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水灌溉是宁夏引(扬)黄灌区改造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河套引黄灌溉已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 ,水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35 % ,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80 % ;但大水漫灌、淹灌 ,一把锹淌水 ,渠灌沟排一直沿用至今 .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为 0 42 ,“水稻加冬灌加渔池”用水量占黄河全年总引水量的 40 7% ,灌区盐渍化面积高达 45 0 % .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 ,必须进行全面的节水灌溉改造 .节水灌溉改造的目标 :平均每年从渠首少引水 2 0× 10 8m3 ;使渠系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 6 5~ 0 75 ;减少水稻、冬灌面积和其他灌水量 ;输水管道化和田间灌溉喷滴微化率提高到 6 0 %以上 .  相似文献   

2.
张开乾 《甘肃科技》2006,22(8):14-15
通过介绍甘肃省当前水资源现状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发展高新节水灌溉技术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几点思考:加强宏观引导,加大宣传力度;科学调整农业灌溉水价;现代节水农业新技术和传统节水措施相结合,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侧重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建设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培育节水灌溉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铁岭市是一个农业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快慢对铁岭市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是铁岭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是人们脱贫致富的一项措施,又因近年来,铁岭市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水资源相对短缺,因此,既能提高粮食产量与节约水资源的节水灌溉技术更加体现了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7—2019年期间甘肃省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处于稳定均衡状态,进一步探究得出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是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反之农业经济也可以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提出甘肃省应当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注重提高农户参保意识、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创新,进一步实现甘肃省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干旱缺水,发现灌溉农业是我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保证条件。我省很多灌区通过全面技术改造,加强灌溉管理实行综合节水措施,巳大幅度地提高了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6.
齐广平 《甘肃科技》2001,17(6):38-38
长期以来,灌溉用水水价及水价到位率偏低,使水利工程无法得到正常养护和维修,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因此合理调整灌溉水价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灌溉工程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1 灌溉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灌溉水价及水价到位率偏低 经调查,甘肃省水利工程农业供水平均成本为0.110元/m3,现行农业平均水价只达到成本的62%,如武威地区平均供水成本为0.159元/m3,现行平均水价为0.724元/m3,水价到位率为46%,引大灌区平均供水成本为0.30元/m3,现行平均水价为0.15元/m3,水价到位率为50%,景电管理局平均供水成本为0.32元/m3,现行平…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可促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节水灌溉的普及,还可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8.
张家骥 《甘肃科技》2000,16(6):34,51
1 农业灌溉用水状况及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水利建设有了巨大发展。通过50年的努力,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5万座,蓄水总库容4797亿 m3,固定排灌站50多万处。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562个。农田灌溉面积已从1600万 hm2发展到目前的5000万 hm2,居世界首位。种植业产品70%以上产自灌溉耕地。甘肃省有效灌溉面积从31.33万 hm2发展到1998年的118.67万 hm2,增长了2.8倍,耕地灌水率达到了30%。水利灌溉对促进粮食增产及整个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为3500亿 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2012,(22):3-I0001
源于甘肃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再次强势地彰显创新的力量。11月12日,来自甘肃省农牧厅的消息,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省粮食产量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增产首次突破1100万吨。11月9日,总投资2.9亿元的兰州重离子治疗肿瘤示范中心配套医院在武威拔地而起,离子束安全连锁系统工艺实验和小型专用装置样机配件开始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0.
围绕农业科技进步 实施三大重要工程●粮食持续增产工程:就是以实现“九五”全省粮食生产目标,采取以水地为主,水旱并进的方针,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强化技术的组成配套.努力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具体讲要在1400万亩水地上,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由土耳其灌溉农业管理模式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现有灌溉农业中管护机制的现状,通过时土耳其灌溉农业管理模式的思考,深刻理解和运用“自主管理灌排区”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旨在解决困扰我国灌溉农业多年的水利设施的运行管护问题,以促进灌溉农业的良性循环,保证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艳红 《甘肃科技》2011,27(22):18-20
为使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了解甘肃省农业科技研究进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对2001-2007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查新方面统计分析,对甘肃省农业科技查新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速甘肃省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购置农业机械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全面总结政策推行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实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具有降水少、蒸发量大等特点。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当前农业用水短缺的最佳途径。世行贷款甘肃项目基于"真实节水"的先进理念,通过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构建项目区资源型节水模式,促进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5.
加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推进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农业灌溉用水计量体系建设情况,分析了计量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范重秀  安文芝 《甘肃科技》2010,26(14):164-166
甘肃省广泛分布于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无灌溉条件,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作物生产,水分是限制农业生产的瓶颈。采用大田微型集水区农业技术措施的微型集水法可减少水土流失,能有效地增加耕地蓄水量,而且保水效果较好,使"降水集水—蓄水保水—节水用水"农业用水得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和旱地农业的节水措施两个方面,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河南省节水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包括加强灌溉工程的配套和管理、采用先进灌溉水技术以及实施节水灌溉制度等;旱地农业节水措施包括调整农业结构、选用抗旱高产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封闭型农田气候工程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施有机肥以肥保水等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地采取上述措施,能够取得节水增产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浇灌泵站建筑物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对于提高区域农业的防洪能力必不可少,它们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还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于我国区域农业水利灌溉和防洪而言,灌溉泵站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至关重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所谓灌溉自动化,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定的设备、元件,通过适当的灌溉方式,在准确地分析各种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对衣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进行定时、定量的自动、半自动灌溉。应用节水型农业灌溉技术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自动化控制灌溉用水量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瑞茹 《甘肃科技》2012,28(19):12-13
甘肃省景电灌区是西部干旱省区的大型电力提灌灌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电力提灌成本高。灌区在目前的工程规模与供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日益突出的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怎样使定量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优效益,促进灌区经济发展,成为目前灌区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灌区目前状况和灌溉管理实践经验,依据大型电力提灌灌区的特点,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灌区灌溉用水效益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