1和L~2分别与Ag NO_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_2(L~1)(NO_3)_2]_n(1)和[Ag_2(L~2)_2(NO_3)_2]_n(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粉末衍射和X-射线晶体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系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2系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在配合物1中,每个Ag(Ⅰ)离子都为扭曲三角双锥的配位模式,分别与配体L~1的O原子,另外一个配体L~1的γ-C原子,一个NO_3~-的两个O原子,另外一个NO_3~-的一个O原子配位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每个Ag(Ⅰ)离子也均为扭曲三角双锥的配位模式,分别与同一配体L~2的两个γ-C原子,另外一个配体L~2的O原子以及NO_3~-的两个O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醋酸双氧铀为金属源,选择2,6-吡啶二羧酸(2,6-H2pdc)作为配体合成了铀酰羧酸配合物[UO2(2,6-pdc)H2O].NH(CH3)2.1.5H2O,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在该配合物结构中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铀酰几乎垂直于金属铀和2,6-pdc配体形成的配位平面,这种结构使得铀酰在进行光催化反应时不存在任何空间位阻,因此,该配合物作为固体光催化剂在降解罗丹明B(RhB)染料中表现出比商品化TiO2(P-25)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